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入RCEP遇障碍 特首将访老柬越三国争支持 另表态近一年仍未能访欧
香港行政长官(又称特首)李家超本月下旬会率团出访老挝丶柬埔寨及越南等东盟三个国家,以开拓商机和争取加入「区域全面经济夥伴关系协定」(RCEP),但他早前已表明,香港加入RCEP受政治因素影响,不过,东盟国并非阻力。与此同时,香港却未能拉近与第三大贸易夥伴欧盟的距离,在上任逾两年时,李家超仍未能到访欧盟,尽管他去年10月已表明有计划出访问欧洲国家。
发表时间: 16/07/2024 - 10:36
10 分钟
香港特首李家超宣布下月访问东盟三国,意味他上任超过两年,仍未能冲出东南亚。 © 直播截图(麦燕庭提供)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广告
受中美关系紧张的地缘政治影响,欧美占香港商品外贸的比重近年已告下降,东盟则跃升为香港第二大贸易夥伴,亦成为李家超的外访首选。他今(16日)早在出席例会前见记者时宣布,7月下旬出访东盟三国,是他任内第三次,连同先前两次,合共访问了七个东盟国家,相关国家占东盟总人口约七成半。
他又说,今次出访,会带同来自工商丶金融丶运输丶物流丶法律等界别的高级别商界代表,推销香港和开拓商机以期建立更广泛的联系和网络,开创发展新机遇。同时,香港亦会继续争取加入RCEP,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香港「超级连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协作,相信可提振香港发展。
香港入RCEP阻力来自亲美国家 却到东盟争支持
香港至今仍未能如预期般加入 RCEP,主要阻力并非来自与中国交好的东盟,因为东盟秘书长高金洪上月在香港出席论坛时已表明,期待香港能早日加入RCEP。属建制派的《星岛日报》上月引述消息指,受地缘政治影响,日本是香港加入RCEP的「最大阻力」。事实上,中国总理李强上月中旬访问新西兰和澳洲时亦曾亲自为香港拉票,但报道未提及澳丶新两国有何回应。根据RCEP规定,新成员申请加入时,须获包括东盟十国丶中国丶日本丶南韩丶澳洲及新西兰在内的十五个成员国一致同意。
Publicité
香港在 2022年1月申请加入RCEP,原本预计十八个月内可完成,但至今已过去三十一个月,仍未如愿。李家超上月接受《星岛》访问时承认,香港在争取加入RCEP的过程中,受到「政治因素」影响,港府会继续游说,望诸国多考虑香港作为「中国内地与国际之间的超级联系人」带来的经济贡献。
公开资料显示,RCEP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香港去年与 RCEP个别成员国的双边货物贸易总额接近8000亿美元,占香港货物贸易总额约 70%。至於东盟,香港去年与其双边贸易额达到 1446亿美元,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近13%。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订阅
上任两年 外访仍未冲出东南亚和中东
本月下旬之行,是李家超上任两年多以来丶中国以外的第四次外访,但之前都只是访问东盟和中东国家。至於因实施《港区国安法》而令香港与欧美国家多生龃龉後,相关的贸易额亦有所下降。港府近年似有希望拉近与欧盟的距离,但成效未见,至少在他提出访问欧洲国家近一年後,仍未能成行。
李家超去年8月中在其社交平台发帖,指上星期率领一众政府主管经贸高官与欧盟驻香港及澳门办事处主任高宇驰(Thomas Gnocchi),以及13名欧盟国家的总领事和代表举行午餐会,分享港府在一些主要政经议题上的看法,又强调重视与欧盟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他更指出,欧盟是香港的第三大贸易夥伴,两地在2022年的双边商品贸易额达5240亿港元(折算约欧元),有1600家欧盟公司坐落於香港。
两个月後,他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论坛後透露,会继续外访,东盟国家是首选,亦有计划访问中东或欧洲国家,将适时公布外访细节。他又说,欧洲是重要市场,最近一年曾在不同场合与欧洲驻港总领事和欧盟代表沟通,双方有共同意愿发展经济和开拓贸易。
其间,只有财政司长陈茂波以出席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合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欧洲(法国)经贸合作交流会」而於本年5月到访法国巴黎,但未获安排与法国官员会晤,只与欧盟个别经贸官员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