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情報官員披露:一德國高級官員壓下情報部門關於中共滲透的報告 2020-10-09 
2018年7月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右三)、聯邦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右二)和中國總理李克強出席第九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兩人被指「貿易至上」不敢公開批評中國。(德國聯邦投資與貿易署官方推特圖片) 
00:00/05:55  

今年9月舉行的中歐峰會對話上,德國總理默克爾提及香港《國安法》及中國人權問題,試圖改變「貿易至上」做法,希望帶動歐盟轉向。(德國政府官方網站圖片)  美國媒體引述美國兩名情報官員披露,兩年前一名德國高官壓下情報部門關於中共日益加強滲透的報告,以免破壞與中國商業關係。歐盟政治家形容是德國政壇大醜聞,傷害了德國國家安全及西方民主、人權價值。評論認為,德國一直以「貿易至上」削弱對中國人權問題的關注,而中國也以商業利益相脅對西方國家劃定紅線,呼籲德國為首的歐盟與美國共同反制中共滲透。(吳亦桐/程文 報道)
據美國新聞網站Axios獨家報道,一名德國高級官員以可能會破壞與中國的商業關係為由,在2018年壓制了一份中國在德國日益增強影響力相的情報報告。
一直批評中共在全球進行滲透的旅英作家馬建在接受本台採訪時批評,商業利益使得一些國家的政府,不願意實施影響與中國經濟聯繫的政策,使得華為、一帶一路等在海外長驅直入。馬建希望以德國為首的歐盟,拋棄綏靖政策並與美國共同阻擊中共擴張。
馬建說:這個世界進入了一個極大的謊言時代,這些政客或者政府沒有任何措施、甚至沒有任何聲音去對共產黨能夠公開說出「不」,美國把這件事情揭露後,德國如果不跟進的話,這種掩蓋會讓中共再次崛起,只會對德國帶來更大的傷害,這個世界只有美國在做的話是沒有用的,別的國家不跟上來反對共產黨的話,共產黨又會利用金錢買通的反撲,不知道歐盟是否能夠真的站到美國這一邊。
瑞典政治家、瑞典駐歐洲委員會前副主席林德布勞德(Göran Lindblad)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對他本人而言,中共滲透和間諜活動不足為奇,但是德國作為民主政府的官員,掩蓋報告和這些事實卻是很大的醜聞,背叛了自己國家的民主價值。
林德布勞德也表示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曾遇到一位逃離蘇聯的克格勃少校,這位少校曾著有《今日克格勃》一書,裡面披露了共產主義政權的間諜和滲透手法,而中共正在全球進行這樣的活動,包括收買企業、滲透一些組織和精英機構、包括一些反共團體、西方的腐敗公務員和政客等。
林德布勞德說:現在是所有民主國家警醒並提防、甚至反制的時候了。
旅居德國的中國作家周勍向本台指出,當我們批評中共大外宣和一些滲透行為時,應該注意到對高度依賴出口的德國來說,企業會與政府對話並施加影響,而中共正是以商業利益攻破政界。
周勍說:中國通過利益收買權力,把這個方式運回西方社會,真正影響的是在中國收獲商業利益的這些人,再回來影響一些官員、主流社會,這才是最可怕的。不但敗壞了西方的價值觀,也破壞了它權力隔離的模式。
美國榮鼎咨詢(Rhodium Group)的中歐關系專家巴金(Noah Barkin)表示,德國在關於中國的問題上進行了許多自我審查,默克爾一直是閉門批評,而不是公開批評中國。但目前默克爾對中國「貿易至上」的方式正遭遇阻力。
巴金表示:傳統上,德國從經濟角度而不是安全角度看待中國。今年,這種情況確實開始改變,德國人意識到他們需要建立紅線,他們需要更加有力地推動中國,並且他們需要強調人權。
外界一直有聲音批評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BMWi)部長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傾向於淡化中國日益增長的侵犯人權行為、以及華為等對德國國家安全的挑戰。
早前德國汽車巨頭大眾公司早年在烏魯木齊市開設工廠,而中共當局在在新疆大建集中營,已拘留了逾百萬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穆斯林。 2019年4月,大眾公司首席執行官迪斯(Herbert Diess)聲稱自己不知道新疆建有集中營,迪斯受到輿論猛烈的批評。
德國作為歐盟領頭羊,也經常為歐盟定下基調。隨著柏林開始對中國變得更加強硬,歐盟相信會調整對華政策。早前中國外長王毅展開疫情爆發後首次歐洲五國公關之旅,多國直接就新疆集中營、香港《國安法》和華為間諜行為提出尖銳的批評和質疑。
據兩名美國情報官員向Axios披露,德國的這份高度敏感的報告於2018年完成,內容涉及中國政府試圖影響德國政府、社會和企業各個層面的企圖。按照計劃,這份報告將在德國政府內部傳閱,但在此之前,一位高層級官員對此進行了干預。
這份報告完成的2018年正值中德關係的關鍵時刻,報道未直接曝光壓制報告的官員身份。一位情報官員稱,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看到了這份報告,但鮮少其他人看到。
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向Axios表示:原則上,德國政府不會就有關情報調查結果或情報部門活動發表評論。德國聯邦情報局(BND)亦沒有回應置評請求。本台聯繫德國憲法保衛局(BfV),至發稿時止未收到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