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区议会选举当日,你稍加注意,或许会发现票站外有一名熟口熟面的叔伯,闲坐一旁。你未必能叫得出他的名字,但这位叔伯很可能认得你,甚至知道你府上有多少家人,又有谁参加过建制派的蛇斋饼粽活动。
不止是你,他对整个选区家家户户当中有谁是选民,也略知一二,因为他守在票站外面,要担当起「认人数票」的职责。 数什么票呢?选举当日,建制派要确保选票一票不漏的投给自己阵营。正当民主派的候选人、助选团,由朝到晚卖力在街头拉票。建制派也会「做个样」,但在街头拉票终究不是胜败关键。 「朝早7点半,票站一开,(建制派)一早催晒啲票,一早打晒票落去。」说话的是阿华,以前是建制派中人,当过建制派社区干事。 他提到,选举当日为确保一票不失,经验丰富的建制派参选人,会先拟定一份支持者的名单,千叮万嘱支持者趁早到票站投票,并委派熟知地区的桩脚,早上起守在票站外认人,「坐在票站附近,慢慢数,走漏机会好低。」 名单上的支持者一到,桩脚便纪录下来,再上报选举办公室。早上7时半投票开始后,建制派候选人一直监察票数,下午即发散人手,逐一致电名单上的支持者催票,「打过去问,阿咩叔,你之前(参与活动)讲过支持边个边个,但你未嚟投票喔?你去咗边呀?」 选举日下午约四点,除了数票,亲建制派的票站民调亦已有结果,通常在这个时间,胜负已分。晚上十点半,票站关门转作点票站,若果桩脚数票的工夫做 得够仔细,建制派对自己所获的票数,甚至是对手的数票,都已了然于胸。阿华说,曾经有建制派桩脚在票站外数票,最后与实际点票结果的差距,只是数以十计。 建制派机动的操作,就这样在过去两届区选,把泛民主派打到落花流水。 上一集,代表过建制派政党参选的阿明,向《立场新闻》揭露中联办在协助建制派部署选举的角色,详述西环如何介入区议员的日常地区运作。今集,化名阿华的建制派前社区干事,是「西环如何操控区选」专题报道中,第二位愿意接受我们访问的「建制无间道」。 阿华认同,中联办积极捧起地区组织,以巨大资源资助亲建制地区活动,确实令到建制派议员赢在起跑线,尤其在2007及2011年的区选,间接改变了选举模式,使到建制派在2003之后可以翻盘。但在他眼中,这些并不是泛民节节败退的关键。 他一再强调,区选拼的,从来不是理念、政策,而是社区网络、动员能力。如果真正要为泛民的区选劣绩找一个致命死穴,其实是民主派面对转型的建制派,没有钻研如何经营组织票。 泛民要翻盘,就要先知彼。 (1)区选制度下组织票 要了解在阿华描述中建制派异常机动的「组织票」从何而来,就得先从区议会的选举制度谈起。 区议会选举是一场全港大规模选举,也是一场狭窄的地区选举。说它狭窄,是因为选区太多。全港18个行政区,按地理位置划出400多个选区,部分选区只是涵盖十多座住宅大厦,大部分选区的选民人数不过万。 换一个角度看,区议会是400多场同时举行的小型选举。以2011年的区选为例,每个选区平均选民数字仅约8600。区选长期被选民忽略,投票率 一直低于立法会选举,综合过去四届区选数据[1],最终会走进票站投票的比率,只是大约四成;换言之,在每个选区中,平均走入票站的选民,只有3000至 4000人。 区议会实行单议席单票制度,票多者全胜。因为选区细、选民少,参选人只要善用背后的资源,在选区里头争取2000多人的稳定票源,就可以确保赢得议席,甚至成为长胜将军。 数字告诉我们,建制派的确是最「识玩」区选的高手。 举例说,民建联葛珮帆连续两届在沙田颂安选区胜出,票数分别是2379票以及2455票,票数相当稳定。工联会麦美娟连续两届在葵青伟盈区,获 2200至2400票当选。九龙城土瓜湾选区是民建联主席李慧琼的据点,选民基数较少,李慧琼过去三届皆稳定地夺得1300票至1500票当选。 三人共通点是票源极其稳定,每次也轻易击败不同挑战者。 