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台港新闻

 

民研:《立場》《眾》停運後
日期:1/8/2022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民研:《立場》《眾》停運後 逾6成受訪者指新聞及資訊並不自由

2022-01-07

【新聞自由】民研:《立場》《眾》停運後 逾6成受訪者指新聞及資訊並不自由因應香港傳媒行業近日「大地震」,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首份有關「新聞資訊接收」調查。 

香港民研直播截圖 


香港民意研究所周五(7日)發布首份有關「新聞資訊接收」調查。調查於《立場新聞》及《眾新聞》宣布停運後進行,結果顯示,超過6成受訪者認為,香港新聞及資訊並不自由;亦有逾一半人估計,2022年接收新聞資訊的時間將會減少。有學者分析,不論是民主派支持者或非民主派支持者,都有感香港言論及傳媒空間收窄。

超過6成受訪者認為,香港新聞及資訊並不自由,其中有近4成非民主派支持者抱有同一看法。(香港民研直播截圖)超過6成受訪者認為,香港新聞及資訊並不自由,其中有近4成非民主派支持者抱有同一看法。(香港民研直播截圖) 

香港民意研究所(香港民研)在1月3日至6日期間,首次進行有關「新聞資訊接收」調查。調查以網上形式進行,成功訪問7,745人。被問到《立場新聞》及《眾新聞》宣布停運後,對香港新聞及資訊自由的看法,共有62%受訪者表示「幾不自由」或「好不自由」;認為香港新聞及資訊「幾自由」或「好自由」的人僅有31%。其中有98%民主派支持者均表示,香港新聞及資訊不自由;非民主派支持者中,則有37%。

分析:就連非民主派支持者 也有感香港言論空間有變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兼任講師葉國豪觀察到,有近4成非民主派支持者認為,香港新聞及資訊並不自由。他指,非民主派支持者雖然未必贊同《立場新聞》等獨立媒體的報道作風,但因應社會環境的改變,就連他們亦感到,香港言論空間已經改變。

葉國豪說:但他們都覺得香港應該是一個多元社會,好過完全只剩一把聲音。就算是非民主派支持者也開始擔憂,就算像是《眾新聞》比較溫和的平台都沒有了,或者你看《香港電台》,主持人走了,可能非民主派支持者也會覺得,整體香港言論空間或傳媒空間已經改變了。

《立場新聞》及《眾新聞》過去刊登過不少極具影響力的獨家報道,包括《立場新聞》去年12月,刊出入境處高官收受恒大高層果籃,7月時又揭發三位紀律部隊高官出席恒大晚宴等;《眾新聞》2017年曾深入分析,香港民政事務局前局長何志平涉貪案的案情,獲得業界高度讚賞。

對於《立場新聞》及《眾新聞》宣布停運,有超過一半人認為,會減低香港政府日後問責及廉潔程度,其中3成非民主派支持者抱有同一看法。

逾一半人稱 未來將減少接收新聞資訊時間 

另外,被問到去年與前年比較,用於接收本地新聞資訊的時間,有4成人表示整體減少了,29%人說增加。至於踏入新一年,有超過一半人估計,自己用於接收本地新聞資訊的時間整體會減少,而有31%人表示不變。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分析指,兩間受港人歡迎的網媒停運,許多港人即時認為「已經沒甚麽新聞好看」,而這點亦從調查反映出來。他指出,港人對新聞普遍冷漠的情緒,某程度當中亦夾雜著他們「悲觀」、「無助」的感受。

鍾劍華說:最近大家看社交媒體,都會說好像沒甚麽看了。很清楚看到那種冷漠的情緒,去年比前年看少了(新聞),還可以看奧運、立法會選舉、關心疫情。今天已經沒甚麽看頭了。隨著形勢改變,那種普遍冷漠的情緒,不只是民主派(是這樣),非民主派支持者也是一樣,反映一種悲觀、甚至是無助。

不過他勸諭港人「無須過分擔心」,相信仍然會有人為新聞自由作出努力,加上大傳媒時代的趨勢漸漸過去,自媒體、公民記者亦日漸普及,相信「新聞」在香港仍有空間。

記者:劉傲然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 



相关新闻
甘浩望神父連續兩天靜坐聲援
鐵腕清零 人大代表壽宴「播毒」
港議員甫上任即赴深圳會京官夏寶龍
香港新任立法会议员宣誓就职
邹幸彤呼吁悼念六四裁定煽惑罪成
港媒接连遭整肃 特首回应
鄒幸彤被重判早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