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洛诵与她的时代 第三部 结束篇
陶洛诵
第三十三章
大概是在83年以后,不断听到周围有人出国的消息。我一直不为之所动,我有个儿子,还小,我离不开他。再说,出国有什么好果子吃,哪有在中国的日子舒服。我已经很累了,不想到国外打拼了。
我周围不乏香港朋友,全部都是邢泓远介绍来的,有杂志“七十年代“董事长冯先生和助理郑惠仪小姐,有禤庆文先生,有美丽张小姐等。因为97年香港大限将至,人心浮动,许多有钱人纷纷移民美国加拿大。我还看到香港杂志有篇文章,题目是“草根也移民”。
我二弟陪禤先生参观圆明园,听到他看着断壁残垣自言自语道:“香港将来也就是个圆明园!”弟弟回来告诉我,我们大笑。听说后来他移民加拿大。
郑小姐兜里有英国护照,她们非常想帮中国做事情,就办经济类的函授学校,80元一期学费,提高国内有志于商业活动人士的知识,她予见到了中国的经济即将腾飞。她大学在加拿大上的,人很聪明。
雕刻家王克平与法国人结婚去了巴黎,画家黄锐与日本小姐当阳蓬子结婚去了东京,马德升也接到瑞士邀请去按电子假腿。因为德升是我儿子的教父,我请他安顿下来把儿子接出去,他痛快地答应了(可见我懒到何等地步)!
一天,接到牟志京结婚请柬,我和罗锦姐姐一起去了京西宾馆。婚礼热闹非凡,因为新娘是美国人,来宾东方人西方人都有。我注意到一个外国美人,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画家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满头栗色卷发,五官如雕刻出的精致,她是英国伦敦人,新娘的朋友,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留学。她一个人安安静静端坐一旁。
当我和罗锦姐姐告辞要出门的时候,美人突然站起来,用外国腔的北京话对罗锦说:“我叫 Celia,我想和你做朋友,请给我你的地址吧!“
罗锦姐姐当时已是大名人,外国人对她也很感兴趣,牟志京告诉我:“外国人说她是中国妇女解放第一人!”Celia想必是闻其名想与她交往。
罗锦和吴范军新婚燕尔,新朋旧友络绎不绝,新旧事务缠身,她反应真够快的,一指身边的我:“你找她吧!”我顺从地写下我家地址递给Celia。
Celia动作也不慢,分别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带着一盒巧克力当见面礼来到我东四的家,从此,我多了个英国友人。
第三十四章
1985年,我接到了一封国外来信,我以为是好友张镭来的,拆开一看落款是某某,我再一看地址Australia。当时我眼前就出现了一片陌生但生气勃勃的草原风光,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羊群,炊烟袅袅上升的小木屋,......原来那是我宿命的远方。
这某某是朋友,是邻居,他是个核物理学家,科学家是比较怪异的,与常人思维是不同的,他知道我是作家,一再请求我别写他。我也只好隐去他的大名了!
他和妻子帮我办了个自费留学学习英语。
Celia已经是我多年的老朋友,她当时的男朋友是埃塞俄比亚大使,大使的朋友蔻蔻小姐在澳大利亚使馆管留学签证,我比一般人多拿到一个月签证。Celia在贝壳公司工作,帮我用1比3.7的汇率换了一千美元。这都是她主动帮我做的,我和她交朋友从没让她帮我任何忙,也从没说过中国一句不好,包括我家的文革遭遇,我个人的遭遇,这是我爸爸教的。三年人为灾荒时,他带我去他来旅行的俄国朋友家作客,嘱咐我不许说中国没东西吃的情况。
民革为我在北京市政协礼堂举办了隆重的送别宴会。(有照片为证)张亷云女士嘱咐我出国不许说中国的事情。我爸爸妈妈竟与她口径完全一致,口气更为严厉。“绝对不可以说中国的坏话!”
到国外多年以后,我看大势所趋,中国的实情根本捂不住了,才开始发表作品,我从来没说过中国的坏话,只是事实求是写我个人经历,力求对自己的人生和所处的时代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辜负自己的人生,也不辜负这个时代!
在本篇结束之际,感谢支持我的朋友,感谢“北春”杂志,感谢陈主编,感谢读者,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