阿华认为,这些战果殊非侥幸,也不是西环「禁个掣」就可以带来的,而是建制派经年累月,对每个选区针对部署的成果。 (2)组织票如何组织 每届区选完结,建制派就开始做检讨,再拣合适的选区,派人落区部署。阿华提到,确定派什么人落区后,建制派会先安插新人到地区社团做工作,开拓首 批支持者。然而,地区社团帮忙其实有限,「地区社团掌握的电话簿(即选民联络名单)好流,有啲人死咗,有啲去过一次旅行当系,试过有电话系大家乐···」 区议员要胜出选举,往往需要长时间配合政党、各类型地区组织提供的资源做褔利活动,一步步拓展自己的关系网,经营自家的「电话簿」,逐步建立自己 的潜在「组织票」 ,确保选举前,有数目稳阵的票源。阿华说,建制派通常会指导新人,与同区的区议员或者其他友好,搞联网和协调工作,「令到街坊觉得不停有活动。」建制派也 会安排一些学者训练参选人的口才、指导政纲。 种种地区工作,最终目的是要链成组织票。阿华说,区选参选人如果最后能确保自己有2500票组织票,已几可肯定必胜[2],「我们有一套计算(组 织票)方式,称之为『三算六计』,一个家庭当三张票,加埋总数打六折,(组织票)就咁计出来。举一个例,如果他预计攞到2400票,电话簿起码要有 4000人。」 他解释,要纪录4000人、涉及1000多个家庭的电话簿,参选人就要透过活动接触万多人,「每一个选区(人口)大约2万多人,要接触万几人,地区工作做得好细致。」 每一次蛇斋饼粽的地区活动,都是收集街坊联络方法及拉票的机会。阿华说,地区桩脚会借机在活动上为参选人做势,「支唔支持阿边个边个?街坊跟住叫 支持,自然会纪录低你个名。」因为选区细,投票的选民数目有限,桩脚不难摸熟支持者的背景。蛇斋饼粽活动参加者的名字纪录在「电话簿」后,就会被一再动 员、被拉票,久而久之,成为组织票的一员。 另一种组织票,则由不同亲中社团做主导,「中联办不会好出面去做(选举工作),而是透过卫星组织去做。例如你见到所有联合会、联会、总会,港九工商总会等等,渠会透过卫星组织去做。唔会自己出面去做。」 中联办透过商界人士或地区人士等代理人,成立社团、办组织,做地区网络工作,中联办会向他们派发各省市政协、荣誉市民等虚衔作回礼。近年这些社团、组织的数目不断膨胀,各省市县政协同时大量增加,这些组织积极发起登记选民、拉票,变相成为一部选举机器。 「近年有好多新组织,例如是湛港青年交流会,但凡是在香港前面有个地方名,都有一个青年交流会,到选举时候就会去帮手。」 阿华指出,这些联会组织票,基本上最终都受中联办指挥,选举前,若果是选区的候选人获中联办授意,社团自会与候选人合作办活动,方便到选举日把票「过户」。亲中社团也相当现实,如果建制派候选人不获钦点,「骚都唔骚你」。 但这些社团票的控制权,终归不在参选人手上,一旦选区出现同属建制的两派内哄,只有自己经营的组织票最可靠,「建制派通常鼓励候选人做好自己慨组织票」 。 (3)中产同样靠组织 阿华强调,每一选区的组织票比例也有异,上述两种讲求以褔利拉拢关系的组织票,在屋村区、旧区自然较易成功。据阿华说,建制派争夺中产社区的策略,其实并无二致,也是靠组织,不过手段略有不同。 千万不要觉得蛇斋饼粽,对中产选民全然没有作用。阿华形容,在中产屋村,选民不是人人知识分子,不少人也受小恩小惠吸引,「你见到第一城搞抵玩抵 食团,都好多人参加。」然而,组织中产社区的选民,更重要的是懂得发掘选区议题,摸索选民关注的重点,「你有无发觉,天气冻会收到建制派的 whatsapp,叫你注意身体。」嘘寒问暖,是试探的第一步,「他们之后会就不同的议题,send whatsapp畀你。例如某个议题,环保,你同唔同意整个垃圾站,不断测试选民关心什么。慢慢组织班中产。」 建制派在民主等议题,相对「蚀章」。在组织中产的过程中,建制派会向中产传递「只讲民生,不涉政治」的形象,「慢慢mould班中产,我们只讲民生福利架,不谈政治。」 