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电脑网络

 

中国网络电话遭窃听“用户像裸奔”
日期:1/9/2018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国手机通讯软件被控窃听用户通话,转做商业用途。网民无奈感叹:网络生活“基本上就是裸奔的状态”。(欧新社)


    中国手机通讯软件被控窃听用户通话,转做商业用途。网民无奈感叹:网络生活“基本上就是裸奔的状态”。(欧新社)
    
    在中国,网络世界看似隐秘,其实可能根本没有隐私可言。百度的手机通讯软件被控窃听用户通话后,就有民众跳出来指控,自己在网络电话里和朋友聊到家中有白蚁,结果一上网,就跳出灭白蚁的广告。上网帮同事借电钻,结果一开手机就看到电钻的广告。因此有人说,中国的网络生活“基本上就是裸奔的状态”。
    
    证券日报报导,家住南京的贾先生提到,除了白蚁与电钻的经验,还有一次他上某个入口网站,搜索“怎么开口借钱”。结果,当天马上就有两家地下钱庄打电话给他,问他要不要借钱。贾先生因此质疑,“自己的个人隐私被泄露了”。
    
    还有民众表示,在网络上和朋友讨论要到哪家餐厅吃饭,马上收到了与餐厅有关的广告资讯。住在北京朝阳区的孙女士就无奈地说,她早已习惯这样的生活。因为,网络世界看似隐秘,其实根本没有隐私,“基本上就是裸奔的状态”。
    
    据报导,江苏省消保委2017年7月对27款手机APP进行了调查,发现普遍存在侵犯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经过约谈,大部分企业提交了实质性整改方案,删除了不必要的监听电话,读取短信等敏感权限。但“手机百度”、“百度浏览器”两款APP迟迟未进行整改。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因而于2017年12月控告百度,理由是百度的“手机百度”、“百度浏览器”APP,在未取得用户同意下,获取包括监听电话、定位、读取短信、联络人、修改系统设置等权限,全案已于今年1月2日由南京法院受理。
    
    据执业律师表示,未经用户同意,获取“监听电话、定位、读取短信、读取联络人、修改系统设置”等权限,是涉嫌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司法实践中,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如果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需经消费者同意方可。”
    
    ●腾讯、阿里巴巴···网民生活离不开它
    
    另据大公报报导,阿里巴巴与腾讯早已成为中国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者旗下的购物及社交类软件亦是手机用户最为依赖的应用程式(APP)。调查显示,分别有93%及73%的手机用户每日使用微信(WeChat)及QQ,阿里系的支付宝、淘宝则以69%及58%紧随其后。
    
    根据《2017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显示,31%消费者会安装11到20个手机APP,而62%消费者的APP都控制在20个以内。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及腾讯包揽了使用最频繁的首四个应用程式,且定位清晰。腾讯主打社交,旗下聊天软件微信及QQ使用频次最高;阿里主打电商,移动支付工具支付宝(AliPay)及网购平台淘宝的使用率领先同业。
    
    值得注意的是,分别有63%消费者认为企业会使用其个人信息,61%则认为有关信息会被披露予第三方机构,其中最易遭泄露的信息分别为电话号码、姓名、住址及邮箱。
    
    来源:世界新闻网


相关新闻
微信:我们没有监视你的聊天记录
重点人物微信内容“全程监控”
官方推出相互检举手机程序 民众冷淡
中国至少10家报刊元旦起停刊
今日头条、凤凰新闻APP遭下令整改
中国发出首张微信身分证网证替换证件
中国收紧网控 13000个网站被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