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应产生良好影响的35集央视电视剧《徐悲鸿》,在2013年10月似乎静悄悄落幕了。至今缺憾文宣部门大小媒体任何嘉奖,民间评论也意外寂寥。我虽偶然撞见浏览一过,不禁为之优异而赞叹,也为反响寂寥而惋惜不已。我历来喜欢撰文继绝世举逸民,不禁试为补缺拾遗。我强调的这个“绝不抛弃至精至大的孔学儒教”节选主题嗣后叙述,容我从头说起。
据讯,北影王好为李晨声夫妇编导的电视剧《徐悲鸿》2013是一部描写绘画大师徐悲鸿传记的爱国主义电视剧。2009开拍至2013完成,投资两千万,在河北香河国华影视基地乃至法德印、新加坡五国拍摄。原作38集,我看过的是央视剪辑版35集,我在此赞赏的是其中第3-31集。倘有申论必要,日后再补充几点针对弊端,特别是针对第1-2,32-35集的改进意见再说不迟。
按说传记片的成败得失要在文学艺术性,而我赞赏《徐悲鸿》2013的主要不在文学性而在史学性;少比故事片而多比纪录片。要之,不凡价值体现在其同步反映的近代中国艺术史、教育发展史的丰富万花筒价值。虽然徐悲鸿传记以他与蒋碧薇、张道藩的三角恋爱、与孙多慈、廖静文的师生恋为最具潜在情感吸引力,但是,王导的着力点似乎无意乞灵于床戏等流俗感官刺激,而是认真研读了大量相关史料,就像编导纪录片那样,改用故事片的手法,全面铺衬传主经历的国内外艺术教育经历,乃至尽可能大范围的反映高低各层社会各角万象图。
诚然,艺人谁不想努力反映万象?无奈个个眼力不同,因为修养铺垫有别,影视效果就差异极大。我纵情赞美电视剧《徐悲鸿》2013,是因为我从此不仅了解到我原来景仰已久却知之甚少而且多有误解的徐悲鸿大师个人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成长史,更主要的,是通过黄警顽黄震之等人积极热情帮助青年徐悲鸿脱困创业,蒋梅笙全家与他初恋的奇怪纠葛,逐渐深入了解到清末民初江南城乡特殊民情;康有为借给徐悲鸿藏品观赏反映的绘画西学东渐,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高瞻远瞩广阔胸襟,南国艺术学院校长田汉的远见卓识才华横溢,以及中央大学、北平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国民党教育部长朱家骅乃至中宣部长张道藩经历的民国民办和国立大学的不同机构运作机制、党务明暗双重管控、早期选派官费留学生程序、新加坡华侨帮助画家南洋赈展抗日等罕见细节。我近几年虽然看过20来种(包括港台版在内)的近代史纪录片,对比而言,似乎王好为女士写的这个更特别更丰富更细腻更生动。
我不得不怀疑王好为大姐在青少年受过良好的绘画训练,甚至广博的中外造型艺术史国学训练。倘未如此,她绝不能在此详尽罗列那么多名家名作。举凡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吴作人、傅抱石、蒋兆和等众多国画名家的作品,她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句句评述用语精专恰当,显示她老人家是一位功夫老道的行家里手,正在用银屏给儿孙们传道授业一般。剧情背景美术道具选用洋洋洒洒,数量之多之精审程度也史无前例叹为观止啊!
外行看热闹,行家看门道,古今一理。
其实,该剧演员阵容也颇为大观。吴刚、刘晓庆、杨立新、薛白、葛存壮、马少骅、薛中锐、胡文阁等诸多明星我都喜欢。我最初看到的吴刚,好像是在电视剧《潜伏》,那个剧本情趣不高,负面影响了我对吴刚的最初印象。这回我看徐悲鸿顿觉改观,认为吴刚具有大牌演员潜力无限。马少骅扮演张大千、薛中锐扮演康有为,都人选恰当多有大家风范,男性魅力天赋不亚于日本的《山本五十六》。妙哉男旦演员胡文阁,是他异常精湛的表演大幅度改变了我原来对跨性别传统舞台演艺的歧视。
大多数演员都属于中老年是该剧阵容特色之一。在纷纷追求屏幕感官刺激的当代,任何中老年女演员老扮少都很难叫座。现在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联合传播栏目·《徐悲鸿》之下,仍能看到观众的抱怨留言:“刘晓庆太老了,太老了,演蒋碧薇她妈还差不多。”我看只有熟悉80年代中国电影刘晓庆曾经多么辉煌的中老年粉丝,才有可能认可刘晓庆仍然宝刀不老再现辉煌!恰好在此前几天,我重看了好莱坞明星索菲亚罗兰主演的《卡桑德拉大桥》,两相对比感慨万端。她俩几乎都是老扮少,索菲亚的演技比刘晓庆可是差多了!!假如刘晓庆晚生40年,她的影视海报一定会同样刷遍欧美红极全球流芳百世,她的天赋演艺丝毫不亚于好莱坞大牌,是生不逢时委屈了她。
然而,自古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美女刘晓庆薛白都是老扮少,功也?过耶?看来王导意在君子而忽略小人。要找粉白粉嫩感官刺激的另请高明吧,外行看热闹,行家看门道,中外一理。
------------------------------
此外,我还觉得《徐悲鸿》与电影《建党伟业》一样画外有音歪打正着,都成功真实地描绘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社会开明情景令人格外新鲜。方知那时候竟然人人施展理想,穷人创业有望,鸿鹄志士与茕茕小民各得其所。充分开放报禁,各界办学自主,大学师生都有秘密结社和游行示威的真实权利保障。因为宪法对政军警均有明确的约束界定,人民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警察不可胡乱抓人,法庭不可秘密治罪。法外无罪,思想无罪,没有劳教...这也难怪近百年最杰出的陈独秀、胡适、徐悲鸿等一大批文人雅士都出在此时而不在他时(特别不能在毛时代)涌现的唯一原因,恰恰证明近百年中国最开明时期在此不在彼。
-----------------------------------------------------
我也不能免俗,六经注我是最好的论证方法之一。请允许我摘录三段剧本来说明电视剧《徐悲鸿》2013以下三段对话不仅措辞华丽格外精彩,第一段还突出展示了王导与哈弗大学杜维明教授最近倡导的复兴孔学儒教不谋而合的新时代精神,尤其难能可贵。
第3集01:05-07:18,为了祭祀孔子诞辰2468周年祭台悬挂,康有为请他的入室弟子徐悲鸿画一幅丈二中堂孔子像。康有为对徐悲鸿说:“...人们对于心目中崇敬的贤哲,一定要常常纪念。所以,历来到了孔圣诞的时候,我都要祭孔演礼。”
徐悲鸿:“先生,目前[已经民国了]您还祭孔合适吗?”
