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号-百草园 周晓简介 周晓文章检索

 

 

毛泽东、郭沫若及杜甫著名诗句( 一)
 
 
周晓
 
 
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文巨匠杜甫最闪亮的金句。这十字诗句立体的图面感、至极的反差感,及抑扬的节奏感,使其家喻户习,千年有余。本文就郭沫若写《李白与杜甫》可能原因(包括郭运用春秋笔法对毛报复)的推测和毛泽东对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尔反尔的态度展开分析。

据中共文献记载,1947年(决定鹿死谁手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生灵涂炭的三大战役的前一年),在中华民国旧都南京举行的三千人的游行是由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直接领导。这次游行的大幅横条标语正是杜甫这一驰名古今的诗句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由于事件发生在媒体聚集的首都,杜甫这一已经闻名诗句在中国大江南北得到一次行之有效的广泛传播,为中共摧毁国民党旧朝和建立中共新朝的合法性做了一次大战在即之前的舆论准备。这是毛泽东为首领的中共为当时现实夺取政权的需要,古为今用地褒扬了杜甫这一名片化了的诗句。

十年之后的1957年,毛泽东在一次与几位颇有名气的文人墨客的交谈时,对李白和杜甫有结论性的评价。毛泽东对二者的基本态度是褒李贬杜。

撇开价值观而论,毛泽东是一个言志于唐诗、宋词;运筹帷幄之中,金戈铁马决战千里之外;饮马长江,攻入旧都,颠覆前朝的开国君主。相较中国历史上所有大一统朝代开国皇帝,就文采而言,他们在毛泽东面前,尽数稍逊风骚。因此,毛泽东喜欢具有放荡不羁风格的李白之诗作,便是顺理成章。不过,要害是在于,李白作品不含对其权力构成不利的政治成分。

这次交谈时,毛泽东说杜甫的诗是政治诗,并杜甫是小地主的立。众所周知,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杜甫的最具代表性诗句。如果政治单独出现时,应理解为中性。但政治小地主是在同一场合讲出,小地主贬义,政治固然也是贬义,一望而知。所以,此时此刻,毛泽东实际在表示他对这一诗句所持的立场是批判态度,因为在10年前毛泽东主导了南京游行事件,对杜甫这句名诗是持褒扬的态度,而现在对此诗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即贬抑态度。毛泽东只是顾及颜面,说法上做了含蓄处理。对于毛泽东关于杜甫的态度大幅度转变,作为当时全国文联主席的郭沫若,自然心领神会。他知道,把前一句改写成杜甫的诗是反动的政治诗,才是毛泽东这句话的本意。郭沫若在日后他的《李白与杜甫》书中,精确无误地逢迎了毛泽东对杜甫敌对态度。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对杜甫的评论不是无心的随口而出,实际是毛泽东工于心计的举措。

                              对郭沫若写《李白与杜甫》可能原因的三种推测

郭沫若知道毛泽东的心思,如果把杜甫批透,杜甫的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会由一朵人们爱不择手的鲜花变为一株无人理睬的枯草。郭沫若在他的《李白与杜甫》中,密切地配合毛泽东对杜甫的定性,围绕着杜甫的诗是反动的政治诗杜甫是小地主的立,两个方面展开了地毯式围剿。

有人说郭沫若早年就不喜欢杜甫。可是以前郭沫若不喜欢杜甫是限于文学风格方面,譬如,诗文的风格方面,李白趋向理想主义,而杜甫偏于现实主义。从《李白与杜甫》,人们看到郭沫若的不喜欢并非文学风格方面,而是局限在政治立场方面。所以以往郭沫若对杜甫的不喜欢与该书对杜甫的不喜欢在关联上没有一贯性或说是脱节的。但将郭沫若是为了拍毛泽东马屁说法对照,却相当严丝合缝。

书中有关杜甫内容的标题:杜甫的阶級意识,杜甫的功名慾望、杜甫的地主生活。。。,就能了解到郭沫若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立场,标准和角度去看待杜甫这个一千二百年前的诗人。仅从标题就能闻到强烈的、共产党人所呼出的气息。这是郭沫若取悦于毛泽东的杜甫的诗是反动的政治诗的一个明证。该书在内容上,对杜甫的阶级意识,特别是对杜甫的阶级成分的分析和定位,完全契合了毛泽东说的杜甫是小地主的立。郭沫若在杜甫的地主生活篇章里,郭自己就像一个文革政工外调人员,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地按需罗列,以证明毛泽东的结论是正确的。为什么郭沫若行为怪异地对一个上千岁的杜甫这般大费周章,且用毛泽东时代的政治性语言对杜甫做阶级成分的调查?原因之一应是郭沫若要让毛泽东不必推测一眼就能看出,他郭沫若对毛的忠诚是何等的彻底。因此,郭沫若写《李白与杜甫》的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做为御用文人对御用者毛泽东的献媚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周晓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0年2月26日16:1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