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确认欧盟领导人24日赴京出席中欧建交50周年峰会
中国外交部21日确认,欧盟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4日将前往北京,出席标志中欧建交50周年的中欧峰会。在此之前两天,欧洲联盟已经于18日发表公报,宣布两名欧盟领导人访华的消息以及行程安排。从双方目前透露的消息来看,原本为期两天的峰会确实已经缩减为一天。
发表时间: 21/07/2025 - 14:01
5 分钟 浏览时间
中国外交部7月21日确认,欧盟领导人将于24日赴京,出席中欧建交50周年峰会。 REUTERS - Dado Ruvic
作者: 瑞迪
中国外交部为何晚于欧盟两天确认这次中欧峰会安排也许难以揣测,但是此次纪念双方建交50周年的高峰会晤的组织与安排的确是一波三折。这届峰会原本应当在欧洲举行,但中方以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时无法安排出国访问为由,要求将峰会地点安排在中国。欧盟接受了这项改动。峰会原本计划首日在北京会谈后,转场安徽合肥,出席商界峰会,但这项安排近期又出现调整,缩短为一天在北京峰会。
这些安排变化从侧面反映出中欧关系中种种难解的分歧。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战压力的欧盟,此时也面对来自中国的贸易战压力。近期,欧洲为应对中国产能过剩对本土产业的冲击,相继对中国电动汽车、光伏产品等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中国也做出报复性回复,尤其对法国产干邑展开反倾销调查。中欧双方近期相继推出限制对方医疗器械进口的措施。更不用说中国政府对稀土矿产出口的限制也直接影响到欧洲电动车、手机等科技产品供应链的连续性。
让中欧关系难以改善的另一大议题是乌克兰战争。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让欧洲感到了对自身安全的威胁,而中国三年多来从未公开指责俄罗斯的入侵行为,反而不断深化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在很大程度上缓冲了欧盟一而再再而三祭出的制裁措施对俄罗斯经济,也就是战争机器的冲击。欧盟几天前刚刚推出第18波对俄制裁措施,一些中国企业也被列入制裁名单。中国商务部21日就此警告:这些措施会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根据欧盟18日的公报,欧盟领导人在北京期间,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国务院总理李强会晤。
欧盟理事会主席办公室18日发表的公报指出,这次峰会将是与中国最高领导人对话,就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讨论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