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首页 > 网络文摘

 

廖信忠:蔡英文的暗语
日期:5/29/2016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台湾作家 廖信忠 FT中文网撰稿

 

5月20日蔡英文的就职演说四平八稳,符合蔡英文的政治信仰,所有能说的,其实就跟她过去四个月所说的都一样,没有预期外的料想。

几 乎所有的媒体都以“两岸”为角度分析这篇演说,认为未来四年两岸关系不会有实质进展,但若以台湾目前面对的问题来看,“两岸关系”恐怕不是考虑重点,台湾 民众最在意的也不是“两岸关系”。这篇演说共分成五大段,而两岸关系仅仅是 “区域的和平稳定发展及两岸关系”中的一部分。当然,这并不代表两岸关系不重要

蔡英文将“年轻人”放在这篇演说的第一段,直面了今日台湾社 会所面对的各种民生问题,逐一详细列出,这些都是面临世代交替的台湾,新一代年轻人将要面对的问题,或着说是必须承担的后果。而这些问题,却是过去八年国 民党执政时视而不见,津津乐道“维持两岸和平稳定”所掩盖的问题。

蔡英文在演说中提到,台湾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务实可靠的工程师文化、 完整的产业链、敏捷灵活的中小企业……”。这一方面是称赞,另一方面却是台湾的危机。蔡英文政府所接手的台湾,正是一个高素质务实年轻人看不到希望,纷纷 出走的台湾。早在2012年4月,新加坡副总理尚达曼在一场演讲中提到,台湾人才流失严重,要新加坡引以为戒。这简直是戳中台湾痛处,那阵子在台湾引起热 烈的讨论,后来几天,政府各部门都在“积极检讨”。结果四年过去了,这情况越来越严重。

台湾从上1960年代开始,依靠廉价代工赚取大量外汇,并在1980年代末达到巅峰。进入1990年代后,人民生活普遍富裕,薪资大幅提升,于是依靠廉价劳力的代工制造业为了追求更多利润,纷纷将工厂迁移至人力更低廉的大陆,甚至整条产业链全部搬到大陆,

台 湾这几年经济发展停滞,并不代表台湾没钱,而仅仅代表台湾的财富流动停滞,没有移转到年轻一代的手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台湾的资方,也就是那些在经济起 飞期赚到了财富、掌握着政经资源、未来几年即将退休的“婴儿潮世代”,思维仍停留在过去搞代工、劳力密集型的时代,靠着廉价劳力逐水草而居,哪里有便宜劳 动力就到哪里搞代工厂。无可否认的是,这些企业家当年创业时都非常艰辛,“努力就会成功”是他们信奉的真理,他们也像传教士一样不断地劝员工与他们一样努 力。台湾的年轻人在成长过成中也不断得被长辈提醒“工作先求有再求好”、“要听老板的话”、“要守职场伦理”这些明显偏袒资方的言论,但新自由主义的理 想,如竞争、创新与变革,却很少在台湾资方的思维当中。

台湾政府部门自劳动密集型时代起,为了赚取外汇,普遍被认为站在资方立场,劳工从来 不是个被重视的行为主体。传统台商对人力资源的看法是齐头式的平等,因为劳动密集型思维,员工经常是“人力”,而非“资源”,想请的是“奴工”,而非“人 才”。台湾老板很少通过转型增加竞争力,就算赚了钱,也很少搞研发、买新设备,只要继续代工有钱赚就好,利润少了,就缩减人事成本。毕竟台湾就是一个小 岛,产业没有转型,如果要赚更多的钱只能走出去,而产业没有升级、内需市场不可能再扩大的情况,意味着年轻人的工资不可能再增加。如果你自认是人才,值得 更高的薪水,想赚更多的钱,只能离开台湾,往大陆或其他海外地区工作。现在的台湾没有给年轻人足够的希望,所以流不住人才,人力外流严重。台湾的不幸就在 于,大部分资本家没有在1990年代最有钱时选择产业转型升级,却继续沉溺在保守、落后,却能赚大钱的代工道路上

如果一个年轻人留在台湾, 薪水不能大幅增加,父母的财产还没转移给他,还要背负日渐增加的债务,以台湾现在的社会经济状况,的确无法让年轻人看到未来方向。无法稳定预期增加财富收 入,就代表不敢成家生养子女,也就出现了“少子化”危机。再过几年,现在掌握着财富和权力的“婴儿潮世代”就要退休了,将形成较少劳动族群负担较多退休族 群生活成本、人口模型呈倒金字塔的状态。但即使同样都是发达经济体,台湾受的冲击会更大,年轻人未来的负担也比将其他发达地区更重,因为台湾的年轻人是 “不敢生”,而不像欧美年轻人很有个性地“不想生”。

