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号-百草园 吴庸简介 吴庸文章检索

 

 

解读《何日君再来》



吴 庸

 

 

(一)一首探戈舞曲引发的反响


  1936年7月,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第7届学生自治会为先期离校的毕业班同学举办茶话会,刘雪庵是第4届毕业生,应邀赴会。有人提议第4届毕业班同学每人创作一首音乐作品留作纪念。刘雪庵即兴写了一首探戈舞曲,请俄籍女同学戈拉用钢琴试奏,节奏婉转、悠扬、起伏有致,立即得到肯定。

  探戈(tango)是一种双人舞曲,源于非洲中西部盛行的民间舞蹈探戈诺舞,随着黑奴贩卖而流入美洲,以后融合了拉美民间舞蹈风格,形成各具特色的墨西哥探戈和阿根廷探戈。再后,探戈舞传入欧洲,受欧洲民间舞蹈的影响而形成西班牙式、意大利式和英国皇家式3种探戈舞。由于相互影响、包容,取长补短,探戈在世界各地形成5大类型:阿根廷探戈,英式探戈,美式探戈,台湾探戈,竞技型探戈。这里说说台湾探戈,它是韩战和越战时期美军引进的,经过台湾舞者剪修和自创,形成不同于其他类型探戈的独特性,舞步的多样化、复杂化是其特色。

  不管哪种类型的探戈,无一例外以爱为主题,男女相悦是舞蹈所要表现的内涵。探戈舞式要求双方靠得较紧,男方搂抱的右臂和女方的左臂相合,身体贴紧,双方都左视。这样,才能体现探戈的主题。

  探戈有3性:基层性,世俗性,融合性。(1)基层性。探戈起初在空地表演,观众是卖苦力的劳动者或者是远地而来的移民群众。群体化是它的基层性特征。(2)世俗性。探戈起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是社会底层日常生活的艺术形式。它之通俗易懂,学用方便,就是世俗性的表现。(3)融合性。探戈舞的多种多样形式就是由于它具有博大的包容能力,可以不断改进,不断进化,才呈现当前多种类型的探戈舞。

  最重要的是:探戈舞曲的抽象性。它是用音乐语音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喜怒哀乐都寓于乐谱的抑扬顿挫和刚柔舒烈,让听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其抽象的感情抒发。刘雪庵在茶话会上即兴所写探戈舞曲,就表现为音乐语言的抽象性。聆听它的曲调,会随着它的韵味而展开丰富的想象,如云追月,上下浮动,只能展示这些抽象的意境,不能有具体的指代。法国著名钢琴表演艺术家理查德·克莱德曼访华时将它谱写为钢琴独奏曲,在悠扬的琴声中翩翩起舞,感到的依然是一种朦胧的意境,悠然自得。后来,还有人把它改编为钢琴协奏曲,增强了这首探戈舞曲的张弛度。

  刘雪庵谱写的这首探戈舞曲属无标题音乐,没有题目。这在音乐界是一种普遍现象。瞎子阿炳的一曲二胡独奏就没有题目。这首沿街拉奏的二胡曲的内涵只能意会,无法具象化,但它的强大震撼力使世界著名的乐队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时,感动得流下眼泪,赞叹:"这样的音乐应该跪下来听!"在为此曲录音时,为了与阿炳的其他曲目相区别,才命名为"二泉映月",而此曲表述的感情与"泉水"、"月光"毫无关联。贺绿汀评论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它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是的,从这首二胡独奏中,感受的是怨恨、申述、抗争、追悔、愤怒、痛斥的反复咏唱,这是阿炳一腔不满的概括,是阿炳这曲二胡独奏的生命力之所在。

  世界乐坛无例外地盛行无标题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被称作"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创作九大交响乐,都是无题的,只标示为"降E调第三交响乐"、"降B大调第五交响乐"、"C小调第五交响乐"等。以"C小调第五交响乐"为例,其中圆号引出温弱、抒情的音调,中提琴、大提琴拉出安详、沉思的意态,铜管乐器吹响豪迈的气势,小提琴奏出低回的音响。这些都是人的感情的高度抽象化。听众在欣赏此曲时,自然会在默默沉思中引起感情的起伏,并依据自身生活阅历而加以体会,引发各自的不同感受。有人诠释此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因而给它命名为"命运交响曲"。这一诠释只代表一部分听众的感受。世界之大,听众之异,还会有其他感受。不同感受,不同诠释,总起来构成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的感召力、震撼力,使各方面的社会群体发出不同的心灵反应,这就是这首交响曲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二)"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无标题音乐是人的思想感情通过音乐语言而凝结的旋律,它体现的是人类意识的抽象美,这种抽象美是美学领域的高级形式,是人类生活高度抽象化的艺术形式。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创造并享受这种高度的抽象美了。

