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中文,人人有责
朱振和
现在绝大多数人都用电脑写作,只有极少数人还在用纸和笔写作。用电脑写作,方便、快捷,又节省了纸和笔,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该欢呼和赞美科技的进步。但是长期用电脑写作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后果。首先产生的一个后果是很多人变得“提笔忘字”了,就是说,如果要他不用电脑、用纸和笔来写作的话,他提起笔来忘记了很多字应该怎么写。“提笔忘字”忘记的字多了,导致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在所写的文章中出现的错别字越来越多。被忘记的字增多,错别字增多,又导致另一个后果就是中文表达的水平下降,经常出现各种错误。
近年来,我阅读了很多在国内外出版的中文报刊、杂志、书籍和媒体,经常发现很多文字错误。随机地拿一份中文报纸,总是可以找出很多文字错误;想要找一份没有错误的中文报纸,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常见的错误有:错别字、用词不当、用词搭配错误、词不达意、词义错误、词义混淆、词义不明、生硬地造出意义不明的词、语法错误、语病、文字表达错误,等等。
我首先想要说一说常见的一类错误:助词“的、地、得”经常用错。在2015年7月的《欧华导报》上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助词“的”、“地”、“得”的用法》,下面是这篇文章:
助词“的”、“地”、“得”的用法
1953-1959年我就读于上海市向明中学,在语文课程中设置了汉语语法课,由此我学会了助词“的”、“地”、“得”的用法。在文革时期,教育体系被摧垮,教师队伍被摧残,各种报刊、杂志、书籍和媒体越来越多地错用“的、地、得”这三个助词。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助词“的、地、得”的使用规则是在现代汉语形成时期逐渐成熟的。在普通话中,这三个字的发音相同(de轻声),但形义却不同,各自担负了不同的作用。首先看三个例句:
-
他过着幸福的生活。
-
他幸福地生活着。
-
他生活得很幸福。
这三个例句代表了三条规则。
规则一:形容词、名词、代词或定语从句(子句),或定语性的词组、短语用作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时候,前面的定语和后面的被修饰词之间,要用助词“的”。
。
规则二:副词、形容词或状语从句(子句),或状语性的词组、短语用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时候,前面的状语和后面的被修饰词之间,要用助词“地”。
规则三:在动词或形容词或副词的后面有补语作为修饰语的时候,前面的被修饰词与后面的补语之间,要用助词“得”。
汉语句子千变万化,在实际使用这三条规则的时候会遇到难题,再看几个例句:
4、他把墙刷得像雪一样的白。
写这个句子的人认为,“白”是名词,就用了助词“的”。错了,这里的“白”是形容词,我们换一个说法:他把墙刷得很白,显然“白”是形容词。所以例句4中的“的”应该改为“地”。
5、我们对他的英雄行为表示由衷地赞赏和敬佩。
这是莫言的小说《蛙》中的一个句子。莫言把“赞赏”、“敬佩”看作是动词,所以用助词“地”。但我们也可以把“赞赏”、“敬佩”看作是名词,把“地”改为“的”。请看这样的句子:
6、我们对他的敬佩是真心的。
这里的“敬佩”就一定是名词了。例句5用“地”或“的”所表达的意思有一些差别,这里就不细说了。
7、他真地来上课了。
按照规则二,这里似乎应该用助词“地”,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发现问题了。用了“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他真正地来上课了,而不是假装来上课,也不是让别人代表自己来上课。但这不是说话人想表达的意思,他想表达的是:他来上课(这件事)是真的。平时说话把“真的”放到前面来说,把“是”省略掉了。所以例句7中的“地”应该改为“的”。在“的”字后面可以加“是”字,通常不加“是”。
8、这一家吃得很好。
8a、这一家吃的很好。
按照规则三,例句8正确,例句8a错误。但实际上这两句话都成立,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同。假定你在一家住户门前,向你的朋友介绍这一户人家的情况,就可能说例句8,意思是,这一家吃得很讲究,经常吃名贵的食物,等等。假定你在一家饭店门前向你的朋友介绍这一家饭店,你不可能介绍说,饭店的老板和店员吃得很好,而是可能说例句8a,意思是,这一家(供应的)吃的东西很好。说话的时候省略了“东西”二字。例句8和例句8a书面写出来有区别,口语说的时候,语调也是有区别的。
9、哼!说得好听!
