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号-民主墙 Ye Ethan简介 Ye Ethan文章检索

 

 

我的九评中国共产党之中共的诞生(1)
 
 
Ye Ethan
 
 
中共的诞生
 
一、源于外部势力,缺乏本土自主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其诞生并非完全基于中国本土的政治需求,而是受到了苏联及共产国际的直接影响。当时苏联正致力于在全球推广共产主义革命,并通过共产国际(第三国际)扶植各国共产党。中共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对中国革命战略布局的一部分,而非中国社会内部自然发展的结果。
 
早期的中共领导人大多接受过苏联的思想灌输,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他们的理论学习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但对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理解有限。因此,中共成立之初就带有浓厚的外部意识形态色彩,并未真正扎根于本土实际,而是试图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后来的诸多失败。
 
二、忽视中国国情,初期革命策略脱离实际
 
中共初期推行的革命路线主要强调城市无产阶级领导革命,试图效仿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由工人阶级发动武装起义。但在1920年代的中国,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工人阶级数量不足,且缺乏强有力的组织能力,无法承担领导全国革命的角色。
 
例如,1927年发动的广州起义,中共号召工人武装反抗,最终遭到镇压,数千人死亡。这场起义反映出中共盲目执行苏联指令,未能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革命策略。
 
三、盲目依附国民党,导致“四一二政变”惨败
 
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中共与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3年)。但国共之间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分歧,中共寄希望于通过国民党平台壮大自身,而国民党则担忧共产主义影响力的扩张。
 
1927年,中共在国民革命军北伐过程中试图通过工人运动控制城市政权,引起蒋介石和国民党内部右派的警惕,最终导致“四一二政变”,蒋介石清除共产党力量,大量中共党员被捕或处决。
 
此次事件表明:
1. 中共对政治局势缺乏精准判断,错误估计了国民党的态度。
2. 缺乏独立性,一味依赖国民党,最终在合作破裂时遭到沉重打击。
3. 革命方式过于急进,过早暴露自己的政治野心,导致被镇压。
 
四、内部分裂与路线斗争
 
中共早期内部斗争频繁,不同派别在革命策略上分歧巨大,导致组织极度不稳定。例如:
 陈独秀的右倾妥协主义:强调依靠国民党,被认为对蒋介石过于软弱,最终被党内批判。
 “左”倾冒险主义:导致城市暴动失败,使中共在城市几乎全军覆没。
 王明等人的教条主义:照搬苏联模式,缺乏对实际情况的灵活应对。
 
这些内部斗争不仅削弱了党的凝聚力,也导致革命策略反复摇摆,严重影响中共的生存能力。
 
五、土地革命扩大化,激化社会矛盾
 
在“四一二政变”后,中共被迫转入农村开展革命,建立苏维埃根据地,但其土地革命政策过于激进。为了争取农民支持,中共采取了没收地主土地、打土豪分田地的激烈措施,甚至对富农、中产农民也进行了斗争。这种做法在短期内确实获得了一部分贫苦农民的支持,但也激化了农村阶级矛盾,使得中共在许多地方遭到地主武装和国民政府的联合围剿。
 
此外,苏区肃反扩大化,中共内部为了清除“叛徒”,进行大规模整肃,许多干部和普通红军战士被处决。这种极端斗争方式,也导致了内部信任危机。
 
六、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被迫开始
 
1933年,国民党对中共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在此之前,中共通过游击战成功抵御了前四次围剿,但在共产国际派来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影响下,中共改变了灵活机动的战术,改为阵地战,结果导致严重失败。红军主力损失殆尽,被迫进行长征。
 
长征虽然成为中共历史上的“英雄叙事”,但实际上它是由于战略错误和军事失败造成的,被迫性的撤退,而非主动进军。这一时期的中共生存极其艰难,甚至党内领导层都出现动摇。
 
七、总结:早期中共的缺陷
1. 外部依赖性强:受到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直接控制,缺乏独立自主性。
2. 战略失误:盲目发动城市革命,忽视中国农业社会的实际情况。
3. 政治判断失误:对国民党的合作与斗争策略处理不当,导致“四一二政变”惨败。
4. 内部斗争不断:派系纷争严重,导致组织不稳定。
5. 革命方式激进:土地革命扩大化,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群众基础。
6. 军事决策失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成为被迫性的逃亡。
 
综合来看,中共的诞生并非一个完全自主、理性、顺利的过程,而是充满了外部干涉、内部矛盾、战略失误和革命失败。这些问题也为中共未来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
 
分享:


相关文章
- 羊咩咩叫——面对中国军事强权纽西兰也要加强军力了/陈维健
- 《疑美论”应该休矣!》/庄晓斌
- 毛創造性地發展了白骨精“解屍法”之見證/黃琉
- 被遺忘的絕世才子姚克(續二)/张成觉
- 一面天堂,一面地狱/李磊

作 者 :Ye Ethan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5年4月4日15:59
关闭窗口
Copyright ©《北京之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地址:Beijing Spring, PO Box 186, Bogota, NJ 07603 USA
电话: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