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30周年纪念晚会18万人参加 烛光燃亮整个维园

六四事件发生后,香港市民30年来风雨无改,到维园参加烛光晚会,悼念献身这场民主运动的亡魂。大会宣布,市民坐满六个足球埸,有超过18万人参加。除了本土香港市民外,亦有来自大陆﹑支持香港民主的民众;更有专程从台湾来撑香港的年青人,呼吁两岸三地人民团结起来,一起为争取民主自由而努力。 尽管天气不佳,不时下著毛毛细雨,却无减市民参加在维园举行的「六四」三十周年烛光晚会。集会在晚上8时开始,支联会常委及十多名年青人,向「民主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献花以及燃点火炬,悼念当年的死难者及民主运动的牺牲者。 大会主持说︰请支联会主席何俊仁联同年轻人,共同燃起自由﹑民主的火炬。 在大会带领下默哀1分钟,随后「六四」遇难者王楠母亲张先玲透过视频,除了感谢香港人对天安门母亲群体的支持外,亦谴责大陆当局一直掩盖历史事实,更用谎言包装当年的镇压。 张先玲说︰这样的血惺惨案,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刽子手们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柱上。绝不是一句轻松的政治风波就能够抹去,更不是动乱暴乱的谎言就可以作为杀人的理由。30年来,维园的烛光陪伴著天安门母亲们走过坎坷的路,温暖著我们的心。 大会邀请了「六四事件」见证者李兰菊来到现场,她形容维园的烛光,是香港人真正民主精神。 李兰菊说︰你们手上每一点的烛光,在国际社会上真正照亮了香港人的名字。维园的烛光,才是香港人真正的精神面貌。 带著读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参加烛光晚会的陈太向记者表示,尽管孩子对六四事件的认知很少,但是香港最近争议的《逃犯条例》修订案,确实让包括她在内的家长,担心一旦通过后会进一步收窄香港的言论空间。为了让孩子了解更多民主自由可贵,一起来参与六四烛光晚会便是其中一个渠道。 陈太说︰很想让他了解历史发生了甚么事,也想让他感受一下为甚么过了30年,还有这么多人在每一年都出来参与纪念活动。会否有了《逃犯条例》修订后便影响到下一代再去承传和纪念的这种气氛呢?我自己是很忧虑的,特别自己有孩子,因为他们还有很长日子在香港生活,所以这条例对他们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 对于在雨伞运动后,学生组织纷纷退出支联会的烛光晚会,并另起炉灶举办活动。有参与今年维园晚会的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的陈念珏同学表示,并不是学生对六四事件的淡忘,而是希望用其他方式让这段历史传承下去。 陈念珏说︰我觉得他们是想用另一个方法,让其他人重视六四事件。其实一向支联会的集会主要的口号都是「建设民主中国」,最近本土思潮的兴起,学界都想用一个比较本土的角度,让人关注六四。因为现在都是中国管治香港,从本土角度出发理解六四,才能协助大家从一个本土角度来论述如何建设民主的香港。 专程从台湾来香港参加六四烛光晚会的黄先生指出,争取民主并不是只是香港人的责任,两岸三地也要一起来抗冲大陆当局的施压。 黄先生说︰争取民主权利不止是香港人的事,其实我们在台湾已经越来越感受到中共对于台湾的民主,有越来越多的打压和威胁。在今年1月习近平不是发表了《一国两制台湾论》吗?其实在台湾有很多青年﹑工人对论调非常反感和恐惧。但同时我们知道要保卫台湾的民主权利,是不能把希望在台湾蓝绿政党上,最终是三地人民团结起来,挑战这个压迫。 支联会在六四30周年联署声明中表示,维园的烛光,是香港人不可欺负的象征,是让政权颤抖的战书,是共产党永远无法使香港顺服的明证。大会估算,2019年的晚会有超过18万人参与。香港警察公布的数字,则指集会高峰期有3700人。雨伞运动的2014年,参与维园六四晚会的人数有18万。 自由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