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的小桩脚——当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几点思考
田戈
南周、占中和709几波大扫荡之后众多朋友的生活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入狱受酷刑的不说,在行动尚有自由的同仁之中,工作和家庭生活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波折。这种改变外人不易察觉,但是逼迫造成的工作环境逼仄、家人情感间的裂痕却是每天都能真切感受到的。外部的环境还会继续恶化,目标实现的距离依然遥远,失败的气氛难免笼罩心头。如何从挫折之中走出来,以下几点分析和同仁们探讨:
一、关于目标
自由、民主、宪政,参与大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朋友们目标是一致的,美好的愿景正是我们坚持下来的理由。但是我们必须冷竣地意识到,以我们目前小众并且面临边缘化群体的能力并不足以在短期之内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的挫败感,恰恰是源自于能力和目标间的巨大落差。
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可以分阶段实现的小目标,这样在操作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通过自己努力所能取得的进展。过去几年间在残酷的打压之下,除了广州、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中心城市的运动在残酷打压下出现局部滑坡,全国多数的地市运动还是持续发展之中。下一阶段如何整合和运用这些资源,并且制订三两年内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是摆在我们眼前的课题。自己己的能力范围内,在一个小区域内做好自己的桩脚角色,为所在区域内做好联络、动员,从送饭、围观、行为艺术这些小事做起,逐步加强区域小团体的能力。
二、关于运动的主体
从历史经验上看,一个偶发事件带来运动高潮往往掩盖过运动过程中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深远影响。多数人们只关心事件本身而勿略了事件发生之前各种社会结构力量消涨带来的影响。贸易、地缘政治冲突会对社会结构带来深刻的变化,各结构体利用时机进行主动构建才能够掌握先机。社会大众对强而有力的社会主体天然具备依附热忱。对比消极适应,自我构建的主体更可能避免边缘化而成为社会运动主流。当前,公益、维权、宗教活动是催生运动个体身份认同的最有效途径。
三、关于启蒙
这里所说的启蒙,是指认知改造而达至行动自觉的过程。
如果承认我们是小众而且面临边缘化风险的群体,那么启蒙与动员仍然是运动的关键要务。拒绝和排斥启蒙,只能让运动主体永远处于小众状态,运动就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
极权统治下的多数公共知识份子和游离于运动之外的独立人士出于个体自身生存利益的考虑,在启蒙大众过程中刻意弱化自身的政治反对色彩。这种身份模糊的自我保护策略应该得到适当的尊重,不应因怀疑动机而贬损其启蒙价值。所有有利于催生行动的启蒙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四、桩脚角色的定义及其任务
这里所说的桩脚是在某个县、市一级区域内具备一定公信力,并且具备一定行动组织能力的运动个体。
桩脚的任务:
1、人力资源培养。从低风险行动开始着手,如聚餐、送饭活动等。在一些初被启蒙者中起到由认知达至行动的桥梁的作用。
2、运动个体运动能力的培养。通讯、文字表达、体制内抗争策略的选择与应用等培训。
3、运动个体的心理辅导。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与运动参与者的家属取得互信,避免运动被污名化。同时,尽量劝诫运动参与者不要轻易采取自身能力之外的抗争行动,避免低性价比的损失。
4、区域内外的沟通协调。通过区域间的沟通协调积累互信,行动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尽量使有限的资源效能最大化。
结语:89之后中国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始终处于残酷镇压之中。诸多同仁义无反顾,以蹈锋饮血之勇参与并引领非暴力运动,为此入狱的人数达到数千人之多。他们非凡的勇气鼓舞着更多的人们参与到运动中来。笔者受生活环境和能力制约,只能为推动运动发展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谨以此文作为个人未来在运动中角色定位的期许,与诸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