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号-争鸣 王书瑶简介 王书瑶文章检索

 

 

世界的大趋势是大一统 联邦制不适合中国



王书瑶

 


  近年非常重要的政治文献“零八宪章”在没有论证的情况下,提出中国要成为“中华联邦共和国”,据说有一万三千人连署,其中不乏知名的“民主人士”,后来,中共党魁吴邦国又宣布中共绝不搞联邦制,联邦制似乎成了未来中国行政体制的不二选择,不过,小老儿——黄瓜白酒王书瑶对此深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一种不知其然的倒退,理由如何,就请您放下成见,看看他有什么理由,敢逆潮流而动。
 

一、高度集权和中央集权不是一个概念


  有的人可能认为,高度集权同中央集权是一个概念,实则不然,高度集权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的涵义是不受约束的权力,不论权力的大小,只要这个权力是不受约束的,它就是高度集权;中央集权则是一个行政概念,它是指,对于一个对象,它的行政权力是归于中央还是归于地方,两者不能混淆。

  目前的中国,既是中央集权,又是高度集权,这就使人误认为,两者是一个意思,实则差别很大。高度集权的弊端,也被认为是中央集权的弊端。政治上要求民主,公决,行政则不然,公民授权给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管理国家,在行政层面上,也就是授予了这个人或这个组织行政的权力,这个权力如果集中在中央政府,就叫中央集权,如果它的权力分散给地方,就叫分权或者叫“地方自治”。

  中国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由此形成行政权力的高度的集中垄断,根本是政治权力问题,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行政权力是集中还是分散,不是大问题,可以改成充分的自治。中共行政的集中是为权力的垄断服务的,北京大学的校长也要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去任命,就是为了中共对整个国家的控制,要解决类似的问题,首先还是要解决一党专政的问题。各省党委书记和省长,都要由中央“空降”,还有“全党服从中央”,都是政治权力集中的表现。

  行政问题,主要是便捷和效率,对一些行政问题的解决,是集中好,还是分散好,要依照具体情况决定。但是,对中国目前的问题不管是集中还是分散,都不能用联邦制的方式解决,这是下面要讨论的重点。

  我以为,用中央集权这个词,不如用集中行政或统一行政为好。
 

二、世界的发展方向是大一统,——集中统一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的便捷、商业的频繁、各国人员交往规模的扩大等等原因,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在行政管理上,就自然产生越来越大的统一的要求,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具体的例子有两个,一个是二次战后联合国的诞生,国际事务要有一个统一的组织“管起来”,第二个例子就是欧洲共同市场诞生之后,进入欧盟时代。

  一战之后有了一个“国联”,不起什么作用,二战之后出了一个联合国,对整个世界的事务有了较大的管辖的权力,国际事务越来越多地依靠联合国来解决,这是世界走向统一行政的鲜明例子。

  更显著的是欧洲走向统一的步伐。1952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65年扩大为欧洲共同体,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生效,1995年拥有25个成员,现在拥有27个,有些国家争相加入,土耳其因为申请加入的审批迟缓而啧有怨声。2002年欧元正式成为欧元区的唯一流通货币(纸币),欧元区有17个国家为正式成员,英国人难以割舍可爱的英镑,不肯加入欧元区,但是,法国法郎、德国马克,却无可奈何花落去,只有在翻旧帐的时候,才会用到它们,怀念也没用。

  不要说其他许多方面,一个国家,连货币的主权也没了,要伤心落泪吗?

  与此同时,世界的其他地方,也同样经历着从分散走向统一的过程,1961年马来亚(马来西亚的前身)、泰国和菲律宾在曼谷成立“东南亚联盟”,简称东盟,1967年,改称“东南亚国家联盟”,目前有成员10国;1994年7月24日,加勒比地区25个国家和12个未独立地区的总统、政府首脑或外长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签署了加勒比国家联盟成立纪要,建立加勒比国家联盟,宗旨是加强各成员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磋商、合作和协调行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本地区在国际经济贸易组织中的利益,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最终建立一个广大的自由贸易区;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除此之外,还有不太紧密的非洲统一组织等等。

