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台港新闻

 

疫情引爆中港矛盾 两地在吵什麽?
日期:3/19/2022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最新一波Omicron疫情引发中港骂战。为什麽内地医护援港触动港人神经?林郑为何成为两地人民的众矢之的?清零和共存如何变成意识形态之争?德国之声整理五大争议点。

Hongkong | Überfüllte Krankenhäuser aufgrund von Corona

第5波疫情把香港医院变成这个样子

DW.COM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第五波疫情在2月大爆发,至今未能平息,累计98万人确诊,近5000人病亡。特区政府向中央政府请求支援,破天荒引入内地货车司机丶屠夫及医护人员等,但由于中港两地法制丶医疗体系和文化不同,引伸出一系列法律权责争议。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动用《紧急法》解决阻碍抗疫的法律问题,并多次表示抗疫如“打仗”,不可以完全按正常规矩办事。港人质疑有利益输送丶凌驾法律之嫌,内地人则批评香港人不知感恩丶高高在上。

与此同时,中国疫情在3月开始遍地开花,网民把矛头指向香港,指香港把关不力向内地“投毒”,进一步激化两地骂战。

1. 内地医护在港“沦为护工”?

300多名内地援港医疗队成员日前抵港,特首林郑月娥亲自迎接。他们将于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协助医管局为确诊病人提供治疗。

微博日前流传一张“协同模式开展初期护理常规工作及分配表”,当中列明香港医护负责派药丶注射药物等工作,内地医护则负责协助病人更换尿布丶转身丶喂饭丶验血糖等工作。

分工表惹起大量内地网民不满,批评内地医护只能负责护工的工作,得不到尊重,“脏的丶累的全是内地医护干,请问还要香港医管局的医护干嘛,全部裁了算了”,“派的这些护士都是精英,都是广东几大医院选出来学历至少都是本科,现在天天让干护工的活纯粹欺负人”,有网民更说“香港回归了几百万大爷,希望台湾不要这样了,否则我觉得还是让他们独立吧,实在受不了把我们当奴才用”。

香港网民则在连登讨论区指,内地医护受薪来港工作可以住在迪士尼酒店丶包食宿,条件优厚但“第一天就投诉做护工”;“太难又怕出事,太易有嫌下栏(低级),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巨婴”,“这麽委屈就不要来”;也有香港退休护士表示,分工表上所谓低级工作都是护士每天本来就要做的,“是routine job来的”。

有意见认为,内地医护没有在香港注册,属“无牌执业”,本来就不能打针丶开药;加上两地医疗术语不同,香港医护惯用英文,内地医护惯用中文,安排内地医护负责医疗风险较低的工作很合理,因为出了事要追究的话“是香港医管局责任”,“高风险程序全部香港护士背负,有什麽事被病人投诉,港护士一力承担,他们强国VIP还想怎麽样?”。

林郑月娥回应指,目前两地医护“协同”模式工作,非完全交给内地医护,两个团队沟通过并达成共识,外界不应“一张纸评价”,并强调所有医护都是白衣天使,全香港社会对于中央支援都应该致以万分感谢。

China I Coronavirus in Hongkong

有封城传闻时人们赶紧去买吃的

2. 记者问“如何投诉内地医护”惹议?

另一风波涉及内地医护法律责任问题。Now新闻台女记者16日在疫情记者会上问及“若市民治疗时与内地医护有问题,想投诉他们,或者不幸有医疗事故时,可以向哪里投诉,流程是怎样,可否讲清楚?”。当时医管局行政经理回应称“不论投诉丶赞扬,跟医管局现时机制一模一样”。

同一条问题,立法会议员邓飞此前一天也问过。但中联办旗下《大公报》针对Now新闻记者发文批评其提问“涉仇恨内地医护”,亲北京建制派组织“香港政研会”也发起联署严厉谴责,指控该名记者“极有可能触犯《香港国安法》”,要求Now新闻台管理层交代机构立场及马上解雇涉事记者。

内地网民在微博表达不满,指“最好的投诉就是不去医院,然后让自己病死”,“香港政府有没有告诉内地支援医护人员,如遭到恶意挑衅者怎麽办?”,“渔村死了5000人没见要投诉谁,支援的内地医护刚进场这群人开始摆姿势了”,又称该名记者是“黑记”,“为反对而反对”。

在政治压力下,Now新闻台在17日罕有发声明指该记者有关提问引起市民关注及不满,“对此深感抱歉”,强调该台“非常感谢中央和内地的无私支援”。该台内部会议录音当天下午流出,新闻台主管陈铁彪批评一班记者“价值观不对”丶“立场有问题”,强调自己支持内地医护来香港丶“救人如救火”。记者反问,陈的个人立场与记者提问有什麽关系,又指记者是代表市民问问题,陈回应称“No,你先代表Now台。”

事件震惊香港新闻界,不少记者在社交媒体贴文声援该名同业,指该提问合情合理,“提问无罪”丶“这样也要道歉,之后还有什麽新闻可以做?”,也有人批评陈铁彪干预编采自主,粗暴破坏新闻自由。

香港记者协会发声明指对事件深表遗憾,强调记者提问是基于公众知情权及公众利益,而且官员两度正面回答,是肯定该提问的价值;记协对Now新闻台道歉表示遗憾,忧加剧编采人员的自我审查,并促请该台勿因外界压力而追究并无犯错的员工。

3. 深圳封城丶香港逍遥?

