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 Spring 欢迎光临 北京之春   快速通道 月刊首页 - 《北京之春》月刊 - 资料文集 - 北春新闻中心 - 订阅与支持 - 首页

 推荐新闻
· 程映虹:杰弗逊和美国的.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 我父歿於所謂「美國細菌.
· 越南政改真相探秘(二)
· 越南政改真相探秘 (一�.
· 党内改革派秘密讨论罢免.
· 特朗普总统有关中国问题.
· 2020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
· 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 王康-我们时代的历史纵�.
· 廖天琪谈方方日记
· 越南抓住机遇加速融入西.
· 方方:张之洞如何成就了.
· 民主和专制的变奏 ---疫.
· 不排除病毒从实验室意外.
· 疫情籠罩下的科隆古城
· 华人医生:美国已走向群.
· 武汉P4实验室法国帮助建.
· 王维洛:论三峡工程设计.
· 武汉实验室到底有没有发.
· 民族主义和仇外情绪在中.
· 这场疫情,如果西方输了.
· 揭開武漢病毒研究所與「.
· 狱中薄熙来致习近平公开.
· 特朗普导致美国史上最糟.
· 疫情中我们最应警惕哪些.
· 特朗普对中国的旅行限制.
· 肺炎疫情:关于新型冠状.
热点新闻
<> 李波 吕波 张志平急“澄清”
<> 佩洛西就达赖喇嘛访国会发表声明
<> 最近中共干部密集自杀
<> 华春莹“反驳”林荣基的指称
<> 城管执法喷辣椒水打女子不许民众拍摄
<> 著名“鸽派”吴建民因车祸去世
<> 李波被曝曾承认被胁迫回大陆
<> 伊拉克军队击败伊斯兰国进入费卢杰
<> 林荣基接受美国之音VOA卫视独家专访
<> 数百老兵与警察冲突全部被捕
  图片新闻


民主党在时代广场为狱中王炳章呼喊


博尔顿称特朗普反复无常和危险


赵立坚暴露北京人质外交底牌?


声援海外民运先驱王炳章


加州沃尔玛发生枪击案至少2人死


半生繫牢劉賢斌第三次出獄


九龍區遊行反對國安法 警鐵腕鎮壓


中共7月要抓黎智英及黃之鋒


德情报局前线人被指向中国提供情报


崔天凯或涉秘密在美招募千人计划间谍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保护纪念碑等古迹


苛例早出台 七一遊行首次被禁


王炳章博士今天入狱满18年


许章润:习近平政权已内忧外困


中国列为人口贩运最严重国家名单


德國議會副議長搭建「中國橋」


港警以防疫之名禁止七一反國安法遊行

新闻首页 > 华人与移民

 

被遗弃在海外的中国老人
日期:1/22/2020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被遗弃在海外的中国老人 随子女生活却进入孤独监牢

看看新闻


子女移民海外,老人通常有两种命运:1.留守国内。2.漂洋过海,换个国家留守。“随子女迁至国外居住的老人,获得子女的经济和情感支持均明显减少。”这是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李超在最新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移民国外的子女,随着在国外生活时间越来越久,受到的舆论和责任的约束越来越少。他们对父母不仅没法贴身照顾,也难以保持感情支持,经济上的支持也会逐渐减少。”

http://66.155.58.73/info/attachments/2018/05/442928_201805101730463bPPY.jpg

罗奶奶已经72岁了,一个人住在湖北的老家。她有一个儿子,移民了,一年也就回来一两次。退休前,罗奶奶是名老师,一直都有写日记的习惯,退休后,发现可以写的东西越来越少,翻开过去一年的日记本,写得最多的是:“今日无事”。在孩子过完年,离开后的一个月里,罗奶奶生病了。终于有一天,她艰难地在日记本上面写了几个字: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


