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号-百草园 周晓(粟小舟)简介 周晓(粟小舟)文章检索

 

 

对胡乔木才是《沁园春·雪》的主笔的评论和论证(7/8)
 
 
周晓(粟小舟)
 
 
.《雪》是胡乔木庆贺五人中共最高权力机构的问世的作品
 
毛泽东飞往重庆之日是距日本宣布投降日,1945815日, 的十三天之后。据统计数据,19467月,国民党军力是430万,而共产党军力则由1935年底的3增到120万。当时中共已控制地区的人口达9千多万(那时中国总人口是约4.5亿),中共军队大幅增兵的空间仍然巨大,外加国民党政权的贪腐严重且明显等因素,胡乔木看好自己直接辅佐的中共最高领导人及其领导的最高权力机构中的另外四人,对他们能够改朝换代充满信心。
 
重庆期间,194511月的中旬,《雪》被首发于重庆的《新民报·晚刊》。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的数风流人物应是指毛泽东为首的五个中共最高领导人。有一种可能性存在:胡乔木完成《雪》后,送给了这五人的每一位过目,以示对他们当选的庆贺。
 
但在毛泽东过目《雪》时,以原驰蜡象替换了原稿中四字。毛泽东清楚,该词作显然不是为自己写的文章,而是胡乔木抒发个人情感的私人词作。毛泽东装糊涂,把私人词作当文章。为此毛泽东也就心虚,担心某一天胡或那五人中的四人向大众说出真相。
 
中共1945年的五人最高权力机构中的任弼时在1959年离世,剩下的三人朱德,刘少奇和周恩来在他们过世前从未因《雪》是 “伟大领袖” 毛泽东的作品有过任何评价。有记载,柳亚子请《新华日报》将毛泽东的《雪》和自己的和词一起公开发表。《新华日报》当时是中共由南京转到重庆的报纸,董事长是周恩来。周指示《新华日报》:不宜发表。这应是因为周恩来清楚,《雪》是胡乔木刚让几人过了目的作品。再明确不过了:作者是胡乔木,而非毛泽东。
 
十一.   符合《雪》主笔资格的人选范围并不大
 
在重庆的胡乔木那时的身份是中共中央宣传口的一个官员,已是一个得志的苏轼。因为苏轼是一位有志辅佐皇帝及朝廷,但不得志的文人,而《雪》是以得志的苏轼口吻写出,所以符合因辅佐而得志因果关系的实际人选范围并不大。毛泽东本人是该词作者的可能被排除后),这个人可从最具有辅佐角色,是文人的毛泽东秘书中找。
 
除谢觉哉zāi外,那段时期只可能有四位为毛泽东动笔的秘书:周小舟,陈伯达,胡乔木和田家英。谢觉哉在1933年前就已经担任过不少官职。1933年至1934年井冈山时段,在短暂当过几个月毛泽东的秘书后,就担任了内务部长和司法部长等职务。担任这些职务与辅佐毛泽东关系应很小,不构成因辅佐才能得志的因果关系,此外,谢无 “四字说”,因此谢是《雪》主笔可能被排除。另外四位毛泽东秘书都有过为毛的文字工作经历。他们当毛泽东秘书的时段和秘书的类别分别是:
 
周小舟从1936年到1938年任联络秘书;
 
陈伯达从1939年到1970年任政治秘书;
 
胡乔木从1941年到1966年任政治秘书;
 
田家英从1948年到1966年任日常秘书。
 
周小舟和陈伯达先后都辅佐过毛泽东,并且在1945年前就因辅佐而得志,但这二位均无和词作相关的记录,特别是他们均无四字说。“原驰蜡象“ 是拙笔(本文尾部对此有分析)。若不能表达出四字说意思者,不可能是《雪》的主笔。所以主笔是周和陈二人的可能也被排除。至于田家英,他是1948年开始成为毛泽东的秘书,而《雪》在194511月就已公开发表,也无四字说,田家英更不具备因辅佐而得志的因果关系,所以田家英是其主笔可能也被排除。一言以蔽之,当毛,谢,周,陈和田被排除后,《雪》的主笔是胡乔木的可能性大增。当然,如果胡乔木也被排除,那么还另有其人。
 