  这些明白地显示世界走向联合的趋势,最重要的是行政管理的方便:一个是人员流动的方便,一个是货物流通的快捷,这都极大的有利于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却在互联网上建立了防火墙。

  从1952年的法国等六国钢煤共同体,到2002年的欧元区的建立,用了半个世纪,我预测,再用50年,欧洲就会成为一个“邦联”的国家,再用50年,欧洲就会成为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整个世界也会发生一个同步的变化,届时,整个世界将会变成一个地球村,将会成立一个“村委会”,取代或者加强联合国,把世界的事情管起来,人员和货物可以自由流动,国界还有什么意义吗?国界之内怕是只管四件事:收税、防止犯罪、社会保障和救灾,人员和货物完全自由流动。

  也可以再积极一点的说,再用30年和60年,欧洲就会成为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我们拭目以待。

  在这个可能的地球村上,并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不是按需分配,经济仍然按着价值规律、市场方式运行,劳动、资本和科学技术按着各自的贡献分得各自的份额,人们可以在各个地方享受医疗服务,但是,每个人的养老金,将按着个人一生中缴纳的社会保障金的多少来领取。

  非常可怜的是,有少数国家被遗弃在这个过程之外,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根本就是他们都很“个”,不受人待见。没人愿意同专制的国家联合,大陆中国的护照,到处都不受欢迎,虽然他总是撒钱买好。再加上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排队加塞、窝里斗,还有“到此一游”,受到的白眼多,黑眼少,难以取得地球村公民的资格。
 

三、联邦制只是从分散到集中的过渡阶段


  联邦制国家多数都是原本独立或半独立政治实体的联合体,不论是德国还是美国,都是这样。其他国家大部也都是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

  德国在统一之前,是个极为分散的联合体,谚语说:“一年有多少天,德国就有多少诸侯”。这些自成一体的诸侯国,各行其是,没有统一的行政和管理,效率低下,经济落后,观念陈旧,有公国,侯国,还有所谓的骑士领地,还有什么“选帝侯”,几乎是一片混乱,对于工业革命先行的英法两国,相形见绌,幸好,后来出了一个铁血宰相俾斯麦,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了德国,从那之后才走上了富强大道,迅速超过了英法两国,由于是专制的政体,他的强大,足以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

  统一给德国人带来极大的好处,但是,专制却使德国几乎毁灭。

  美国的历史世人熟知,他是在争得独立的各州之间的联合体,为了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来的,各个州部分放弃了自己的主权,形成联邦,这些州同德国的诸侯国一样,不肯完全放弃自己的主权,所以,在一些方面就还不能实现统一管理,比如,大部分州都对货物的流通不收流转税,而有的州就征收流转税,这对商品流通有什么不便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设想,如果在欧洲形成欧洲联邦之后,德国各个州的主权,还会有多大的意义?整个德国都已经成了欧洲联邦的一个“州“,那些公侯们当初所保留的那些”独立主权“还有什么意义吗?德国内部的这个“州”,只当是一个欧洲联邦的“县级市”。

  联邦制总会发展为集中统一的国体,即使名义不改,实际恐怕也会为自治所代替,我们已经是大一统了,为什么要倒退?

  时至今日,德国的州和美国的州,他们的主权要求还是很重要的吗?

  必须明确,在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并不必然导致否定地方自治,相反,有效率的集中行政,必须以地方自治为必要的保证条件,两者并行不悖或互为补充,只有在专制的政体下面,统一的行政管理才拒绝地方自治。

  有的人并不明瞭这个历史过程,只远远地望去,觉得美国和德国科技先进,世界领先,便望文生义,以为联邦的国家必定好,而落后是因为没有实行联邦的原因,他们不知道,这个联邦只是从分散走向统一过程的中间阶段,是世界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中国已经统一了,为什么还要倒退回去?我不知道,那些主张联邦制的人,对联邦制的好处有多少了解?

  孙中山一定懂得联邦制吗?

