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李白《渡荆门送别》节目有感(全篇)
周晓(粟小舟)
最近看了以李白《渡荆门送别》为名的节目,引起思考。如在互联网上键入《渡荆门送别》节目,便可找到该节目的视频。若先观赏这个节目,会有助于理解拙文所议论的内容。
观看流行唱法的男低音王晰和美声唱法的女高音霍元圆带有歌剧式的高低音搭配的协调表演,无须听懂歌词,已经就是一种高级别的声乐享受了。
王晰的 “沉吟“ 、肢体做出的酒醉摇摆之状和霍元圆的 “高歌“ 、甜美相貌、落落大方但却不失精致的连衣裙,无不让人印象深刻。
演唱的前部并非《渡荆门送别》的内容,其首句 “千山隐没孤帆现” 超凡脱俗,大有与古人诗仙李白一较高下的魄力。此举在今人之中难得一见,这给人一种还有后有来者的宽慰。这一诗句令人眼前即刻出现的是,以浓淡有别的水墨二色所绘画的,左山右水,孤帆东行,景色立体的一幅长卷。
前部的各句中,无一句可与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并驾齐驱,此乃美中不足。然而,此时歌词作者诗意正浓,一旦潜力被诱发而爆发,杰作出炉不定为期不远。
由于古诗用詞遣字的精炼,对它们的理解或解释,往往因人而异。听了《渡荆门送别》现场节目的评论人员撒贝宁、廖昌永、康震等的评论后,笔者发现自己对 “天镜” 的理解与康震(北师大博士生导师)的解释相去甚远;对几位评论人员的 “航拍效果” 的说法也是难以苟同。
另外,参考了有关《渡荆门送别》的一些杂评的解释之后,笔者再发现,它们的大部分解释与笔者的理解还是大相径庭。
故此,有感而发。以下列出笔者对此诗的理解。
一,对李白是否遵守了五言律诗的格律的探讨
李白该诗的原文: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五言律诗的平仄规范: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一) 核查有关平仄的对应
如果对照以上仄起的五言律诗(五律)的平仄规范,读者会发现,依现在普通话(国语)的发音,此诗有几个位点的平仄对应不上,例如第二句中 “国” 的发音。李白4岁随父从现为吉尔吉斯斯坦国移居至四川绵阳地区的昌隆县 (现改称为江油市)。他自17到24岁在该县戴天山的大明寺研读 。千古名作《渡荆门送别》是李白25岁的作品。之前,已有若干好作出炉。李白25岁前没有生活在类似现今说普通话的地方,例如,北京(普通话参照的来源地)。此诗只能是李白以当时他生活当地话,按五言律诗平仄格律填写。假设普通话是源于那时四川绵阳的方言,该诗平仄对应必是最标准的。
(二) 对各联的理解并核对各联是否符合对仗的要求
《渡荆门送别》的结构是,按笔者的理解,第一联是交代背景,第二联和第三联是描绘景色,第四联是抒发情感。
(1) 对第一联的理解及对其对仗的核对
对第一联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的理解是,乘船远渡到了两国交界的荆门山外,从蜀国来到了楚国的水域。按现在语言习惯,渡远和来从都应倒置。此联交代出写诗的背景是出游。提起注意的是,单凭此诗,不能判断出李白是否有下船游览的意愿。楚国未必是他计划中的落脚地之一。外字表示范围,属副词,游字则属名词或动词,二字怎样结合都不对仗。不过,格律对第一联本来就无对仗的要求,所以第一联符合格律。
(2) 对第二联的理解及对其对仗的核对
对第二联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的理解是,随着平原的展现,群山逐渐隐去,江水流进广袤无垠的大地。对 “荒” 字,有人将其视为贬性的字眼,刻意回避。这里的大荒几乎能与平野划上等号。把野字和荒字连接,就是荒野。此刻的诗人看重的是大山、大水和大地所构成的壮阔景象。大荒应是被李白用心筛选而出的,用来衬托大自然的辽阔、苍凉、野性、和粗旷之美的词眼。这联完全符合第二联需对仗的格律要求,包括尽字和流字,二者皆为动词。
(3) 对第三联的理解及对其对仗的核对
对第三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的理解是,月亮下落飞到之处像是天镜,云层生成结聚之貌像是海楼。这联也完全符合第三联需对仗的格律要求,包括下字和生字,二字全为动词。此时的下字为趋向动词
