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要闻评述

 

中国大改新疆村名 人权团体批
日期:6/23/2024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中国大改新疆村名 人权团体批抹杀维吾尔文化

北春编者按:地名是一种历史的记忆,也有它的地方特色。中共喜欢改地名,改得最多的是文革时期,但大多数地名文革结束后都改回来了。现在中共又要为新疆改地名,将维族名汉化。除出意识形态外更多了一层殖民主义的占有。就象中国大片被俄罗斯占领的地方都改为俄罗斯名。如海参威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征服的东方。中共改名新疆地名相信一当中共垮台立刻就会改回去。



国际人权团体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新疆地区涉及维吾尔文化和历史的村庄名称,许多都被改成符合中共意识形态的“团结”、“幸福”等村名。

https://p.dw.com/p/4hE5z


国际人权团体指控中国在新疆设立“再教育营”,但中国否认,主张其设置的是“职业训练所”。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处“职业训练所”外的中国警察。(资料照)图像来源: Thomas Peter/REUTERS

广告

(德国之声中文网)根据“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与位于挪威的“维吾尔援助”(Uyghur Hjelp)週二(6月18日)共同发布的调查报告

,中国政府在新疆“系统性”地把具有文化意义的维吾尔村名,更改为符合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有利于政治宣传的“正面”名称。

报告指出,被改名的村庄大多位于喀什、阿克苏、和田等地;改名的措施一直在持续,但高峰期是2017年至2019年,当时中国政府也在加大力道打击维吾尔人权

在2009年至2023年间,约有3千6百个维吾尔村镇被改名,其中630个更名案例涉及宗教、历史或文化习俗,例如“阿克美其特村”(意指白色清真寺)在2018年变成“团结村”;“都塔尔村”(维吾尔乐器名)于2022年变为“红旗村”。有一些地名则被改成“幸福”、“和谐”等名称。

报告还提及“更容易被改掉”的特定词语,比如“麻扎”(伊斯兰陵墓)、“霍加”(伊斯兰苏非派的教长),还有“哈尼喀”(苏非派修士的活动中心)。此外,如今已经没有村庄名字包含“海利派”(阿拉伯帝国统治者)。

中国在新疆打造另类现实


人权团体批评

调查团队指出,村庄改名对当地维吾尔人带来深刻的冲击。在11名受访的维吾尔人中,其中一人从“再教育营”获释后,订回家的车票时却遇到障碍,因为售票系统显示的村名已经不是她原来熟知的名称;另一个村民说,他写了一首诗并且谱曲,纪念自己曾居住、如今“失落”的村庄。

人权观察中国部代理主任王松莲指出,这样的改名显示了中国政府致力于“抹杀维吾尔文化与宗教表现”。

《卫报》引述该组织的亚洲部主任皮尔森(Elaine Pearson)观点,认为中国政府把伊斯兰和阿拉伯发音的名称视为“具有威胁性”,因此要改成具符合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名字。“从清真寺被拆除、改建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不同案例,显示中国政府藉此侵犯了言论自由、文化认同和宗教自由。”

维吾尔人权律师、大西洋理事会研究员阿萨特(Rayhan Asat)说,村庄改名是为了“根除维吾尔文化和维吾尔人”,并打造一个“种族隔离体系”。

阿萨特说:“村名不只代表了历史纪录,也体现出社群纽带,区别出不同城镇的文化和价值。国家强加这样的抹除和改名政策,目的是把我们维吾尔人跟自身的历史、文化与文明切断。”

“维吾尔援助”创办人(Abduweli Ayub)则在声明中表示:“关心此事的各国和联合国人权办公室应该更积极,促使中国政府对维吾尔地区的侵害负起责任……施压北京释放成千上万在‘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被错误拘押的维吾尔人。”

12 张图

1 | 1212 张图

中国持续“严打”

自2014年以来,中国政府针对维吾尔及其他穆斯林少数群体发起“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国际媒体与人权组织指控,当局以“反恐”为名,实际上却透过再教育营强迫劳动等做法,打压维吾尔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蓄胡、阅读古兰经等看似平常的行为,都是遭到拘禁的理由。

2022年,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办公室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在新疆对维吾尔人等少数群体实施酷刑的指控是“可信的”,且可能构成“反人类罪”。美国政府认定中国在新疆的作为是“种族灭绝”