“少子化”这议题这几年在台湾越来越热门,因为它的影响层面会越来越大,从幼儿医疗、教育、内需消费、制造业劳动力,到房地产、社会福利、赡养看护等各方面。

所 以蔡英文认为,产业不积极转型是问题的根源,不仅造成台湾今日年轻人薪水无法提升,“少子化”危机,透支使用环境资源,而且更深一层的影响是,这种模式造 成今日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所谓“改变依靠单一市场”,“勇敢地走出另外一条路”,打造台湾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就是要避免过度依赖大陆市场,用现在台湾 流行的说法就是“突破红色供应链”。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陌生,也不是蔡英文独创。李登辉时期就已经预见根深柢固的代工思维,未来会造成经济过 度依赖大陆,因此有了“戒急用忍”的政策,并第一次提出“南进政策”。到了陈水扁时期,眼见这股潮流已经挡不住,则改变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但不管 是那一种说法,无非都是为了避免大陆介入台湾经济过深,以经逼政。蔡英文宣示要“强化经济活力与自主性,加强和全球及区域的连结”,唯独未提两岸服贸货 贸,以及两岸未来的经济合作,足见大陆在未来蔡英文的经贸政策中只是多元格局中的“正常选项”,回归正常贸易,而非过去马政府当作拯救经济的万灵丹。即使 是大陆,现在也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未来两岸必需要找到新的合作方式,良性互补,而非台湾单方面依靠大陆的让利。

举个简单的例子,也许有 人说,大陆释放那么多“善意”,让那么多观光客到台湾旅游,促进台湾的经济,这样的“红利”在未来可能受到影响,不利于台湾经济发展。但以蔡英文政府的思 考方式来看,过去八年间,资本从各行各业流向观光业零售业,的确有人受益,但资本在观光业高度集中,其他行业的竞争力就会受削弱,若不同时期资本流向不同 产业,那过去八年观光业已经赚足,再者,观光业及所有产业都不可能只依赖大陆的“善意”而生存,无非是政治变量太高。

蔡英文肯定也预料到未 来两岸将是“冷淡而稳定”,但即使冷淡,仍然是一种稳定。比起两岸议题,在蔡英文面前更迫切的是,台湾正处于掌握着财富资源的上一辈与蠢蠢欲动年轻一代的 世代交替关键点,她要做的不仅是给年轻人愿景,换句实际一点的话说,即使你不用出走台湾,也能领到买得起房养得起家的薪水。更进一步说,在这关键节点上, 处理好这些问题,即是民进党未来继续执政的正当性基础。只要两岸间不发生迅速而明显的大变量,就足够给蔡英文时间空间处理这些棘手的内政问题。因此,就蔡 英文自身而言,也不至于在两岸论述上躁进,给自己增加麻烦。

蔡英文将两岸关系放进区域关系的框架,只比放入“国际关系”强一点点,显示出一 种将两岸关系多边化、国际化的意图。过去台湾政府及人民,思考台湾定位及未来,不管“统”或“独”无非都是以大陆为坐标在思考,只要思考不跳脱大陆这个 “坐标”,基本上“统”或“独”都是伪命题。

陈水扁多年以前曾说“台湾没有左右派问题,只有统或独的问题”,意即,台湾产生的一切政治问题 根源都在于国家定位不清。而蔡英文想要开创的新时代,即是将台海关系放大到区域关系的脉络之下,在这一前提下,未来不管是什么样的沟通对话,都必须“依据 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也就是必须经过民意和法律的监督,不可能再出现过去国共两党“党对党”对话,导置党政权责不分。

在就职演讲中,蔡英文处处传递出一个讯息“台湾将想办法走出自己的路”。当然面对中国大陆这十几年来快速的发展,不管是经济或军事方面,台湾人都感受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但台湾下一代年轻人更希望两岸关系的发展能促使社会问题改善,而不是激化更多社会问题。

比 起两岸关系的部分,这篇演讲的其他论述更应该注意。蔡英文无疑也是藉着一条条详细列出的社会问题,如经济、年金、教育、环保、贫富、正义、财政、司法、食 安、治安、阶级僵化等,来预告一种全新的两岸对话:台湾在过去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这些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大陆社会中也已经是蠢蠢欲动,慢慢在爆 发;撇开虚幻的民族大义,台湾现在开始要直面解决这些最实际、与老百姓最切身相关的问题了,若这些问题解决得好,也将成为华人社会的一个指标,占领两岸对 话的一个全新道德制高点。在硬实力远远不及大陆的情况下,这也许也是蔡英文的一个战略性赌注。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bo.liu@ftchinese.com


相关新闻
第二个本土政党 时力呛取代国民党
蔡英文:国军的荣辱 就是我的荣辱
WHO宣达团赴苏格兰 “独立公投”取经
台湾新陆委会主委:化不可能为可能
推动“中华民国台湾” 国际认同
两岸联系管道是否仍畅通?
蔡英文以总统身份再次接任民进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