按照规则三,这个句子完全正确。这是一句讽刺挖苦的反话,意思是:某人光是说一些好听的大话、空话,作出虚假的承诺,其实根本就不想兑现承诺。我们还常常听到人们这样说:
10、哼!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例句10和例句9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比照例句9,在例句10中用了两个“得”,这样对吗?例句10比较了“说得好听”和“唱得好听”这两件事,这样怎么能体现出讽刺挖苦的意思呢?而且说话人只是说了话,并没有唱歌。
其实,例句10应该是这样的:说的话比唱的歌还好听。一般说来,唱歌比说话好听,现在反而说这个人说的话比唱的歌还好听,这就体现了讽刺挖苦的意思。在口语中,“说的话”简约为“说的”,“唱的歌”简约为“唱的”。所以,例句10中的两个“得”应该改为两个“的”。
总之,无论遇到什么句子,只要仔细分析各个词的词性、句子各部分之间的语法关系以及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就可以确定该用哪个助词。
在很多情况下,助词“的”和“地”是可以省略的。例如,在改正的例句4中,“地”可以省略。尤其在接连出现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助词“的”的时候,最好把可以省略的“的”都省掉。关于“的”的省略,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定语从句后面的“的”不能省略;
(二)词组或短语用作定语时,一般说来后面不能省略“的”,只在少数情况下可以省略(见下面的例句16);
(三)对于“甲的乙的丙”这样的结构,如果甲是乙的定语,乙是丙的定语,那么可以省略第一个“的”,不宜省略第二个“的”(见下面的例句13、14);如果甲和乙都是丙的定语,那么可以省略第二个“的”,不宜省略第一个“的”(见下面的例句12);但如果甲和乙是并列的两个形容词,那就应该省略第一个“的”(见下面的例句11)。请看下列例句:
11、美丽的善良的西施。
这里第一个“的”可以省略。
12、张大民的幸福的生活。
只省略第二个“的”是最佳表述;保留或都省掉两个“的”或只省略第一个“的”,都不如前者。
13、张三的老婆的私房钱。
只省略第一个“的”是很好的表述;只省略第二个“的”,那不行,老婆的私房钱变成了张三的私房钱,“老婆私房钱”是什么意思?是指老婆给的私房钱,还是老婆保管的私房钱,还是别的什么意思?不清楚。
14、小刚的妈妈的感觉。
与例句13同理,省略第一个“的”,很好;省略第二个“的”,不行,“妈妈感觉”是什么意思?叫人摸不着头脑。
15、秀英的妈妈的感觉。
同理,第一个“的”可以省略,但省略以后出现了歧义,“秀英妈妈”是指秀英的妈妈,还是这个妈妈的名字叫秀英?如果根据上下文可以确定这是秀英的妈妈,那么这个“的”可以省略;否则的话,这个“的”还是不省为妙。
16、今年goEast影展刷新11450人次的观众纪录。
这是最近一期《欧华导报》中的一个句子,读起来不大通顺,“观众纪录”是什么意思?令人费解,似乎应该是“观众人次的纪录”,作者在“纪录”前面省掉了一个不宜省略的助词“的”,“人次的观众”最好改为“观众人次”。这样一改,句子读起来就比较通顺了。但是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我还是犹豫不决。我猜测,能准确表达原意的句子可能是这样的:今年goEast影展的观众达到11450人次,刷新了纪录。
最后,我大声疾呼,海内外的中文教学都应该注重汉语语法的教学,不应放任已经成熟的语法规则被忽视。
再补充一个例句。在某中文报纸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标题:
17、不惧打才有的谈。
这里的“打”是指打中美贸易战,“谈”是指中美贸易谈判。我认为其中的助词“的”用错了,应该用“得”;有些人认为,这里用“的”没有错。在这里究竟应该用哪一个助词?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相当困难,且听我慢慢道来。
在四川和重庆的方言中,我们可以听到四川人、重庆人经常说:“要得,要得。”表达“可以、行、赞同、好的、应该的、就这么办”等种种意思。这里要用助词“得”。如果你在水果店挑了几个苹果,放在柜台上,售货员问你:“这苹果你要不要?”你回答说:“要的,要的。”这里就要用助词“的”。“要得”中的“要”是动词,所以应该用助词“得”;而“要的”中的“要”是定语、表语性的词,所以应该用助词“的”。
再举一个例子。有人拿了一袋苹果,向一群孩子分发苹果,每个孩子得到一个苹果。在分发的过程中,有一个孩子问他:“苹果还有吗?”他回答说:“有的,有的。” 这里的“有”是定语、表语性的词,所以后面用助词“的”。苹果分发完了以后,这个人把口袋翻过来给孩子们看,同时说:“没得了。”这里的“没”表示苹果分完了,是一个动词,所以后面用助词“得”