江面上月亮的倒影被李白想象成月亮从天飞落到了宽阔的江面,这是李白的巧夺天工。月亮是天物,于是江面就成了天镜。云层叠构而成的样貌被李白想象成天中的海市蜃楼,这是李白的鬼斧神工。
月亮不是天镜,江面才是天镜。康震的 “他在船上向上看,看见那个月亮像镜子一样” 的描述是与常识相悖的。众所周知,“镜中的花,水中的月” 的水应看作是反映实物月亮的镜子。虽说月亮本身像是一面圆镜,然而和水结合的时候,就应想到水可以是镜子,月亮是照镜子的物体。
这句 “月下飞天镜” 涉及明瑜,即明显地进行比喻。明瑜在诗中表达时候,本体和喻体词语都出现。倘若月亮当本体,天镜作喻体,康震的比喻是对的。但是这样他就把下字漏掉了。李白是何等文采之人!其诗的每个字须被仔细推敲清楚。如果不丢下字,“月下” 才是本体,天镜仍是喻体。这样就导出了前面已说到的 “月亮下落飞到之处像是天镜” 笔者的理解。此时的下字是动词。月下和云生对仗或者下和生对仗。如把下字当副词,下字和生字不对仗。因为此处的生是生成的意思,所以生字是动词。这便引致下字必须是动词,不能是副词,这才符合此联必须完全对仗的格律。故此,把月亮当天镜的康震的解释是有失恰当的。
是凡诗人无不会被以荆门山为界,由狭窄水面突然切换为开阔水面的天然之美所惊艳,都会有一种要把由此触动的感慨表达出来的冲动、激情和欲望。作诗底蕴强大的李白当然不会缺席。于是,把江面当成天镜这般精妙绝伦、独领风骚的比喻问世于大唐诗坛,且千古传诵。
第二联和第三联所构勒出的山水画卷优美至极。而第三联令人出其不意的想象更是全诗的神助之笔。
李白所想象出的美丽景象从不与形态古怪挂钩。虽然李白的想象总能呈现难以言表、令人陶醉的美景,可是从不怪异。“水中有月” 之景被他奇思异想成了“天镜“ ,海市蜃楼在他的想象中置换了江面天空的云层堆叠,妙得不可言表,却又无一偏离公众认可的范围。虽奇、却有度,使人由衷折服。
不仅如此,第三联的第一句是向下看,它的第二句是向上看,尽管五言律诗的格律并无以句子为单位构成对仗的要求,可是此联就以这样样式也构成了对仗,这应视其为李白有心在锦上添花。
第三联是明瑜,而第四联是暗喻。
(4) 对第四联的理解及对其对仗的核对
对第四联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的理解是,伤感的别离之情依然还在,是川江之水将行舟送往到了远方。按五言律诗的格律,第四联无须对仗。事实上,不像此诗的不要求对仗的第一联却有着大部分的对仗,此联所有部分不对仗,但仍符合格律。
此联用到了 “故乡水”。因为短期旅游之人不会发出这等思念之语,可以断定,此行不是一次性到湖北的暂短旅游,也许会是一次较大区域的长期周游。
诗名《渡荆门送别》中用词 “送别” 会被当作是一个悬念词,因为全诗并未明确谁送了谁。清代前期诗人沈德潛建议,应将送别二字去除;现有人觉得,不应是送别,应是告别,告别的是故乡;笔者认为,不是告别,就是送别。虽说带有告别故的乡山水之意,可是李白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曾经有过送行和离别的场景。事实上,第四联是以暗喻的方式给出了答案。“行舟” 是被人格化了的李白,而“故乡水” 是被人格化了的亲友。送别一词直接意涵送者和别者。此联送者是亲友,而别者是李白。由于故乡无法做出送的动作,那么送字点明的是有送者存在。“万里送行舟” 的送字点破了奥秘,为此诗悬念释出了谜底,送是画龙点睛之字。
二,航拍效果是一错误描述及其它
这些节目现场的四位评论人员无一不是评论高手,甚至他们是在高手过招。他们的评论几乎处处妙语连珠,堪称精彩纷呈。遗憾的是,除了将月亮错当 “天镜” 的解释以外,对于 “航拍效果” 的描述,笔者也断然不能认同。
航拍效果意味会有俯视的效果。可是俯视要有所见的物体被 “压扁” 的视觉感。但从诗句: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读者眼前的图景是被平视的,其中的山和船是立体的,具体说,是平视的山、水、船的侧面景貌,全无因被压变形的视觉效果。对李白乘坐的向前行驶的船而言,在读者视觉里是它的立体侧身,而不是因上方受压成为了扁形之状。对山也是类似,读者眼中不会出现 “压扁“ 了的山形。这是其一。其二,重要景象: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似乎不是在航拍范畴之内,这样航拍的景象并非是李白绘制的全貌。
