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 中共以“莫谈国事”来严控网络 2021年3月2日 19:03

资料照: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监控摄像头和中国国旗(2019年3月15日) 华盛顿 — 中国正在开展网络环境治理专项行动,要求博主讨论时政等被当局认为的敏感话题前获得专门许可证。分析认为,此举可能是为“两会”和中共建党百年积蓄正能量,实则进一步限制言论自由,禁止网民评论国事。不过,当局整顿中国网络乱象似乎得到舆论的某种认可。 
网上强化“莫谈国事” 中国国家网信办公室等七部门最近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将严格规范直播、短视频类网站平台网红主播行为”,强调其言行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并对主播账号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中国网络活跃人士陈先生对美国之音表示,分类分级管理”明显剑指各类网络大V,最近各个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以及博客平台都发出通知,要求涉及时政、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热点、以及当局认为的其他敏感话题,都要申请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 陈先生说,当局这种做法非同小可,对博主和网友影响很大:“像我们这些人,也不会去丢人,申请这个(许可证),被当局训斥一通。” 他还表示,中国目前对网络的强化整顿,还只是说说,没有确实这么做,没有“严格执行”,“相对温和一点,理性一点”,而一旦当局动手,就是把你的帐号封掉,这是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因为中国就是一个强权政府。 搜狐网和百度最近也发出通知说,任何没有专门许可证的公共账号,不得发表或者转发时事新闻,禁止的题目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公众事务;不得对党史和国家的历史“断章取义”;不得发布突发新闻和评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说,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达9.89亿,手机网民9.86亿,已经构成全球最大“数字社会”。 为“两会”和建党百年营造气氛? 中国为什么此时强化网控,尤其针对引导舆论的网络大V和他们的舆论平台? 自称网上几乎每天发帖的孙先生对美国之音说:“当局的这种压力对我时时刻刻都有,我因为写东西被关过三回。现在我一直还是每天写不少评论,但是很多时候,我的评论上不了平台。这对社会进步肯定是一大伤害,也就是说,政府做的事情,不允许别人说三道四,提出建议或者意见。” 孙先生说,这么多年来中国网控一直就没有放松,这是多少人通过现实所了解的国家言论自由状况,尤其是在重大时间节点,例如,人大政协的“两会”期间。 人权活动人士胡佳对美国之音说:“现在来讲,毕竟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所以在言论方面,一定保证和谐与稳定的状态。” 胡佳说:“网络直播是实时的,当局采取掐断中国公民的直播权进行管控,这种情况早在前年就已开始,而且采用人脸识别方式,只要你的影像一出现,直播就会断掉。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注册,都躲不过当局监控和封锁”。 胡佳说,在中国党管网络天经地义:“每个新的互联网技术的产生,普通人有了新的发声渠道,从文字的到图片的,图片加文字的,到如今视频为主流的。政府部门,尤其是网信办等这些机构。网络平台其实都是和网警相通,都是铜墙铁壁,如今天下,莫非党土,网络空间也是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