同理,在例句17中应该用助词“得”,而不是“的”。把与例句17反义的句子“惧怕打就没得谈”写出来,就看得更清楚了,在这里如果把“得”换成“的”,就完全不合逻辑了。 “有得谈”的意思是“可以(或能够)谈”;“没得谈”的意思是“不可以(或不能)谈”,这里的“有”和“没”是助动词,所以后面要用助词“得”。如果把“得”换成“的”,“有的”表示“有的(东西、事情、问题、话题)”,“有的谈”就表示“谈有(存在)的(东西、事情、问题、话题)”,这还说得通,但是偏离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可以(或能够)谈”;“没的”表示“没有的(东西、事情、问题、话题)”,“没的谈”表示“谈没有的(东西、事情、问题、话题)”,没有的事情怎么谈?!完全不合逻辑。所以例句17中的“的”应该改为“得”。
接着我想说的一大类常见的错误是文字表达的错误,我要从将近70年前我经历的一个小故事谈起。
20世纪50年代初,我在上小学,在小学数学课上开始接触到数学应用题。数学老师教导我们说,做数学应用题时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认真地审题,准确地理解题意。在中文里往往“一字之差”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所以必须认真、仔细地审题,每一个字都要注意到,千万不能马虎。他举了两个例子:(一)“6除以3”和“6除3”,有或没有“以”字,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6除以3等于2;6除3却等于二分之一!(二)某工厂生产某种机器,月产量“增加到三倍”和“增加(了)三倍”(注:括弧中的“了”字可以加也可以不加,加上“了”强调时态是完成时),有或没有“到”字,表达的意思不同。该工厂生产某种机器,如果说“月产量增加到三倍”,意思是说:以前每月生产100台,现在每月生产300台;如果说“月产量增加三倍”,其意思就变为:以前每月生产100台,现在每月产量增加三倍(就是300台),月产量为400台。也就是说,“增加三倍”和“增加到四倍”表达同样的意思。
我牢牢地记住了将近70年以前老师的教导,并且一直认为老师所教的知识——“除”和“除以”表达的含义不同,“增加”和“增加到”表达的含义不同——是正确的,至今仍然这样认为。
在今天的中文报刊、杂志、书籍和媒体中出现了不同的表达法。如果要表达“增加到三倍”这样的意思,在今天的中文报纸中,几乎找不到“增加到三倍”这样的表达,可以找到下列六种表达:“增加三倍”、“增加了三倍”、“翻三番”、“翻了三番”、“翻三倍”、“翻了三倍”。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六种表达。
上面我已经说明了,“增加(了)三倍”表达的意思与“增加到三倍”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可是在今天的报刊中却用来表达“增加到三倍”之意,这是错误的。有人说,语言文字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你在70年以前学到的知识已经过时了,是“老古董”;今天大家应该与时俱进,抛弃“增加到三倍”这种说法,以“增加(了)三倍”这种说法取而代之。这样的“与时俱进”行得通吗?须知,人们不但说“增加三倍”、“增加两倍”,而且还有“增加一倍”、“增加50 %”等等说法。按照“老传统”、“老古董”的表达法,“增加一倍”等同于“增加到两倍”;“增加50 %”等同于“增加到150 %”,完全没有问题。可是按照上述的“与时俱进”的逻辑,“增加一倍”和“增加50 %”分别表达传统的“增加到一倍”和“增加到50 %”之意,这两种说法是不合逻辑、荒唐的。“增加到一倍”就是保持不变、没有增加之意,不能用“增加”这个词;“增加到50 %”这种说法更加荒唐,只能说“减少到50 %”怎能把传统上的“减少”说成“增加”呢?!所以,这样的“与时俱进”实在要不得。
据我所知,在传统上与“翻”搭配的词是“番”,“翻(了)几倍”这种说法似乎是新出现的,似乎与“翻(了)几番”表达同样的意思。在传统上,“翻一番”表示“加倍”即“增加到两倍”的意思;“翻两番”表示“加倍再加倍”即“增加到四倍”的意思;“翻三番”表示“加倍再加倍再加倍”即“增加到八倍”的意思,可是在今天的中文报刊上却用来表达“增加到三倍”的意思,差别太大了!有人说,要“与时俱进”嘛,你的“老传统”应该抛弃掉,今天我们说“翻(了)三番”或“翻(了)三倍”,就是表达你的“老传统”、“老古板”的“增加到三倍”的意思。果真如此吗?就在出现了用“翻三番”或“翻三倍”表示“老传统”的“增加到三倍”之意的中文报纸上,不久后又出现了用“翻一番”或“翻一倍”来表示“加倍”即“增加到两倍”之意,又恢复了“老传统”。面对如此混乱的中文表达,我只能无语了。
在中文报刊上还可以看到产量“减少(或下降)三倍”这样的说法,这很荒谬,完全不合逻辑。某工厂生产某种机器,月产量为100台,月产量减少三倍,就是减少300台,月产量只有100台,怎么能减少300台?难道月产量可以是负值?!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产量“减少到三分之一”,或“减少三分之二”。作者不知道怎样正确地表达这个意思,就杜撰出“产量减少三倍”这种荒谬的说法。