故而,以俯视的效果感来描述《渡荆门送别》所描述的立体景观应是远离实际的。
此外,康震的话 “(只有)水流得深厚,才能让他走得更远,而(只有)大山的护佑,才能让他拥有雄厚的底蕴“ 让人有花里胡哨的不实感,因为不管是谁乘船到了那段水域,与李白所处的自然条件并无差别。按此因为-所以,只要有在那段水域乘船经历的人一概就会拥有雄厚的底蕴。可是他说这话的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若把 “才能“ 改成 “可能“,就会合理得多。否则,只要不曾有过在那段水域乘船经历的人一律不会拥有雄厚的底蕴。估计在康震的日常话语中,来自于他的思维模式的,把可能当只能的说话方式,已成其习惯。
三,海市蜃楼是被李白置换而来
谈一下海楼。李白应是听说过或从书本了解到海市蜃楼(海楼)的真实存在,但他从未亲眼目睹。
海市蜃楼多出现在海面上的不连接海面的上空或沙漠上的连接沙漠的空间。湖北是远离沙漠和海洋的地段。湖北的江面可以作为月亮的镜面,海面和江面固然都是水面,但江面不具备折射一个巨型物体的形象到空中由密集水汽构成的镜面的条件。不具备条件之一是,江面相对大海是一个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镜面。一个巨型物体的形象可以是某一古代或现代的建筑群。
因而,李白的海楼在当时他所处的天空一定不曾实际地出现过,只能是出自他无法比肩的想象力。
四,小结
综上所述,《渡荆门送别》首先表述了李白是乘船从蜀国来到了楚国(春秋时期两国的国名)的水域,而后分别以直视的和想象的方式描写出自然之美,最后表达了对乡土和亲友的思念之情。后人对此诗的赞口不绝是异口同声的。虽有理解之别,但都是在呵护着这一完美无瑕的文学瑰宝。
五,跋文
李白年幼来到四川,苏轼长于四川。杜甫1400首诗中约900首作于四川。除了诗词外,李白的短文,苏轼和杜甫的散文也都出类拔萃、不染凡尘。李白爱恋川江,或许隐含这样的诗意:是川江之水滋润和充溢了自己渴望汲取文字素养的心田。这是李白对他所生活和研习的文化环境在表达感激之情。
笔者从没去过四川,但是对拥有山林、盆地及川江的一群人类,发展出了如此一个独特的文化环境格外好奇。似乎是,只要出去或进入这个区域而不虚度年华的人,就会被这个文化染缸自动熏染。公认的中国民运思想家胡平就是出自四川。
现今以单诗和单词描写和抒写风景和情怀的文学形式逐渐式微。虽然近年书写诗词的热度略显增加,可是由于格律约束和文字精炼的要求构成的难以跨越的高门槛,使得有心者知难而退。对今后能够重续往日风光,华人诗词爱好者们可能都会有所期待。
时至现代,一首歌的歌词、歌曲、歌者以及配乐是艺术和文学的一个混合体。歌曲是现代人常见的抒发情绪的一种方式。倘若一首歌的歌词内容蕴含着诗情画意,那么在那里,听者可以感受到歌词作者的思想境界的宽度和文学修养的水平。
据考证,中国的歌早于诗,那时,歌词仅 “啊” 一字;之后,诗就是歌,歌就是诗,诗歌一体;再后,诗和歌单为一体;今日,诗歌再为一体。
《古老的歌》是一首颂美四川的歌曲,王持久是其作词人,他进入四川近四十年。该歌的歌词的开篇之词正是中国最古老的歌词 “啊“。这首歌的歌词并非遵循唐诗,宋词或元曲的规范,虽非文学古体,但诗意浓浓、心绪幽远、意境深邃。如在互联网上键入《古老的歌》,可找到它的视频。这首歌的作词,作曲和演唱者及乐团的组合尽情地喷放出了人性中绵长和深沉的思绪和心境。请恕笔者独断,就以鉴赏川人廖昌永含情脉脉地赞美四川的山水和文化、雄健起伏的歌声作为本文的结束方式吧。
注释:在互联网上摘录到的,此文提到的节目现场主持人的简要:
廖昌永:四川郫县人,中国男中音歌唱家,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康震:陕西省绥德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撒贝宁:籍贯湖北省武汉市,祖籍安徽和县,中国内地获奖无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
2023年7月2日 于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