与此同时,建制派要为自己建立一个为地区「维权」的形象。巴士站固然要争取,厌恶性设施坚决反对,管理费则要求一减再减,「中产区重点一定系针对管理费,即系维权。啱班中产听。」 针对中产选民的另一绝招,是透过子女兴趣班,组织他们的选民父母,「搞亲子班,当然不是针对细路仔,而是针对父母。中产选民会因为仔女去报名,搞 手自然会接触到选民。」活动为迎合中产,要先考虑如何包装,「如果你搞摘士多啤梨团,要加『环保』两个字上去。有些选区,有好多师奶钟意煮嘢食,你就不停 搞亲子烹饪班。煮完又食唔晒,就送畀老人家做义工活动,等班中产觉得与有荣焉。」 总括而言,就是投其所好。 (4)泛民应同样要组织票 阿华认为,泛民要认清一个事实:组织票不是从天而降,是经过长期部署、细致经营的选举策略,泛民要逆转目前的局面,唯一方法就是学习建制派,建立自己阵营的组织票。 他承认,组织票要靠资源,泛民在这方面先天不足。然而他相信,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泛民不重视组织票,「他们今日都好坚信口号。咁多年,泛民的组织票都好弱。」 「他们仍然讲口号,这些口号向全香港讲。在一个咁细的选区,选民都唔知你讲咩。」阿华认为,靠叫口号,民主派的明星效应,选票并不稳阵,要紧箍选票,唯有靠组织维系,「民主派会认为,选民认同我的理念,就自自然然会支持我。」 事实上,传统泛民政党如民主党、街工等,都有组织选民,但阿华认为,相对建制派而言,民主派依然做得不够「细致」,「任何选举都是讲组织票,就算似(前新民主同盟区议员,上月退党)容溟舟,去到最后都讲组织票,唔通讲『香港人优先』?」 他寄语,伞兵和民主派要好好想想,在有限资源下,如何做好组织票,「你要留心自己什么优势,别人没有。」 「民主候选人只要做返Community Development,就已经很不错。(建制派)最差的地方系咩?就是少大学生,少大专生。你只是做返最基本的东西,关社组、课作组、补习班,你已经可 以拎到阿妈票。铅水超标,你要逐家逐户拍门,问他们惊唔惊,慢慢将居民组织。」 他认为,伞兵、民主派的眼光,不应只限于在街头派传单,而是要想方法上楼,开拓关系。若果泛民、伞兵能够做到「联防」,连结邻近的选区候选人展示出同一阵线的姿态,互相为对方助选宣传,资源共用,就最好不过。 但阿华一再叹息,「目前的情况系打唔到联防,不清楚敌我。」 在选举中互相竞争,不是泛民独有,主导区议会的建制派同样有此现象。 在「西环如何操控区选」第一集,曾代表建制派出战区选的阿明,形容中联办的角色是「事事要过问」,在建制派、建制社团的背后操盘,统领着整个建制 派的选举部署。但阿华对中联办的角色,有不同理解,他认为中联办面对建制内部的利益争夺、互相竞争,其实不一定能一锤定音。 阿华承认,建制派在2003年区选惨败后,中联办的介入,积极培养社团,有份催生极为机动的组织票,直接帮助建制派在2007年及2011年两次 区选中成功翻盘。但当建制派蚕食了大量民主派的地盘,中联办的角色也起了微妙变化,「现在的选举,不是中联办想控制,就控制到。」 他解释,建制派坐大后,派系之间,既为权、又为议席内斗,愈来愈不团结,同室操戈愈见严重,各种抹黑手段相继出现,他甚至侧闻,中联办不想选举 「咁污糟」。阿华亦提到,不少现任建制派区议员,基本上不太理会中联办的指令,甚至有建制派区议员拒见中联办官员,原因是嫌对方职级太低。 阿华认为,面对现时局面,中联办忙于居中协调,对部份建制派坐大、变得不听话,「也无符.选举议席唔同政协,无得话(中央)收返就收返。」 但中联办会放手不管吗?不,阿华的估计是,西环未来会设法取回主导权,问题是怎样做而已。 来源: 立场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