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号-百草园 刘劭夫简介 刘劭夫文章检索

 

 

 

浦东公园的露天电影



刘劭夫

 

(1)


  在我的记忆里,上海很少放映露天电影。我想可能是上海这个城市有很多的电影院,市民们大可以在电影院看电影,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面享受欣赏电影的愉悦。我家曾经住在虹口区海宁路四川北路一带,在那片小小的区域,就有国际电影院,胜利电影院,虹口戏院和解放剧场。剧场和戏院很多时候也会放映电影的。虹口戏院据说还是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呢。

  但是,六十年代的初期,在暑假里,陆家嘴的浦东公园总是会放映几场露天电影的。这对于我们这些精神和食物都十分匮乏的少年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令我们十分的向往和快乐。那时候看一场电影,就跟过节一样叫人期待。

  一天晚饭后,住在一条弄堂里的同学福生兴冲冲来到我家,说明天晚上浦东公园将放映电影《革命家庭》。福生的一个娘舅在浦东的厂子里上班,所以带回来这个消息。

  连接上海浦东和浦西的那几座大桥,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才开始陆续建造的。之前,浦东和浦西之间的交通是靠轮渡来解决。虽然是一江之隔,江的两边却宛如两个世界。浦西这边,各国风格的高楼沿着江边排列,每一幢高楼都有来历,所以外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是远东最繁华的上海,其实就是黄浦江西岸的城区,那儿有多处繁华的街区。各国的租界,把西方各国的建筑风格,生活方式和文化带到这个东方的城市。所以近代以降,上海就是东西方文化交会融合之地。

  浦东则不同,保留着长三角农村质朴和婉约的风情。历经“解放后”十年多的建设,依然是农村的风貌。所谓城区,那就是沿着黄浦江从陆家嘴到杨家渡那两三公里狭长的地带,有着一些低矮的民居和棚屋。站在外滩放眼望浦东,黄浦江在和苏州河交汇处突然拐向南边,在浦东突出处就叫做陆家嘴,那儿的一片树林就是浦东公园。然后向南一列都是高大的吊车,停泊着万吨级的散装货轮,一直延伸到杨家渡,那是上海港务局的装卸区。

  听说浦东公园放映露天电影,自然十分雀跃,我们约上了弄堂里的三五玩伴。下午四点多钟的光景,我们按耐不住了,各自在家里找了点剩饭菜,草草对付过去。我的怀里揣着隔天问母亲要的一毛钱,和伙伴们高高兴兴出发了。在那个饥饿的年代,连肚子也填不饱,吃什么就不讲究了。我现在回想起来都有点疑惑:那时候我们是吃什么长大的?依稀记着的总是觉得肚子饿。

  一毛钱是最起码的消费了。那时候过江轮渡是六分钱,在浦西单向收费。公园门票三分钱。上海市区的公园门票大多是五分钱,小的公园则是三分钱。我记得复兴公园是三分钱,海伦儿童公园也是三分钱。浦东公园因为地处偏僻,进园游玩的人少,所以门票只要三分钱。
 

(2)


  我们是在延安东路轮渡口摆渡,对面是陆家嘴轮渡口。从海宁路到延安东路外滩,即使是对一个大人来说也是很远的,但是我们坐不起公交车。我们几个小家伙,沿着吴淞路南行,经过北苏州路的上海大厦,过外白渡桥。然后沿着江边一路向南,来到了轮渡口。因为心里有着期待,一路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得累。

  我们在路上就商量好了的,决定不买轮渡的筹码,省下六分钱。这个时候正是客流高峰,从浦东下班回家的乘客把渡轮挤得满满的。一靠岸,船还没完全停稳,乘客们争先恐后蜂拥而出。我们个儿小,像小鱼一样游在出闸的人中间,很快就上了船。等到船开动了,提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我们站在船头,迎着江风,看着脚下的船舷破浪前进,对面的渡口越来越近,我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

