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延長香港「緊急狀態」 李嘉誠再出招調動資產
2024.07.11
美國白宮宣布延長對香港實施的「國家緊急狀態」令一年。
美聯社圖片
美國白宮周三(10日)宣布,總統拜登決定延長對香港實施的「國家緊急狀態」令一年。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隨即晚上發聲明反駁,指美國「被迫害妄想症愈發嚴重」。有財經評論員分析,美﹑中關係緊張會令到想拓展海外業務﹑又想減少政治風險的香港企業,逐步遷移到海外發展。長江基建就剛宣布,正計劃以英國作為第二上市地區。
拜登在聲明中指,「香港局勢發展,包括中國最近採取的行動都從根本上破壞香港自治,繼續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不尋常和巨大威脅。這威脅在很大程度上源自美國國外、但影響美國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和國內經濟,因此決定繼續維持第13936號行政命令,針對香港局勢所實施的『國家緊急狀態』令」。
因應香港局勢而發出的「國家緊急狀態」令,自2020年7月由時任總統特朗普首次發出,拜登上任後已三度延長,今次為第四年實施。
本台已經與白宮跟進行政命令的詳情,正等待回覆。
中國外交部:被迫害妄想症愈發嚴重
一向批評西方國家「粗暴干預內政」的外交部,轄下的駐港特派員公署同日深夜發聲明反駁拜登發出的行政命令。
外交部的聲明以「被迫害妄想症可以休矣!」為題。(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網頁截圖)
聲明繼續對美國的行動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又指香港自23條立法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入了快車道」,將更好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等地位;批評美國是「被迫害妄想症愈發嚴重」,「以港遏華」險惡圖謀註定徒勞無功。
公署「奉勸」美國停止插手香港事務,最後更「正告美方,被迫害妄想症可以休矣」。
李嘉誠繼續走向國際
另一方面,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香港上市基建公司長江基建(1038)宣布,「在不進行任何集資的情況下,將公司股份在海外證券交易所,例如倫敦證券交易所,進行潛在第二及額外上市。」
長江基建的公告指出,「潛在第二及額外上市可讓公司身處不同地域的股東受惠,同時有助提升公司的形象,並提供更廣闊的市場進行公司的股份交易」。
顏寶剛:長建對新工黨投信心一票
財經評論員顏寶剛分析,長建緊接在英國大選後宣布,將增加當地的投資,貫徹總公司長和系務實的投資策略,並呈現出長建對新上台的工黨政府投信心一票的形象,間接買「政治保險」。
顏寶剛說:「長建很多的公用事業業務盈利來源都是來自英國,幾乎佔了她的一半盈利,這其實是一個相當大的比重。今次其實是一個政治表態,表明對新工黨政府,以至對英國市場有信心會繼續增加投資。」
顏寶剛又解釋,長建如果在英國上市成功會對股價有幫助。
由2013年習近平上台後不久,李嘉誠就開始在中國拋售資產,長江基建周四(11日)更宣布在英國第二上市。(路透社資料圖片)
顏寶剛說:「而且大家留意,英國﹑歐洲股市表現相當好,英國富時指數近期更創新高,長建將上市地位放在倫敦,都是一個合理部署,正如個別分析所言,有機會吸引退休基金和其他英國本地投資者投資長建,這對她其實是百利無一害。」
港企捨美取英為大趨勢
早於2013年,即習近平正式上台後不久,李嘉誠就開始在上海、廣州拋售資產。
近年,當香港和內地地產市道由盛轉衰之前,長和系除了繼續減持大陸物業,亦放慢在香港的投地速度,拓展系內的海外投資,多元化發展公用事業﹑零售﹑電訊﹑港口等業務,以及「李嘉誠基金會」屬下「維港投資」的科技初創企業,令集團負債控制在低水平,與其他地產商現時的境況形成強烈對比;而長和盈利表現最佳的項目都集中在英﹑澳兩地。
顏寶剛表示,美國與中國關係比較緊張。英國和歐洲雖然曾表示會對中國侵犯人權的行為進行譴責,但在商業投資上﹑經濟上仍然希望與中國保持連繫,這情況會吸引想拓展海外業務﹑又想減少政治風險的香港企業「捨美取英」。
記者: 江穎(華盛頓)﹑李榮添(台北) 編輯:溫曉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