中国官方一贯否认上述指控,主张没有所谓“再教育营”,而是“职业训练所”,目的是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

(综合报道)


2024年6月19日2024年6月19日

国际人权团体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新疆地区涉及维吾尔文化和历史的村庄名称,许多都被改成符合中共意识形态的“团结”、“幸福”等村名。

https://p.dw.com/p/4hE5z

复制链接

国际人权团体指控中国在新疆设立“再教育营”,但中国否认,主张其设置的是“职业训练所”。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处“职业训练所”外的中国警察。(资料照)图像来源: Thomas Peter/REUTERS

广告

(德国之声中文网)根据“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与位于挪威的“维吾尔援助”(Uyghur Hjelp)週二(6月18日)共同发布的调查报告

,中国政府在新疆“系统性”地把具有文化意义的维吾尔村名,更改为符合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有利于政治宣传的“正面”名称。

报告指出,被改名的村庄大多位于喀什、阿克苏、和田等地;改名的措施一直在持续,但高峰期是2017年至2019年,当时中国政府也在加大力道打击维吾尔人权

在2009年至2023年间,约有3千6百个维吾尔村镇被改名,其中630个更名案例涉及宗教、历史或文化习俗,例如“阿克美其特村”(意指白色清真寺)在2018年变成“团结村”;“都塔尔村”(维吾尔乐器名)于2022年变为“红旗村”。有一些地名则被改成“幸福”、“和谐”等名称。

报告还提及“更容易被改掉”的特定词语,比如“麻扎”(伊斯兰陵墓)、“霍加”(伊斯兰苏非派的教长),还有“哈尼喀”(苏非派修士的活动中心)。此外,如今已经没有村庄名字包含“海利派”(阿拉伯帝国统治者)。

中国在新疆打造另类现实



03:36

人权团体批评

调查团队指出,村庄改名对当地维吾尔人带来深刻的冲击。在11名受访的维吾尔人中,其中一人从“再教育营”获释后,订回家的车票时却遇到障碍,因为售票系统显示的村名已经不是她原来熟知的名称;另一个村民说,他写了一首诗并且谱曲,纪念自己曾居住、如今“失落”的村庄。

人权观察中国部代理主任王松莲指出,这样的改名显示了中国政府致力于“抹杀维吾尔文化与宗教表现”。

《卫报》引述该组织的亚洲部主任皮尔森(Elaine Pearson)观点,认为中国政府把伊斯兰和阿拉伯发音的名称视为“具有威胁性”,因此要改成具符合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名字。“从清真寺被拆除、改建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不同案例,显示中国政府藉此侵犯了言论自由、文化认同和宗教自由。”

维吾尔人权律师、大西洋理事会研究员阿萨特(Rayhan Asat)说,村庄改名是为了“根除维吾尔文化和维吾尔人”,并打造一个“种族隔离体系”。

阿萨特说:“村名不只代表了历史纪录,也体现出社群纽带,区别出不同城镇的文化和价值。国家强加这样的抹除和改名政策,目的是把我们维吾尔人跟自身的历史、文化与文明切断。”

“维吾尔援助”创办人(Abduweli Ayub)则在声明中表示:“关心此事的各国和联合国人权办公室应该更积极,促使中国政府对维吾尔地区的侵害负起责任……施压北京释放成千上万在‘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被错误拘押的维吾尔人。”

12 张图

1 | 1212 张图

中国持续“严打”

自2014年以来,中国政府针对维吾尔及其他穆斯林少数群体发起“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国际媒体与人权组织指控,当局以“反恐”为名,实际上却透过再教育营强迫劳动等做法,打压维吾尔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蓄胡、阅读古兰经等看似平常的行为,都是遭到拘禁的理由。

2022年,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办公室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在新疆对维吾尔人等少数群体实施酷刑的指控是“可信的”,且可能构成“反人类罪”。美国政府认定中国在新疆的作为是“种族灭绝”

中国官方一贯否认上述指控,主张没有所谓“再教育营”,而是“职业训练所”,目的是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

(综合报道)



相关新闻
官媒「擺拍」完就停了救災
盛傳彭麗媛上位之際
朝鲜与俄罗斯的共同防御协议
A股上巿公司被追30年前稅
推特上的中国:“审查实况直播中”
习近平称美国想让中国攻击台湾
G7公报反映对中国的共同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