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牙仲裁庭周二所做的仲裁中,有两项地理上的重要裁决。通过以下地图,带你快速看懂这两大裁决。
更新于18小时前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数据编辑 史书华 北京时间7月12日下午5点,位于荷兰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 in The Hague)针对菲律宾于2013年对中国提起的诉讼案公布仲裁结果:菲律宾取得南海仲裁胜诉。 仲裁除了表示中国在南沙群岛建设人工岛屿破坏海洋生态、妨碍菲律宾在其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之外,还有两项地理上的重要裁决,并不利于中国,恐将影响未来南海权力布局。通过以下地图,带你快速看懂这两大仲裁: 1. “中国对'九段线'内海洋区域资源主张历史性权利,并没有法律依据。” 中国在南海上标出“九段线”,对其包覆的海域主张主权。但此次仲裁認為,“并没有证据显示,历史上中国对该水域或其资源拥有排他性的控制权”。
2. “南沙群岛没有任何一处能够产生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高潮时高于水面的岛礁能够产生12海里的领海,而高潮时没入水中的低潮高地(low-tide elevations)则无法产生任何领海权利。 仲裁庭根据历史地理资料,中国主张为领土的黄岩岛、赤瓜岛等地在高潮时高于水面,是拥有12海里领海的礁石(rocks);至于渚碧礁、美济礁等地,则属于低潮高地。
但仲裁庭更进一步以“该礁是否能维持人类居住及其本身的经济生活”为标准,检验以上争议礁石能否享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仲裁庭认为:“南沙群岛没有任何一处能够产生延伸的专属经济区。” (作者邮箱:silva.shih@ftchines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