  当时中国正处于三年大饥荒的时期,民生凋敝。浦东公园的竹篱笆围墙,被淘气的孩子掏了好多窟窿,园方也不做修缮,任由其一副破败相。我们找了一个较大的窟窿,毫不费力地钻了进去。进得园来,我的心里别说有多高兴了。兜里的一毛钱,一分不少!对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想到自己能自由支配这笔财富,心里有一种发财的喜悦。一个小伙伴很豪气的买了一根冰棍,还是赤豆的。看着他在那儿甜滋滋的啜吮冰汁,我有一点冲动,也想去买一根享受一番。但我还是忍住了。一根冰棍四分钱,我好不容易攒下的一毛钱,就只能买两根半的冰棍,我舍不得。我要用这一毛钱去办一个社区图书馆的借书证。班里的同学在我面前炫耀《封神演义》、《说唐》,叫我羡慕嫉妒恨。有了借书证,我就可以借阅我渴望阅读的书籍了,我也可以跟他们一起卖弄唐朝好汉的排序,或者梁山英雄的诨名。

  浦东公园占地很大。今天陆家嘴的那些世界著名的建筑,李兆基的新鸿基银行大厦,香格里拉酒店,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明珠等都在当时的浦东公园里面。放眼看去,偌大个公园,显得很荒凉。有一些树木,还有一个很大的光秃秃的草坪,没有什么像样的园林设施,更没有游乐设施,连公园的林间小道也是凹凸不平的。沿着黄浦江的那一边,一堵矮矮的水泥江堤,把黄浦江来拦在了外面。时间还早,明晃晃的太阳还挂在浦西海关钟楼上面,一点也没有要落下去的意思。公园里只有稀少的游客坐在树荫下的长凳上说话,还有几群跟我们一样早早来到看电影的孩子在那儿游荡。草坪那边也不见竖起幕布。总之,完全看不出这儿将要放映露天电影这么一件隆重的大事。我们略感失望。但是我们的兴致依然很高,也不管天气炎热,撒欢的疯玩起来。
 

(3)


  当太阳沉入那些高楼背面的时候,来了几个工人,在草坪上竖起了两根高高的竹竿,一张正方形的电影幕布挂起来了,我们一阵欢呼。不久,放映机推来了。人渐渐的聚拢了,我们赶紧找了一个正对着幕布的位置坐下来。天还没有完全黑下去,放映员在调整焦距,不时在银幕上打出电影预告------我们期待已久的电影终于要开场了。

  《革命家庭》这个电影,是根据陶承的回忆录《我的一家》改编的。《我的一家》这本书我已经读过。我们这一代人,相信许多人都会读过这样一本宣传革命传统的教材。五十多年过去了,我对于这本书基本上没有记忆了。仅仅记得起我当初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作者写到自己十五岁就结婚了,丈夫欧阳梅生十六岁就做了父亲,我感到有些难以置信:怎么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就能做父亲呢?至于书中主人公的命运,那些为了伟大革命理想的献身精神以及感人事迹,全然是忘记了。

  当然,经过改编成了电影之后,就完全按照宣传的需要进行所谓的艺术加工了,无非是加强革命传统的教育,培养下一代的革命理想,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尽管我已经阅读过电影的原著,但是对于电影本身,我还是怀有极大的兴趣的。在那个年代,看一场电影是多么重要的娱乐啊!幼小的心灵,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化娱乐的渴求,我们很快就沉浸在电影的情节中了。

  但是,现场人声嘈杂,吃东西的,说话的,走动的,还有吵架的,召唤同伴的,声音之大,有时甚至连电影的对白都听得不很分明。不过这丝毫不会影响我们沉浸在电影里的情节。在换拷贝的时候,我们焦急地希望放映员能快一些。到了中场休息,我们也不敢离开,生怕回来时位子被人占了。

  时至今日,回忆起当初那个晚上看电影的感受,是十分模糊了。不过我可以坦率的说,在那个夜晚我一定会随着电影的情节而感情起伏,我会为革命先辈为了理想的而献出生命而感动,更会憎恨反动派的暴虐和倒行逆施,为自己能生活在美好的时代而感到幸福。在当时,我相信电影说的都是真的,革命先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的下一代可能很难理解,几个小孩为了看一场露天电影,走了那么远的路,摆渡过江,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是的,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是不能理解的,这就是代沟,时代的沟壑,两代人的鸿沟。今天回忆这一件往事,怀念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感伤人之将老,韶华不再。我相信,只要是一同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一定跟我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同时代的人一定会有一些共同的记忆。我把这一件小小的往事写出来,是为了和我的同龄人一起去凭吊逝去的年华。(刘劭夫)

 



相关文章
作 者 :刘劭夫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4年9月6日19:57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