康有为:“这有什么不合适的?我看是正合时宜。”
徐悲鸿:“先生,关于尊孔的问题,举国上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国会两派争论不休,报刊上尊孔反孔各执一端。那些针对您的话...”
康有为:“哦,我都知道啊!骂我是倒退复古,封建的卫道士。这个《新青年》杂志啊...”
徐悲鸿:“前几天我看到,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先生写了一篇文章,说英雄有两种:一种是应时人物,是时势所造的英雄。还有一种是先时人物,是造时势的英雄。这种先时人物历经坎坷获胜艰难,但却是社会所需要的。他尊您为先时人物,是造时势的英雄。您的一举一动...您何必为孔教定不定为国教而奔走呼号呢?您英雄一世,千万要保住晚节啊。”
康有为:“...谢谢你讲真话。”
徐悲鸿:“...我真是不明白,孔子是孔子,宗教是宗教,国家是国家。您为什么要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呢?为什么一定要尊孔学为国教呢?依我的粗浅理解,孔子学说就是关于教育政治和道德的;而宗教,不管你是不是承认它是不是迷信的,它都是关于灵魂的。国家是...政治团体...”
康有为:“关于孔子学说,我研究了几十年,写了十几本著作。我所推崇的是儒教经典当中的今文学派,是强调变革的。戊戌变法就是在儒家经典中注入了西方的思想而推出的呀!我年轻的时候潜心佛学...流亡国外读了不少基督教的书。我赞成信仰自由诸教平等。但是,中国人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呀。我思考了良久,我们不得不把孔学尊崇为国教。”
徐悲鸿:“这是为什么呢?”
康有为:“这些年中国人道德缺失,团体涣散。要想统一中国立足于世界,那就必须选择一种举国承认心悦诚服的学说,那就是至仁至爱至精至大的孔学儒教啊!!如果像当前孙中山大总统一套政令,袁世凯大总统一套政令,黎元洪大总统又来了一套政令,那老百姓听谁的?这《新青年》杂志一派,那么起劲地要打倒孔家店,这个孔家店可是很难打倒的。中国人是不会抛弃孔子的。”....
第5集3:18-尽管康有为极力推荐,但因北大没有艺术系教职,校长蔡元培爱莫能助之余,打算聘请徐悲鸿到北大画法研究会做导师,但遭到徐悲鸿婉拒。
蔡元培:“...你不会因为这不是北大的正式教职而拒绝吧?”
徐悲鸿:“当然不是。蔡校长,我没有学历,从小在农村跟父亲学画,后来也是自学。”
蔡元培:“可你画的很好啊!你自学成才的榜样,更是对同学们的一种激励。”
徐悲鸿:“可是,我也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行吗?”
蔡元培:“一切理论来自实践。你把你绘画的心得告诉他们就是最好的理论。”
徐悲鸿:“面对北大的学生,能服众吗?...他们会不会刁难我呀?”
蔡元培:“...你给予他们美的启迪和乐趣,他们只会感谢你敬重你。...我对你寄予厚望,因为我主张美育代宗教。”
徐悲鸿:“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对!我认为,由于刺激感情的原因,无论什么宗教,都是扩张己教攻击异教。为了避免刺激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冶感情之术,则不如舍宗教而代之以纯粹的美育。我举个例子,食物入我口中,不能兼饱他人之腹;衣服穿在我身,不能兼供他人之暖。为什么?因为它的非普遍性。而美就不然。比如相隔千里的明月人人可以欣赏,而我与人都不能据为私有。所以说,美以它普遍性的缘故,不再有人我的关系...康德说,美是那不凭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我提倡美育,就是要陶冶人们的性情,是他们具有高尚纯洁的情操,从而消阻人我之见,损人利己之念。”
徐悲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第31集27:00-05,徐悲鸿盛情邀请“五百年来一大千”在临时造访的徐府现场挥毫泼墨,作八尺立轴画《水墨风荷》,同时给并肩观赏的夫人廖静文啧啧赞赏张大千的旷世奇才:“妙啊,正、篆、隶、草四种书法技巧...左上方的留白,给人一种清风徐来的感觉,一叶突起迎风舞翩跹哪!整塘的荷花引颈相望,好好好!...欧洲人对大千的荷花十分欣赏,若能看见他如何作画,那就更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再说缺点么,“廉颇老矣...难免一饭三遗失...”
2015.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