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為了「歷史定位」,早在二○一二年連任總統之後,就開始盤算鋪陳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見面的「馬習會」。(本報製表) 2015-11-03 23:53 〔記者彭顯鈞/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為了「歷史定位」,早在二○一二年連任總統之後,就開始盤算鋪陳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見面的「馬習會」,二○一三 年開始加快腳步,設定在去年於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場合「落袋」,結果太陽花學運、張顯耀共諜疑雲等因素,打亂原本布局。 偷偷摸摸、磋商數月的「馬習會」安排,事前完全排除台灣公民與國會的同意與了解,即逕行敲定,已經背離民主國家的常規,恐將造成社會震撼。(本報合成) 但馬追求與習見面的期望與計畫從未中止,這次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的「偶遇」會擦出什麼火花,國際社會也在關注。 馬在二○一二年連任後,盼在兩岸領域上完成歷史性的突破,兩岸領導人會面正是他最熱切的目標。早在二○一二年,馬就派準副總統吳敦義參加中國博鰲論壇,進行政治性試探;結果中方大玩政治牌,當時的中國國台辦主任王毅大動作,拋出必須鞏固「政治互信」。 二○一二年三月,馬派了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赴北京向胡錦濤拋出「一國兩區」,被對岸評為兩岸達成重要政治基礎。 二○一二年底中國召開十八大,習近平開始掌權,十八大拋出兩岸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安排」;王毅也明確解釋,就是不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等於向馬政府喊話。 二○一三年是馬政府積極鋪陳「馬習會」的關鍵,馬在四月突然首度講出不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被認為是向對岸拋出「政治互信」。 接著在六月,習近平首次會見馬派出的代表吳伯雄,馬向習拋出「馬七點」,直接呼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甚至第一次以「一中架構」呼應中國的「一中框架」。 當時,習見完馬的代表吳伯雄,給予高度肯定與推崇,強調有「重要意義!」 就在此時,馬政府方面開始透過媒體拋出「馬習會」訊息,引起若干討論。二○一三年在印尼的APEC會議,蕭萬長與習近平見面後,習首次講出兩岸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代傳下去。 透 過印尼APEC,馬總統再為隔年北京APEC暖身,盼藉由出席北京APEC,完成歷史性的「馬習會」。不過,北京方面雖也有意願與興趣,但要求必須在「黨 對黨」模式下,馬並未接受,該年十二月接受具中國背景的亞洲週刊專訪,明確表明不會以「國民黨主席」身分到中國大陸,等於回絕了「黨對黨」模式,也明確表 達在北京APEC會議會面的適當性。 對於馬的期望,北京擔心馬若出席APEC會議,可能有「兩個中國」的負面影響,據指出,一度建議馬以「黨主席」身分訪中,甚至傳出習願意到金門與馬碰面。 去年張顯耀案爆發,事後也傳出「馬習會」一度規劃在去年八月的金門,不過因「國際因素」影響,最後仍然無法落實。 去年九月間,習近平首次講出「一國兩制」的兩岸底線,被認為象徵北京APEC的「馬習會」完全無望,因為馬若出席,等於是為習的「一國兩制」背書。 外界都認為馬任期無多,會見習近平已經無望,但馬仍秘密安排,終於將在週六得償「夙願」,但是否為此給予對岸任何私下承諾,後續仍須深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