  春秋时期抚琴专家俞伯牙弹琴时,砍柴人钟子期路过,马上悟出:"巍巍乎若高山"。俞伯牙换一曲目,片刻,钟子期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十分惊讶,欣幸遇到知音。这段故实说明无标题音乐的共通性,可以使不同人群彼此情感相通,取得心灵的相互呼应。

  《诗经》所载诗篇,据考证,诞生于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初叶)至公元前六世纪(春秋中叶),多数是民间流传的歌曲,即民歌,为当时采风者收集,都是既能咏也能唱的诗歌。经过漫长的历史风云的涤荡,如今读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仍会感到一股青春的激情在燃烧而被感动。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意,情感的共同性,由此可证。

  比"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的表述更强烈的意念当属汉代流传的一首情歌,其意志坚定、感情卓绝、誓死靡它、一往无前的精神是罕见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把寻求异性之爱发展到极峰的结果,是异性爱的最强烈的体现。

  历史上荊轲刺秦王是著名的史实。燕太子丹礼送荊轲至易水之滨,祭过路神,饮过祭神酒,壮烈告别。此时,高渐离击筑(乐器,似琴,以竹片击之发声),荆轲和而歌,歌声悲凉,送行者皆垂泪涕泣。荆轲又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高亢、自豪,送行者皆圆撑双目,怒发冲冠。这种誓死如归的精神构成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为后人敬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成为历代传颂的名句。


(三)从抽象到具体


  刘雪庵谱写的探戈舞曲,内容是抽象的,黄家谟据以填词,取名《何日君再来》,抽象转化为具体。黄家谟所填歌词非常动人:"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离愁别绪本是人之常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而嗟叹,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何日君再来》满足了人们对离愁别绪加以咏歌的要求,深深拨动人的心灵,一下子赢得群众的喜爱。可以说,刘雪庵的探戈舞曲类似阳春白雪,黄嘉谟的《何日君再来》类似下里巴人,两者的完美结合使刘雪庵的探戈舞曲与黄嘉谟的填词征服了亿万群众,很难再找到与这种完美结合显示如此非凡魅力的歌曲。这种魅力堪称举世无双。

  首先演唱《何日君再来》的是金嗓子周璇。1936年,上海艺华影业公司投资拍摄歌舞片《三星伴月》,该片编剧黄嘉谟因剧情需要而将刘雪庵的探戈舞曲填写为《何日君再来》,在剧中由周璇演唱。这是《何日君再来》首次面世。由于曲调迂回婉转、抒情自然,迅速在上海走红,很快被百代唱片公司签约灌制唱片,发行大陆和香港,影响火爆。

  1939年蔡楚生执导拍摄影片《孤岛天堂》,写上海一群爱国青年设法将敌特一网打尽并逃离上海参加抗日游击队。影片中一舞女演唱《何日君再来》,是向爱国青年发出采取行动的暗号。舞女边演唱边望着离去的爱国青年背影,一声"何日君再来"极富深情。扮演舞女的演员黎莉莉,是继周璇后第二个演唱《何日君再来》的演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在中囯东北设立"满映",拍摄影片进行意识渗透。日籍女演员李香兰(山口淑子)归顺于"满映",在主演影片《白兰之歌》和《患难交响曲》中均演唱了插曲《何日君再来》,利用它的感人情调麻醉沦陷区难民的头脑。李香兰于1941年还灌制了华语与日语的《何日君再来》,并在日本东京演唱,与日本翻唱此歌的女歌星渡国浜子争雄。1943年,她按照"满映"把矛头指向英国侵华历史的意向,在《万世流芳》中演唱"戒烟歌"、"卖糖歌",向中国群众灌输尊日、反英意识,为"大东亚共荣圈"的战略效劳。这个日本国籍兼有中国乡缘的歌星李香兰,就是她,将名曲《何日君再来》推向阴暗、肮脏的角落,形成历史的逆转。

  随着《何日君再来》的影响不断扩大,社会上纷纷以它为介质而演绎出多种与这首歌曲有关的作品:(1)1966年,香港邵氏公司拍摄以《何日君再来》为名的电影,主要情节是,在抗日战争中,由一女二男形成三角恋,望着一位男方的背影,女方唱起《何日君再来》,显示依依不舍的心情。(2)林黛是香港著名演员,她蝉联四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至今无人能破。林黛主演的《蓝与黑》影片分上下两集,叙述一位孤儿、一位孤女、一位千金小姐,一男二女在抗日战争中结成烽火恋,其中以《何日君再来》为背景乐,描摹缠绵悱恻之情。

