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周四(10月27日)刊登分析文章称:如果中国竞争不过欧洲,中国将把欧洲买下来。
文章从习近平限制干部吃喝风的“四菜一汤”说起,称外国公司想在中国收购面临限制:“菜单上没什么可选的,菜也很难下咽”,而欧洲似乎也开始了对中国资本的限制。
本周,德国没有批准中国一投资基金收购芯片制造商Aixtron价值6.7亿欧元的计划。而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先正达Syngenta的提案也被推迟。
文章认为,“(欧洲)态度谨慎是情有可原的,不是因为中国公司在海外购买有什么错,而是因为北京对外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收购设置了重重障碍,包括对外资所有权的法律限制和监管及非正式障碍构成的网。”
中国公司除了争取收购德国中小型企业,还在美国好莱坞和酒店业留下了收购印记。“中国公司已经不再满足于生产服装、玩具和电子产品,不再满足于让别人生产那些聪明玩艺。”
文章指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是中国在海外收购的原因,这一去年公布的计划,呼吁中国进入十大精密制造行业,包括机械、机器人、航空、药品和信息技术。“如果中国竞争不过德国或美国的先进公司,中国就把它们买下来。”
文章认为,这一策略比以前中国用合资方式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要有优势。另外中国的这番雄心也不是问题,但是,“让人烦躁的是投资资金走向不可阻挡地一边倒”。
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以前不用担心收购活动一边倒,现在他们担心了。”
世界贸易组织准入原本是要让全球公司更多进入中国,但是中国对外资持有医保、通讯和物流等行业仍然设置障碍。中国经济虽然快速增长,但是并没有开放多少。
文章最后警告说,中国必须拿出更多可供外资选购的,否则美国和欧洲也会减少摆上桌面的公司。监管条例将被修改,交易将受阻。
“到那时,每个人都得节衣缩食”。
[博讯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