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理性的佛教信仰之“文明放生”如何做?
茨仁卓嘎
中国佛教徒长期以来的弊病是信仰的非理性和功利性,譬如朝拜寺院很多是单纯地求财,求功名。肤浅地了解一些“戒杀”,“放生”,就花大量金钱买下动物去人为地将牠们转移到野外。在宠物市场兴起后,又把“观赏”所用的花鸟鱼虫放生到野外,无形中产生了“生物入侵”的威胁。
由于这些社会乱象,中国官方佛教界近来开展“文明放生”倡导活动。逐步澄清了一些歪曲理解佛事活动的行为。但中国佛教徒要实现“正信净信”还需要过很多关。
欲正确理解佛教理论,需要基础佛学理论知识,以及逻辑思维的智慧。才能引导人去正确信仰与实践。
首先,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属于畜生道的动物也能听闻佛教,佛号。在这一信仰基础上,信徒应当拯救面临屠宰威胁的动物,且不去拘禁动物的自由。才能获得“护生”的福德。因此,佛教徒不饲养无需看家护院功能的宠物。如早有饲养,也尽量为其念诵经文。在“放生”之前,要思考解救的对象是否面临被杀的威胁。譬如,金鱼是观赏宠物,就不会有威胁,水产市场的鱼就有威胁,故放生金鱼本来就是无意义的。将市场的鱼随便放生至湖泊,河流,也不能完全消除对其生命的威胁(可能会再被钓,捕捞)。所以,正信的行为是拯救对的生命,释放至正确的场所。
中国寺院,某些现实做法已经偏离了正信的轨道。中国寺院,有的配有水池,但纯粹为了所谓“美观”而在水池中散养一些金鱼,就像普通建筑里的金鱼装饰品一样。前文所述,金鱼并未有被杀的威胁,无需放在寺院中,事实是市场售卖的鱼才有威胁。因此,施主应在寺院的水池放养从市场买来的鱼,才能让鱼类远离杀生威胁,听闻到佛号和经文的开示,尽早转世善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