  《何日君再来》终于走进它的辉煌时代。1969年台湾歌星邓丽君将《何日君在来》加以整理,把原来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删去,使这首歌更简练,更琅琅上口。邓丽君的演唱不仅乐音甜美、仪态万方,而且将乐曲的难舍难离的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充分地显示了该曲的力度和厚度,这样的表演水平至今没有超越者。她用华语和日语演唱的《何日君再来》风靡了台、港、日和东南亚,80年代曾悄悄流入中国大陆,北京王府井大街可以见到穿喇叭裤的青年手提一台进口双卡录音机,传出"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的乐音,沿途行者往往驻足、聆听。《何日君再来》的滋带被居民反复翻录,最后竟使音响模糊、失真。那时有句流传口语:"白天老邓(邓小平),晚上小邓(邓丽君)",这是当时普通人白天、晚上不同的生活内容。

  邓丽君十分勤奋。她演艺1000多曲目,足迹踏遍台湾、香港、日本、美国、东南亚,她用华浯、日语、英语、印尼语、粤语、闽南语演唱,成为亚洲地区和全球华人社会极具影响力的歌唱家,被誉为华语流行乐坛永恒的文化符号。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是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环绕太空时播放的歌曲之一。不幸的是,1995年5月8日,年仅42岁的邓丽君香消玉殒,结束了她辉煌的歌唱生涯。

  邓丽君的价值如何评估呢?懂得邓丽君为世间之"和氏璧"者,明白她是一块瑰丽的珍宝。2010年5月7日中国网(china.com.cn)报道:

  1995年5月11日晚10时30分,载着邓丽君遗体的泰航633客机,抵达台北桃园机场。

  对魂归故土的"宝岛女儿",台湾方面打破惯例,机场在办理手续时一切从简,并允许邓丽君家属、歌迷和台湾官员到停机坪上迎候遗体。随后,邓丽君的遗体被送往台北第一殡仪馆。那里放着一副镶着水晶玻璃的铜制棺材;台湾"陆军乐仪队"担任灵堂和葬礼的仪仗队;20万人在殡仪馆外彻夜排队,等着向邓丽君作最后的告别。那一天,台北的交通陷入瘫痪。

  5月28日,邓丽君的棺木被运往台北县金山乡的金宝山墓园--筠园,与父亲的遗骨一同下葬。此前,金宝山墓园的老板在第一时间联络邓家,以1元新台币的象征性价格,将园中一块背山面海的风水宝地"卖"给邓家,作为邓丽君最后的归宿。根据她的本名,这块墓地被命名为"筠园"。

  日前,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程从台北市区出发,驱车一小时赶往金宝山墓园。循着邓丽君的歌声,记者很快就找到了筠园。

  筠园分为广场和墓园两个部分。广场比墓园大一些,地上"埋"着一架钢琴,只有巨大的键盘露出地面。这是一位日本著名设计师的作品。游人的脚只要踏上键盘,钢琴便会发出美妙的声音。广场中间是邓丽君的全身塑像。她微微含笑,伸开双手,仿佛在欢迎所有为她而来的人。墓园入口处,有一处圆形亭屋,是筠园的音响和灯光控制中心。亭屋内的电脑中,储存着邓丽君演唱的歌曲,每天循环播放。

  筠园的墓碑上,雕刻着邓丽君的头像。墓碑后面的棺盖,是用黑色大理石打磨成的。棺盖后面是一个石雕,上半部是邓丽君的卧像,下半部的右侧镶嵌着她的彩色照片,左侧写着"邓丽筠,1953-1995"的字样。棺盖右边,立有一块巨石,上面是现任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题写的"筠园"二字。棺盖左侧,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用多种文字刻着同一句墓志铭--"这里安卧着一位为歌唱艺术奉献一生的巨星"。

  无论何时来到筠园,人们都会看到,墓碑前摆放着歌迷们祭献的鲜花。世界各地的邓丽君歌迷不远万里来此拜谒,因此这里常年人流不断,四季鲜花不谢。在"筠园"的题字石碑前,有一棵挂满小木牌的树,木牌上都是歌迷写的悼念之词。

  看到邓丽君如此归宿,我们不由得合掌为十,衷心祝福一代瑰宝安息!

 



相关文章
作 者 :吴庸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4年10月11日20:39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