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号-神州大地 柏传浩简介 柏传浩文章检索

 

 

在中国,有一种恐惧叫“被精神病”

 

柏传浩

 

在中国,一种潜在的恐惧时刻萦绕在众多对中共不满的人士头上。这种恐惧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身心健康,更关乎言论自由和公民权利的基本保障。被精神病,成为了许多人的噩梦,尤其是那些敢于发声、维护自身权益的人。李宜雪的案例便是这一恐惧的真实写照,她在向警方举报辅警猥亵后,被强制送入精神病院,经历了非人的折磨与痛苦。

李宜雪,是一位年仅20出头的年轻女性,曾是西北财经大学的一名毕业生。然而,一次普通的维权行动改变了她的命运。2022年4月14日,李宜雪在南昌市丁公路派出所遭遇辅警的猥亵,并在随后向警方控告,但却遭到了无情的反击。她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被警方强行送入江西省精神病院,接受了长达56天的“治疗”。

在这样的精神病院里,李宜雪遭受了非人的对待。她被束缚在床上,拒绝服药的她甚至被迫接受所谓的“电击疗法”。在出院后的多次精神鉴定中,结果显示她并没有精神病的症状,但这一切并未能拯救她。她的经历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成为了中国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和人权问题讨论的核心。

李宜雪事件的影响不仅限于她个人的命运,它向整个社会发出了警示:当公权力滥用且无视法律时,普通人的生活将陷入何种困境,以及这种现象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影响。

强制收治是否合法

在中国,精神卫生法规定了强制收治精神病人的条件与程序。然而,李宜雪的案例却暴露了这一法律在实际操作中的真实现状。当局以她的情绪波动和失眠为由,轻易地将她送入精神病院,而非经过必要的法律程序和专业评估。

根据精神卫生法,强制收治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成员的同意和专业鉴定的确认。但在李宜雪的案例中,警方的介入和医院的配合使得这一程序变得形同虚设。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反映出地方政府与精神卫生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精神病院因收治病人而获得财政补贴,警方则通过送人入院来消除社会矛盾,从而形成了一种不正当的“合作”。

李宜雪的遭遇让更多人开始质疑强制收治的合法性,尤其是在精神卫生法实施以来,诸多类似案例的曝光。

曾经被中共关押的异议人士和上访户

在中国,精神病院逐渐成为了政府打压异议人士和维权者的工具。历史上,许多被政府视为“异议”的人,因其言论或行为而被关押在精神病院。这些人中包括了法轮功学员、环境保护活动家以及为了合法权益而上访的普通市民等。

例如,在李宜雪案件之前,已有多起有名的异议人士被强制送入精神病院的案例,比如李田田,董琼瑶等。这些案例显示了中共体制内对人权的漠视和压迫。以往被信仰、言论或身份所迫害的人,如今因其维权行为而再次被打压,令人深感寒意。这种趋势不仅抹去了他们的声音,也潜移默化地在整个社会中制造了恐惧气氛,许多人因此选择沉默,以避免可能的后果。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个体的命运,也在社会中形成了一种普遍的不安感。人们意识到,任何敢于挑战现状的人都有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这种恐惧能够有效地抑制社会的进步和表达自由。

中国的精神病院就是中共非法镇压人民的监狱

李宜雪的经历以及其他异议人士的遭遇让人不得不反思,中国的精神病院为何会沦为政府打压的工具。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医院并不仅仅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地方,而是成为了政府控制和监禁人民的手段。

精神病院的管理和运营往往与地方政府紧密相连,许多医院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补贴,而这些补贴又与收治病人的数量直接挂钩。这种利益关系使得医院在面对来自上级的压力时,选择迎合而非独立行使医学伦理。无数经历过精神病院折磨的人,成为了体制下的牺牲品。

更令人痛心的是,精神病院的内部管理和医疗条件往往缺乏透明度,患者的基本人权被无情剥夺。李宜雪在精神病院遭受的种种虐待,正是这一无形监狱的真实写照。许多人在这种环境下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精神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最终成为了另一个“被精神病”的牺牲品。

李宜雪事件不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更是一个系统性问题的缩影。在中国,精神健康与人权的边界被模糊,许多人因不屈从于体制而遭到极端的惩罚。这种现象对整个社会的转变和进步形成了障碍,让人们在追求正义和维护权益的路上倍感艰难。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每一个声音都不应被忽视。我们应当共同努力,揭露中共统治下的这一黑暗现实,争取一个更加公正和透明的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地生活、表达与追求自己的权利与梦想。

                                         作者:柏传浩

                                    2024年12月31日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柏传浩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5年1月1日16:56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