广东疫情持续升温,深圳13日晚间突然宣布封闭式管理,要求民众居家办公丶限制非必要的人流移动,公共交通停运,形同“封城”。

《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即时发文指“香港牵连了深圳”,网民也认为“香港整天在旁边‘投毒”,深圳怎麽能好?”,“国家还派人援助香港,结果现在自己也烧起来了!”。

同一天,香港市民在海滩嬉水的照片在微博广传,内地网民批评“深圳在封城,你们却在逍遥?还能出去玩水”,“香港人早就躺平了,难怪死亡率那麽高”。有人甚至要求撤回内地援港物资及医护,“关闭口岸,让香港自生自灭去吧,真的,别热脸贴冷屁股了”,甚至出现“希望香港700万人得新冠死光”等仇恨言论。

香港网民则说,“Omicron是天然疫苗,如果真的是香港传入,你们多谢都来不及”,又反问新冠病毒“发源地在哪?零号病人在哪?”,指新冠疫情从一开始就是由内地传播,因中国官方隐瞒疫情才导致全球大流行。也有网民翻旧帐表示,2003年SARS同样是因为广州隐瞒疫情,把病毒带到香港而导致数百人死亡。

海滩事件发酵隔天,香港政府随即宣布17日起收紧限聚令,不准市民进入海滩。香港网民指海滩属于空旷郊外,传播风险低,批评围封海滩的决定缺乏科学根据,又认为港府重视内地民意多于香港民意,讽刺指:“小粉红讲一句,胜过二百万人上街。”

4. 林郑什麽时候下台?

对于有内地网民质疑香港疫情“拖国家后腿”,特首林郑月娥17日在记者会上说,社交平台每天有很多评论丶揣测与谣言,“我的最佳回应就是不要看丶不要听丶不要信,所以我不打算评论”。

此番言论引发内地微博网民抨击,反问跨境货车司机受感染丶从香港到上海的确诊个案是否都是假的,又斥“听不进就别求中央,自生自灭好了”,“既然无视人民的声音,那她为谁服务?”,“脸大到这种程度的,只有香港官员了,各省领导怕是要吐血了”,“林郑这个人一直在激化矛盾”。

另有网民质疑,内地市长书记抗疫不力就乌纱不保,为何林郑还可以稳坐特首之位,质问:“林郑什麽时候下台?”对此,有香港网民戏称“一针见血”丶“第一次这麽认同小粉红”,指内地人这次终于见识到港府之无能丶林郑之刚愎自用,也算是“we connect”。

China I Coronavirus in Hongkong

人们问她何时下台?

5. 香港被“清零”国策绑架?

追本溯源,这波中港矛盾的核心源于“清零”与“共存”之争,香港陷入“两边不讨好”的窘境。政治上,香港必须跟随“动态清零”的国策,惟香港没有内地“举国体制”的威权统治工具,执行起来不伦不类。港府高官曾一度放风指3月底不排除实施“禁足”以推行全民强制检测,引起全民恐慌抢购物资,但后来林郑又转口风称“与深圳不能比”丶“一定不会封城”。

内地网民纷纷批评香港是假装挣扎丶实质躺平,“感觉林郑越来越跟不上中央的节奏了,不是不能跟,更像是不想跟”,“资本主义的道路就是自私自利”,“香港这次抗疫失败归根结底还是对大陆不认同!回归这麽多年了,统战做得真的失败!”。

香港人则批评港府摇摆不定,浪费人力物力,“搞一场大龙凤,都是为了交功课做给北京看”,“有没有想过检出阳性怎麽处理?分分钟验到十万八万人阳性,阿爷(中央)是不是让你送去大湾区?”

事实上,清零不获香港社会广泛认同。香港民意研究所2月11日公布的民调显示,57%受访者认为“与病毒共存”更适合香港,赞成“动态清零”的仅32%。

清零政策下,港府一直要求所有确诊者进医院或入住隔离设施,后来才放宽居家隔离。不少香港网民怨称,若一早走共存之路,集中医疗资源留给重症患者,就不会导致今天医疗系统崩溃,也根本不需要“矮化香港”去请求内地医护援助。

病毒至今没有清零,香港经济就首先清零,饮食业丶零售业丶航空业等都进入冰河时期,超过2,000家食肆停业并引发失业潮。

有别于中国内地可以闭关锁国“内循环”,香港是外向型经济,铁腕入境管制已动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自1月起禁止包括美国丶英国丶加拿大丶法国等八个国家的航班赴港,造成大量金融人才出走,转到新加坡等奉行宽松政策的国家。香港美侨商会最新调查发现,六成企业认为旅游限制是目前香港经营环境的最大挑战,33%受访企业表示可能因此离开香港。

特首林郑月娥17日表示,感觉到市民对防疫政策的容忍度正在减退,金融机构亦失去耐性,经中期评估后,将会在20日或21日交代防疫政策的调整方向,包括入境管制丶航班禁飞丶全民强制检测丶面授课安排以及社交距离措施。但不少香港网民都认为松绑政策来得太迟,纷纷表示“她刚睡醒吗?我们已经失去耐性了两年”,“我的容忍力已经清零”。



相关新闻
香港民调:46%反对全民强检
累內地爆疫?林鄭指網上謠言多
譚耀宗:內地防疫比港更有預見性
殯儀業界指本港棺木只夠兩三日用
死亡人数超武汉 政策朝令夕改
香港新增3.2万确诊死亡人数超武汉
3小時內3宗墮樓 1男當場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