  港澳台之不能同大陆“一个制度”,是因为大陆是专制政体,如果大陆成为民主政体,就完全用不着“一国两制”,用不着“联邦”。反之,如果大陆一直是专制的,台湾与大陆就一定不会统一,也不会“联邦”。
 

四、中国一封建,就打仗


  人类社会从原始到文明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一个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谁的社会文明发展得快,谁也就统一得早;或者反过来说,谁统一得早,谁的发展就快。在人类历史上,中国是文明发展最早和最快的主要大国,其表现,就是最早得到统一,统一给人类发展的好处是无限的。

  中国社会同其他人类社会发展一样,首先是分散的部落,然后逐渐形成大的“诸侯”国(《史记》这么说),基本上不相互隶属,这些事件,发生在传说的尧舜禹和以前的时代,夏启开始集中,开创一个朝代,自立为君主,其他为诸侯,经过战争才稳定下来,一直到西周,都是封建社会,(夏是有奴隶的封建社会),特征是有一个共同名义上的君主,实际上却是诸侯各行其是,他们都拥有相当主权,一直到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人员的往来,还要有“通关文谍”,否则不予通行,至于货物的往来,则更要征税,书不同文,车不同轨,技术交流自然受到极大的限制,这对整个中国的发展极为不利。

  秦始皇横扫天下,统一六合,废除了各自为政的诸侯分封制,建立郡县以行政,打破封建壁垒,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开发岭南,又在历史上首次实施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之后就不能封建、只能封侯了。)这些措施,极具历史眼光,真正是雄才大略,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怎么歌颂都不过分。中国在2000余年的时间里,社会、经济发展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创造了极为灿烂的文化,都拜中国早日实现大一统所赐。

  为什么秦始皇的功绩后来没有人大力歌颂,而专注于他的暴政呢?其原因他得罪了儒家,儒家主张继续封建下去,赢政为了贯彻大一统思想,就“焚书坑儒”,你敢不听?当然很专制,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独尊儒术”,儒家得势,于是视秦始皇为仇寇,只讲他的暴政,却不愿说,反封建、大一统是对的。儒家复古,主张封建,所以不能说大一统的好处,你今天为什么还是儒家?我们今天不能人云亦云,大一统是中国发展的前提,否则,就会是不断的“七国之反”,“八王之乱”,乃至“五胡乱华”。

  秦始皇的功绩,绝不是后来自称是“秦始皇加马克思”那个人所能比拟的,他除了破坏还有什么?他不配!

  到了项羽这个莽夫,逆历史潮流而动,自称西楚霸王,大封诸侯,第二天就打起来了,一直到他乌江自刎;刘邦也不比项羽好多少,以为只要封的都是同姓王,就天下太平了,结果很快导致七国之反;到了西晋,又封同姓王,结果就是“八王之乱”,导致中原更严重的灾难,五胡乱华,南北朝,战乱不止。其实,同姓王更容易作乱:“都姓刘,凭什么你当皇上,我作臣子?“这同现在也一样,都是‘红二代’凭什么你当总书记,我只当个委员?只是到了隋唐之后,中国才少受封建战乱之苦,但是,唐的衰败,也与节度史割据有关。明代燕王朱隸赶走建文帝,是最后余波。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只要一封建,马上就打仗,就战乱。

  最近看到一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集体编写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2012年出版,那里一方面说秦始皇立郡县、废封建,一方面又说,秦是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中国历史在这些人的笔下,一团混乱,一塌糊涂,如果废了封建还是封建国家,那什么时候才不是封建国家?

  战乱的根源在哪里?根源在于中国人的另一劣根性: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人人都想当老板,都想“出人头地”,立于众人之上。只要有条件,他就想骑在别人的头上去,于是就有无限的“窝里斗”。

  今日的联邦制,自然与当日的封建制不同,德国的侯国、公国主权意识,在联邦制的体制下,到今日已经转变成民主意识,怕是变成了自治,这是一个过程。今日中国如果实施联邦制,是不是就没有割据的可能?

  封建制和联邦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有一定的主权,都可以明里暗里发展实力。

  最新的例子是薄熙来,他以“红二代”、政治局委员、重庆总督、可能的两个军的兵力,就想造反,如果他还是商业部长,他可能搞宫廷政变,却没有可能发动兵变,因为没有了割据的依据。

  在统一行政的前提下,依具体情况的地方自治可以克服集中统一弊端。

  我想,还是统一行政吧。



  2013-6-23改写

 

 

相关文章
作 者 :王书瑶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3年6月29日20:13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