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奇才姚克(續五)
张成觉
1936年10月19日魯迅病逝,姚克驚聞噩耗,他與斯諾敬致輓聯云: 譯著尚未成書,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徬徨。
10月22日的追悼會上,姚克擔任司儀。還是扶靈者之一。
扶靈者包括宋慶齡,茅盾,許廣平。抬棺者是:
1 巴金:著名當代作家,世紀老人,著有《家》《寒夜》《隨想錄》等作品
2)胡風:原名張光人,現代文藝理論家,左翼作家聯盟領導者
3)蕭軍:作家,原名劉鴻霖,曾担任中國全國文聯委員,作家協會理事。
4 蕭乾:記者、作家、翻譯家,著有《籬下集》,《夢之谷》,《人生採訪》
5)曹白:民國時期的木刻家,30年代参與左翼文化運動,后参加新四軍,創辦《大眾報》和《江南》報紙。
6)周文:翻譯家、作家,將蘇聯經典小說《毁滅》、《鐵流》改編為通俗本
7)歐陽山:近現代作家,著有《玫瑰花殘了》《英雄三生》《前程似錦》等作品
8)聶绀弩:著名詩人、散文家,曾擔任《文匯报》主編
9)黎烈文:作家。翻譯家,著有《西洋文學史》《法国文學巡禮》等作品
10)鹿地亘:日本作家,反戰代表,受到軍國主義迫害后流亡中國
11)黄源:俄文翻譯家,譯有《屠格涅夫生平及其作品》、《世界童話文學研究》等書籍
12 陳白塵:左翼戲劇家,創作大量劇本,代表作《亂世男女》、《結婚進行曲》等等。
13)吳朗西:著名編輯家、出版家和翻譯家,深得晚年鲁迅的信任
14)張天翼:作家,曾擔任《人民文學》主編,代表作品包括《寶葫蘆的秘密》、《秃秃大王》。
15)靳以:作家,代表作《血與火花》、《洪流》
16)孟十還:作家,俄國文學研究者,曾和鲁迅合作翻譯《果戈里選集》,與鲁迅来往密切
上面的照片左1茅盾,左2許廣平,左3宋慶齡
下圖
左1:巴金,右1:鹿地亘
左2:胡风,右2:欧阳山
左3:黄源,右3:张天翼
左4:靳以,右4:姚克
左5:吴朗西,右5:周文
左6:萧军,右6:黎烈文
以上是根據照片查考出第一次從萬國殯儀館起靈,抬下台階送入靈車過程中的名單。
除此之外,關注照片憑空多出的那雙手,明顯不是一個中國人,在當時的環境下,是不可能有外國人出現在抬棺名單中的。
那麼,這個外國人到底是誰呢?在巴金的回憶錄中,記者者找到了答案。
巴金
“在往墓穴去的途中,靈柩是愈来愈重了。那个押靈柩車来的西洋人跑来感動地用英語問道:我可以幫忙嗎?我點了點頭。他默默地把手伸到靈柩下面去。”
原来,鲁迅的葬禮全過程,并非今人想象中那般古板,一個外國人,面對此情此景,都能深深動容,可見當時現場的每一個人,包括前来送先生最后一程的每個民眾,心里都有着多麼真切的悲痛。
按照各方回憶當天的境况,恐怕“抬棺”的人還不止這13個人,到最後,到底有多少人加入了抬棺的行列,恐怕早已說不清楚了。
是啊,在那個中華大地漸漸覺醒的年代,誰還不想親自送這位偉大的“戰士”最後一程呢?
2024-7-18稿,2025年4月11日下午7:22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