这种说法是一种语病,在今天的中文报纸、杂志、书籍、媒体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语病。随机地抄录中文报刊、媒体中的几个病句,列在下面:
18、全年公司亏损高达61.55亿元,同比暴跌近30倍。
19、中国愿加大对德国猪肉的进口。
20、(他将为)中国进口德国,还有法国和爱尔兰牛肉而努力。
21、全国已经没有一个养得起至今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了。
22、(中国外交部表示将考虑)不承认港人持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
例句18中“暴跌近30倍”是什么意思?按照上文中对“减少三倍”的分析,这里的“暴跌30倍”或许是“下降到三十分之一”的意思,是什么下降到三十分之一呢?不清楚。难道是亏损金额下降到三十分之一?不对吧,亏损金额下降是一件好事,而“暴跌”是一个很严重的贬义词啊!所以这里肯定不是说亏损金额下降了。那么究竟是什么“暴跌近30倍”呢?在这个句子的上下文中没有任何有关的信息。我实在无法理解“暴跌近30倍”是什么意思。
例句19中用了一个“对”字,按字面来理解,这是指中国卖猪肉给德国,但是从上下文可知,这是在讲德国卖猪肉给中国。这句话的正确表达应该是:中国愿增加从德国进口猪肉。
例句20中在“进口德国”后面是一个逗号,在逗号的前面应该是一个子句。(注意:几个并列的子句用逗号来分开;几个并列的词或词组用顿号来分开)那么“中国允许进口德国”这个子句就很荒谬了。这句话的正确表达应该是:(他将为)中国允许进口德国、法国和爱尔兰的牛肉而努力。注意:这里的助词“的”绝对不能省略,这个“的”是德国、法国和爱尔兰这三个定语共用的。如果省略这个“的”字,表达的意思就变成爱尔兰牛肉和德国、法国并列了,又成了一个病句。
例句21实在错得太离谱了,以至我无法分析怎么会写出这样莫名其妙的句子来。“省”后面的逗号应该改为顿号,“自治区”后面的逗号应该去掉。
例句22是病句,应该是不承认“英国国民海外护照”,而不是不承认“港人持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这件事。这句话的正确表达应该是:“不承认港人持有的英国国民海外护照”。在“持有”后面的助词“的”是必不可少的。
例句19、例句20和例句22是病句,但读者还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例句18、例句21和前面给出的例句16就不同了,这样的病句使读者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每一个写中文给别人看的人都应该努力避免写出病句。
写中文的作者还容易犯的一类错误是不大注意用词的确切含义,经常用错词。例如,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把“权力”和“权利”混为一谈。这两个词的含义很不相同,本来是不应该搞混的,可是因为在普通话里,这两个词的发音是相同的,于是就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把“权力”和“权利”混为一谈了。类似的情况是由于发音相同而把“法治”和“法制”混为一谈。我曾经在某中文报纸上读到一篇政论文章,其中有很多处用错了“权力”和“权利”这两个词,使我在读完这篇文章以后如坠入云雾之中,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经常见到的另一个错误是把“社会”和“社会主义”混为一谈。德国《基本法》(即宪法)规定,德国的经济是社会市场经济,意思是确保市场的自由竞争及市场的有序发展。中共声称中国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的理论家还说“社会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人写出长篇大论,以此为依据说德国是走德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见到这样的“高论”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一部分中国人把“知识”和“智慧”混为一谈。“知识”和“智慧”这两个词的含义和发音均不同,本来是不应该混淆的。intellectual应该翻译为“智慧分子”,但是中国人却把它翻译成“知识分子”。这个翻译错误的影响及后果尚不严重,因为intellectual往往是既有智慧又有知识的一群人。把intellectual property翻译为“知识产权”,这个错误的后果及影响就比较严重了。(注:台湾学者把这个词组正确地翻译为“智慧产权”)知识是不能获得产权的,只有运用智慧进行创新,才能申请专利,获得产权。这个翻译错误使中国人误以为知识可以取得产权,把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搞糊涂了,把“知识”和“智慧”混为一谈了。
