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作家的心灵生活(46)
陶洛诵
1970年我在北京蹲班房时,比我小两岁、20岁的毕汝谐在北京以天才文学作品“九级浪”开创了文化大革命地下文学的先河。影响之大,一时无两。并因此进入多种类型文学史。
毕汝谐出身非同一般,他的外祖父是中华民国的立法委员。中华民国国歌“梅花”的制定者。
他的母亲黄女士是周恩来总理亲自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法律、学成归国成为中共国第一个研究中美关系的红色研究人员。
这条消息是我从网上看到的,我问汝谐:“你妈妈有这么好的出身,怎么会投身革命?”
汝谐回答:“她们和蒋南翔都是清华大学的同学,蒋南翔一号召,她们就都去了。”
毕汝谐的父母都是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白区地下工作者,没被过捕,文革中安然无恙。
知识分子革干出身的毕汝谐有一篇文章,写66年亲眼目睹红卫兵抄家劫财,思想的经过,
“在强盗和作家之间我选择当作家!”那年他十六岁,从此他一生手不释卷,即使在他青春拍过300余名婆子最荒唐的岁月里。
和汝谐密切接触的两年里,(没见过面,几乎天天通email,平均每星期一次电话)他是个孓世独立、难得的纯洁透明之人。
我对他从未产生过爱情,因为在认识他以前,我已有了一个我用全部生命在爱的人。即便我没有爱人,我也不会爱汝谐。他的情史太丰富了!
在与汝谐交往过程中,我们互通有无,他先介绍两个网站,一是“温相说党史”(我意外发现有一期和我有关,讲我受遇罗克之托,去找陈毅副总理的儿子陈小鲁一事),还有一个是“大康有话说”。
我告诉他,这两个网站每次谈话都特别长,他就给我介绍书看,看我也不爱看书,就每天寄他的文章给我,并叹道:“你故步自封,不接受新鲜事物,不爱学习……”我有时请教一些在网上查不到的东西,他也都耐心回答。
一年多前,他对我有一事相求,让我介绍他认识我的师大女附中学妹王友琴。
友琴虽比我小五岁,但她对文化大革命的研究成绩斐然,享誉全球,我对她一贯仰视。
电话里我向她开口,她劝我好孩子别跟坏孩子玩。
最近一次通话,友琴改口说:“毕汝谐没找过我。”汝谐正好又给我email重提此事,我顺理成章帮这二位天才建立了联系,希望他们二位携手前进,共酿盛举!
下面录一段汝谐的毛遂自荐信:
王教授好,久仰大名,如雷贯耳。
兹有恂恂建言者:红二代于当今中国政坛之重要性,自不待言,惜乎广众对红二代定义尚存误解;网上屡屡称鄙人为红二代作家,我不厌其烦地自辩:红二代系指文革前八级以上的高干子弟,是一个极其封闭的小圈子;而鄙人是文革前司局级、文革后副部级干部子弟,断然不敢滥竽充数。
足下于文革学异军突起,影响力宏大,鄙人钦羡不已。如蒙垂顾,共同探讨诸如文革前红二代之好蛋与坏蛋、红二代疯狂揽财之心理探因、红二代历史定位等等有价值的课题,幸甚。
毕汝谐 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