时年29岁的胡乔木从19412月起担任毛泽东的政治秘书时,仍然是《中国青年》杂志社的主编。在19444月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根据毛泽东提议,胡乔木担任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秘书,在凯丰有病未愈之前代理其职责(凯丰当时是该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这是胡乔木第一次在中共中央宣传喉舌担任领导工作。这应看为因辅佐毛泽东有功,胡乔木得志的一个明确标志。此刻,胡乔木是一个接近符合因辅佐而得志的条件的人。但是,胡乔木曾声明 “以前我没有写过词”
 
十二.   胡乔木,郭沫若和邓小平都留下白纸黑字以消除毛泽东戒心
 
经历过中共早期政治运动的人,包括胡乔木,对运动的残酷性刻骨铭心,用谈虎色变,惊弓之鸟或杯弓蛇影,这三个含动物名称的成语描述他们对运动一词的第一反应,无一不是形象的。胡乔木深知毛泽东是一个醉心研究中国帝王统治术的人,是另一个戒心和杀心都重的开国皇帝,会逐步灭掉知其根底的开国元勋。虽然胡乔木不在开国元勋之列,但因他和毛之间有着一层作品《雪》的特殊关联,他对毛的提防是分外小心。
 
  (一)胡乔木的不慎导致被毛泽东抛弃
 
1959年庐山会议的早期,胡乔木一时疏忽,私下有过与毛泽东观点不一致的议论。 胡乔木说:“五八年大跃进出了轨,翻了车”。毛泽东的暗中线人和窃听装置无处不在,导致此话被告发或被窃听(笔者不采信生动细致描写的,立场截然相反的,若干相关的政治故事)。对此事毛泽东和胡乔木心照不宣。1960年胡乔木被派到农村做所谓调查。同毛泽东如影相随近二十年的胡乔木明确地知道这是自己被毛泽东变相流放了。胡乔木的 “到农村做调查”与 国家干部 “进五.七干校”目的类似,都是被弄去流放。1961年,胡乔木写信给毛泽东,称自己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不能继续坚持工作了。“司马懿装病”,双方心知肚明。毛泽东清楚,这个装病者不是司马懿,只是一介书生。申请很快获准,于是乎49岁的胡乔木养病于北京中南海的家中,一住就是四年。因此,胡乔木没被打入彭德怀反党集团 (周小舟是其中之一),胡乔木逃过一劫。
 
 (二)胡乔木机智应对逃过文革灭顶之灾
 
1964年底,身居中共高层人际网中的胡乔木,了解到毛泽东和刘少奇发生了正面冲突。敏锐过人的胡乔木嗅出一场大规模,犹如延安整风腥风血雨的运动即将降临。自1942年到1944年的三年延安整风政治运动导致在延安共计四万知识分子中的一万被迫害至死。面对可能出现的严峻形势,机智的胡乔木明白必须及时拿出对策,不然只因《雪》这一件事,就会带来弥天大祸(历史证明,胡乔木的判断和对策是正确的。同为毛泽东秘书的田家英和周小舟在文革初年1966年先后因无法忍受人格屈辱和肉体的折磨,自杀身亡。另一位秘书陈伯达从1970年起入狱18年)。胡乔木审时度势,调用了自己的智慧巧妙应对。
 
这样,一封和他人讨论词作的回信出炉了。那是一封19651月胡乔木回复一名大学生的信。信的原文这样写到,“以前我没有写过词,这次发表的是我初次的习作“ 。对为胡乔木站台的所有人来说,如果不细究,会认为这是一把封喉之剑。
 
深谙毛泽东这位权术高手套路的胡乔木,知道可用与他人谈论词作的方式作为机会,利用肯定存在着的,暗中监视和审查他的毛泽东特工人员转告毛泽东:现以白纸黑字为据,作为将来有人说《雪》的主笔是我胡乔木的封口之用。于是毛泽东放心了,因为胡乔木已有白纸黑字留下。果然,毛泽东死多年后,当胡乔木说出自己才是《雪》的主笔时,有人就找出,并展示了 “以前我没有写过词“ 的铁证。该证似乎确有一剑封喉之效。
 
  (三)胡乔木信中铺垫了伏笔
 
不想,就在同一封信里,胡乔木埋下了措词上的线索,为将来某一天说出真相做了铺垫。他说 “当然,我以前曾经读过一些词,作过一些初步的研究,否则是不会一下子就写出来的”。从胡乔木在大学读了一年历史和两年英语的学历,可以推出, “曾经读过一些词“ “曾经” 应该是指胡乔木上大学之前的上扬州中学的期间。民国期间的中学文学(古典为主)是主课。胡乔木读过的一些古词中一定包括苏轼的《灯青》和《中秋》,和辛弃疾的《怀古》。注意,胡乔木选用的词语:“以前”,“初步研究“ “一下子“
 
