促成美台建交 確保台海和平
胡平
近來,台海形勢頗為緊張。美國政界、軍界和學界都有不少人警告,台海可能爆發戰爭。尤其最近,中國大陸、台灣和美國三方軍機軍艦頻頻現身台海,更讓很多人擔心,萬一擦槍走火,就可能引爆戰爭。
不過,我認為擦槍走火引爆戰爭的可能性很小。中共國際關係專家、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也說:「目前在南海和台海地區,都不會發生故意的擦槍走火,因為美國、中國大陸、台灣地區三方對軍事行動的控制都非常嚴格。所以說,首先,在這些地區發生擦槍走火的可能性非常小;其次,即便發生擦槍走火,有關各方也一定能及時地把它控制住,不讓它發展成為戰爭。」
那麼近期內,中共會不會武統台灣?中國鷹派人物、《超限戰》一書作者、解放軍少將喬良說:台灣目前形勢,文統無望,只能武統,但不可輕率急進,因為解決台灣問題的關鍵在於先解決中美實力對比。中美未分高下之前,台灣問題不可能徹底解決。只要不斷提高和增強中國克服外部約束的實力,一旦美國沒法介入,收復台灣如探囊取物。
中共國台辦原副主任王在希去年底對中國媒體說,在和統和武統之間還有第三條道路可供選擇,就是採用圍而不打的「北平模式」,僅攻打外島,以戰迫和、以武促統,逼台北就範。
這就是說,在中共看來,統一台灣只能武統;武統主要障礙是美國。因此它指望假以時日,中共國力軍力進一步增長,美國不得不放棄對台灣的保護。到那時中共兵臨城下,台灣也許就只好接受「一國兩制」、被「和平統一」了。
無論是出於對普世價值分享,還是出於對第一島鏈戰略考量,美國都在堅守保護台灣的承諾。這是40多年來美國歷屆政府一直堅持的立場。未來是否可能改變呢?
在美國,一直有不同聲音。哈佛大學教授、「修昔底德陷阱」一說的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去年在《外交事務》發表文章,題目是「美國要學會尊重其他大國的勢力範圍」。文中講到,1945年2月4日雅爾塔會議期間,後來被稱為「遏制戰略之父」的喬治‧肯南給他的同事、時任羅斯福總統的俄語翻譯兼蘇聯問題首席顧問查爾斯‧博倫發去一封緊急密信。
信中說,蘇聯會盡力維持對歐洲的大範圍控制,問題是美國應採取何種對策。肯南問道:「我們為什麼不可以體面而確定地和它妥協——坦誠地將歐洲劃分成美蘇各自的勢力範圍——確保我們不進入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也不讓俄國人闖入我們的地盤?」
艾利森寫道,肯南這一主張,成為後來幾十年美國戰略的支柱,其基本前提是對勢力範圍的接受,即承認某些地區將由蘇聯主導。在隨後40年裡,數任美國總統都經歷了危機,因為美國的信條宣稱某些權利是普世性的,所以當受蘇聯主導的國家內部尋求行使這些權利的自由戰士遭鎮壓時,美國理當考慮派遣軍隊的選項。但歷任美國總統毫無例外均選擇旁觀而不是干預:比如艾森豪面對1956年匈牙利10月事件,詹森(約翰遜)面對1968年布拉格之春,等等。
可以想見,如果美國接受艾利森的主張,像美蘇冷戰期間接受彼此勢力範圍那樣,接受美國與中國各自的勢力範圍,台灣很可能是首當其衝的犧牲品。
有鑑於此,我們應努力促成美台建交,促成美國在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同時,也承認中華民國政府,即一個中國,兩個政府;使兩岸關係如同兩韓關係。唯有如此,才能使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台灣自身安全也才能有更大保障。
我曾多次指出,中共對其「一個中國」原則已做了重要修正。中共在宣示其一中原則時,已經不再把「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列入反對之列,也不再反對以兩韓模式處理兩岸關係。
在今天,美國若本著「一中兩府」的原則和台灣建交,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華民國政府實行雙重承認,既是基於美國國家利益和立國理念,也是基於形勢改變,基於兩岸關係改變,基於中共當局自己在兩岸關係問題上的改變,基於中共當局自己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內涵改變,因此是切實可行的。
世界日报首发。2021年4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