还有些中国人喜欢进行语言“创新”,杜撰出一些词和词组,这些词和词组究竟是什么含义,却从来没有解释清楚过。用得最多最滥的一个词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十多年前邓小平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可是邓小平要走的根本就不是社会主义道路,于是就杜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词组,这个词组已经被广泛地用了40多年,从来就没有人解释过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另一个被滥用的词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词已经被滥用了30多年,从来没有人解释过究竟什么样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本中共所说的社会主义是建立了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而全民所有制与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互相排斥的。杜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词组,就像说“结了婚有老婆的单身汉”一样荒唐可笑。
近年来,中共的御用文人又杜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简称“习特思”),却从来没有人解释一下,究竟什么是“习特思”,那些大肆吹捧“习特思”的御用文人们,尽说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假话、大话、空话,没有任何具体的指导意见,不知道“习特思”规定了什么样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观察习近平的言行,他很像一个撸起袖子蛮干的政治流氓,根本就没有什么新的思想。
近年来,在中文报刊和媒体上广泛流行一个新名词“正能量”,这个新名词是中共的御用文人杜撰出来的,后来有些民运人士也用了它。“正能量”是什么意思呢?我在中文报刊和媒体上无数次看到这个新名词,在这些场合下,它似乎是这个意思;而在另一些场合下,它似乎是另一个意思。“正能量”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谁也说不清道不明。或许“正能量”这个新名词是从物理学术语“能量”引申而来的,但是在物理学中“能量”是一个标量,没有正负之分,“正能量”和“负能量”的说法根本就不成立。有人反驳说,在物理学中有“负能量”。是的,在现代理论物理学中有“负能量”,此外相应地还有“负质量”,不过“负能量”和“负质量”只是现代理论物理学中纯理论的概念,在客观现实的物理世界中从未观察到它们,只有极少数现代理论物理学家才理解它们的含义,广大的普通民众完全无法理解。对广大的普通民众还是只谈经典物理学为好,不要涉及深奥的现代理论物理学,而在经典物理学中是没有“负能量”的。所以,我们应该抛弃“正能量”、“负能量”这种杜撰出来的新名词。
在中文报刊、杂志、书籍和媒体中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文字错误,这些错误很难归类,我就不再列举这些文字错误了。看到这些层出不穷的文字错误,我心中感到非常忧虑,就像看到一幅美丽的图画被人泼上一些墨汁一样。我希望所有写中文的作者能够自律,尽量地少犯错误。我一直在做三件事来尽量避免在我写的文章中出现文字错误,下面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起草一篇文章时不用电脑,而是用纸和笔来写,写作完成后才把文章输入电脑中。这样做有点自找麻烦,但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会“提笔忘字”。
第二,把写好的文章输入电脑以后要审阅、校对三遍。凡是一千字以上的文章,校对三遍以后总是会作出一些修改,或是纠正错误,或是改用更好的表达;没有“一字不改”的。
第三,经常查字典。在写文章时,凡是遇到有点吃不准、稍有疑惑的词或字,马上就去查字典。
上述三件事中,第一件事可能有人觉得太麻烦,不愿意做,我也能理解;第二、第三件事则是每个作者都应该做的。这里要说明一下,查字典并不需要在手头准备一本字典,上网查字典,点几下鼠标就能查各种各样的字典,很方便的。
最后,我大声疾呼:保卫中文,人人有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