在扬州的胡乔木向长江南岸看去,即可望见曾引发出辛弃疾《怀古》灵感的北固亭。扬州中学的学生胡乔木,必定登上过北固亭。辛弃疾在亭中所抒发的激情和所描述的意境,对少年胡乔木定会留有挥之不去的久远影响。扬州中学的地理位置和该校教授古典文学决定了胡乔木绝无可能没有写过一首词。这是谈“以前”。
 
 胡乔木选用措辞 “初步研究“ “一下子“ 应别有含义。比如,他曾第一次为自己写过一首词《雪》,因为毕其功于一役地写,其过程可被胡乔木谦称为 “初步研究“ 。可是《雪》写成后,被毛泽东利用权势占为己有了。词主易位,就结果而言,相当于他没有写过词。由于气愤,胡乔木停止了写词。那么, 下一个第一次才可算作初次 “一下子“ 是暗示他做的 “初步研究” 并不浅,所以就具备了一下子写出词的能力,这暗示了他以前实际上写过词,否则不可能一下子把词写出来,言下之意:现在的词作并非初作。
 
此信内容藏有毛泽东不易察觉的暗中矛盾。这潜藏的矛盾是胡乔木有意而为之, 是胡乔木为有朝一日说出真相埋下可以追溯的线索。
 
“初步研究”是双关语。胡乔木是以学写和模仿的方式写出了《雪》,自知此作有明显缺陷。在这封信中,胡乔木有言在先,该词只是初步研究之作。当读者发现《雪》有模仿痕迹和一些瑕疵后,他期望读者会予以体谅。
 
  (四)郭沫若,邓小平和胡乔木都采用了明哲保身的策略
 
伴君如伴虎。郭沫若写下肉麻低俗到离谱的诗词颂扬毛泽东;邓小平1965年写给毛泽东的万言信中对毛泽东“诚”保证永不翻案。
 
毛泽东尸骨未寒,郭沫若就因毛泽东夫人江青被捕,写诗欢呼;邓小平逮捕了江青,任其自杀身亡于囹圄的铁窗之内。无论是郭沫若的诗还是邓小平的信都是白纸黑字,这与胡乔木的白纸黑字 “以前我没有写过词”策略上异曲同工,都是人性使然的明哲保身之举,形态有别罢了。
 
多党民主国家体制和一党专制国家体制都存在 “窝里斗“。前者的窝里斗死亡总数大幅远逊后者, 这个远逊可比作后者是九牛, 前者是一毛。要改变后者现状,唯有变专制体制为民主体制,别无它法。 
 
在中共专制体制的窝里斗中有“硬骨头”,如刘少奇和“软骨头”,如邓小平之分。在专制体制内斗中,人格的保持和丧失会影响统计的死亡总数,不过,数值而已。
 
胡乔木的装病和 “白纸黑字”是成功的。19775月,毛泽东死后不到一年,蛰伏十六年的胡乔木再次得志,一连串的高官职位朝他纷至沓来,其官阶直至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接踵而来的高官职位焕发了胡乔木的青春,他的神经衰弱消失到九霄云外,毫无踪迹可寻,还有了选择表达 “四字说”时机的机会。
 
(五)隐忍之后的胡乔木等到了时机
 
胡乔木了解毛泽东的虚伪,除了他会用人外,按高标准,毛泽东是一个既不能文、又不能武的人。但就是此人,要在历史上留下既能文又能武声誉的欲望异常强烈。为此,他会杀人灭口。
 
因为胡乔木和毛泽东之间有一词作《雪》的关联,于是胡乔木就在《诗刊》(一个大型国家级诗歌刊物)发表了足够数量,文采格调都不高的诗词,让世人落下胡乔木的文采格调远不够写出《雪》的印象,以求整死或逼死了高岗,刘少奇,彭德怀和林彪,以及秘书周小舟和田家英的毛泽东的一个放心。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都死于1976年,但毛泽东死在最后。这可能与周和朱知道毛太多干坏事的秘密,包括朱德才是十六字诀的发明人和胡乔木才是《雪》的主的秘密有关。疑心杀念都重的毛泽东死后,胡乔木选择了毛的势力已减弱到不必担心的状况做为时机,抛出了四字 以期借此回收自己主笔的心爱之作《雪》。


20221221 于美国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周晓(粟小舟)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3年1月7日20:2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