罗奶奶去世的消息,儿子三天后才知道。

http://66.155.58.73/info/attachments/2018/05/442928_201805101730464Tzjb.png


王师傅是安徽蚌埠的一名退休工人,60多岁,早年离婚,一个人将两个女儿抚养长大,女儿长大后都离开了家乡。

害怕孤独,家里养了近十条狗。有一天,楼下的马师傅发现不对劲,楼上的灯整天整天地亮着,也没关过,家里的狗一开始还汪汪叫,这几天却不叫了。楼下的大妈说,已经好几天没看王师傅出来买粮、遛狗。

http://66.155.58.73/info/attachments/2018/05/442928_201805101730465zMw1.jpg



大家觉得可能是出事了,于是报警。门一开,就闻到一股异味,还有一屋子窜来窜去的狗,场面一片狼藉。王师傅已经死了,大概一周左右,具体时间不知。

有人猜测,王师傅死后,狗开始叫,想叫醒主人,却发现主人再没起来。慢慢的,王师傅的尸体开始腐烂,饿急了的十条狗,就开始分吃王师傅的尸体。

表面上繁华的都市,却居住着中国一半以上的孤独老人,没有陪伴、没照顾,甚至连找个说话的朋友都很难。他们徘徊于公园、行走于河边,最终在没有黑暗的城市里,等待死神的到来,悄悄离去,没人发现。

而在海外留守的老人呢?为了子女漂洋过海,来到陌生的国家,就真的幸福了吗?

潘老和莫奶奶是在2007年前后移民到奥克兰的。

据他们介绍,因为此前二儿子和三女儿都在奥克兰定居,符合当时团聚移民政策中“家庭重心在新西兰”的条件,两位老人遂跟着子女定居至此。

不过后来三女儿移居到澳洲,两位老人便独自生活。

“子女们会常来看你们吗?”

问到这个问题时,潘老的笑容显得有些僵硬和局促。他用关节已经变形的手扯了扯衣襟,望向一边莫奶奶:“还是她说吧。”

http://66.155.58.73/info/attachments/2018/05/442928_2018051017304677967.jpg


“大女儿今年都61岁了,她那时候(移民的时候)还没有退休,放不下国内的工作,而且年级这么大又不会英语,所以就没有跟我们一起过来。”莫奶奶说,“三女儿在澳洲,她那边事情也很多,差不多两年能回来一次。”“那儿子呢?他是不是在奥克兰?”“儿子在奥克兰。他自己做生意也很忙,也就没有时间来照顾我们,有什么事打个电话联系一下。我还有个孙子住在汉密尔顿,不过孙子现在也要照顾自己的小孩,每次出门都要把小孩安顿好。他来一次奥克兰就要一整天的时间,来一趟也非常不容易。”

http://66.155.58.73/info/attachments/2018/05/442928_201805101730468cUZC.jpg


“孙女也在奥克兰,现在在保险公司上班。有时候打个电话什么的,她也不回复电话,好像爱理不理的,我们把那个微信给她,她也不回复回来,是不是太忙了(也不知道)。”“她最近才去的嘛,三、四月份才去的保险公司,所以(比较忙)。”潘老连忙补充道。许多老人来到海外身负“历史使命”——帮助子女照顾下一代。但大部分老年人受限于语言、文化等因素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他们并不快乐。

http://66.155.58.73/info/attachments/2018/05/442928_201805101730469nLeE.jpg


子女们或奔忙于异国他乡刚刚起步的事业与生活,或已经完全融入西方社会“小家庭”的生活方式,这导致“青春献给子女,晚年献给孙辈,孤单留给自己”、成为当下许多海漂老年人的生活写照。

对这些老人来说,不缺钱、不缺穿、不缺吃,唯一缺的是,饭桌的对面能有个人一起吃饭。

故事或许沉重,但现实的确很残酷。如果一年就春节回家一次,一次待七天,除去聚会、应酬,以及睡觉和上街购物,真正能在家里陪父母的时间还不到两天。

这么一算,在余生剩下的日子里,陪父母的时间竟然不足一个月,算完,不禁哽咽。

远离父母,有时候是身不由己。不论父母是在国内,还是跟我们一起出来了,我们能做的是,仅仅是趁着父母还健在,趁着我们还年轻,多回家看看。对年迈的父母来说,这就足够珍贵了。




相关新闻
华人老板在澳洲剥削海外劳工
华人撤退唐人街
加拿大新增350万移民名额
9名非裔持枪抢劫华裔住宅
加拿大华裔富豪遭分尸
王立強向澳警報案遭恐嚇
伪造近3000份留美学生签证文件
Copyright ©《北京之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地址:BeijingSpring,P.O.Box520709,Flushing,NY11352 USA
电话: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