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号-民主墙 庄晓斌简介 庄晓斌文章检索

 

 

《拷问灵魂、良知和信口雌黄》

——透析前央视著名调查记者柴静移花接木的“腾挪大法”

 

庄晓斌

 

刚刚推演完一幕由当今顶级文化精英柴静和作家野夫饰演的双簧剧,又认真浏览一次“柴静电话采访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柴静为这次访谈节目拟定的题目是“柴静访“六四告密案”熊召政:“为什么您没有入罪,而野夫负了牢狱之灾?”

几天来,有各路神仙纷至沓来,或是规劝或是警告,要我少管闲事。还有一位网名叫“哈哈笑”的网友看完刊载在《北京之春》上的文章《蹩脚剧本、脑残还是智商税?》之后在下面评论道:“懒婆娘臭脚布一样长的文章,浪费不少时间呢。看了一点,发现全在扯空屁。这庄晓斌讲不出任何扎实的证据,唯一说服人的理由是:他写的象小说呢,所以不可信。天啊,难道不知道现实早比小说更荒诞吗。八九六四坦克开进北京,这象小说所以不可信,韩国总统戒严象小说所以不可信,庄晓斌就是这类货。所以我断定,脑残的是庄晓斌,而不是柴静,而且他还是个真小人,不知受过熊召政啥恩惠,要强行辩护,这当然只有他这真小人自己才知道了。哈哈

这位“哈哈”说对了,我究竟是不是“真小人?”是不是什么“脑残”,对此我还真不知道,也似乎不会介意。但我知道我和熊召政老先生素昧平生,虽然在武汉工作时,我单位和湖北省作协大院仅一墙之隔,但“隔墙如隔山”的古训,我还是听说过的。至于什么“扯空屁”这种垃圾话。我就更不会说了。因为倘若我这样说了,不仅耽恐污染纸笔,更害怕会玷污读者们的眼目,这位“哈哈笑”网友,“不知(我)受过熊召政啥恩惠?”当然本人就更不知所云了。

本来,“脑残”的我,因为患病缘故,对与自己八竿子也不搭的这幕“狗血剧”已经“味同嚼蜡”,像食“鸡肋”一样,不感什么兴趣了。但这位“哈哈笑”网友的评论,倒徒然凭添了我“争强好胜”的意趣。

为了和这位“哈哈笑”网友再玩玩,我只好再把“懒婆娘臭脚布一样长的文章”再次呈现给读者了。当然,如果“哈哈笑”网友不想再浪费时间,我只能对他说一句:“你尽可闭上眼睛嘛!”。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是有一种人他们以为只要“把眼睛一闭,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

当然,也有“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网友问:“你什么时候将柴静做的第二期访谈节目也鞭辟入里地再剖析评点一番?

我思谋良久,只好作答:风流倜傥的著名作家野夫在接受柴静访谈时表示:他不拘“私德”,即便去“青楼嫖娼”或登上秦淮河花船去“买笑听曲”,也只当这是“风流雅兴,小节有亏”,丝毫不会顾忌的。

但即将“油尽灯枯”的老朽。却依然爱惜羽毛。虽年轻时也常怀“怜香惜玉”之心。但如今已“垂垂老矣”,岂敢有半点“非分之念”。

今天,我之所以关注泰国清迈房产纠纷事件,这乃是因为看到:“嘴上言称主义,可肚子里都是生意”的“伪公知”们“招摇撞骗”。是这些所谓的公知、清流、网红大咖们把吃瓜群众都当成“脑残”了,在割韭菜。妥妥地收智商税。

道义使然,我“义愤填膺”,只好“强扶病体奋笔疾书”。我当然知道,我如此不识时务,会招致来更多“哈哈笑”之类“野粉、柴粉”们网暴攻击。甚至会有诸如程益中、马方、杨渡、杨锦麟等公知、清流、网红大咖们犀利笔锋的戳戳指指,乃至落得“体无完肤。死无葬身之地”的“悲催”下场。

然而,我无怨无悔。就像我以前文章里写过的那样:大义责我开生面!既然下场了,羞羞答答,是丝毫没有用处的。‘怀抱琵琶半遮面’当然也不是我的性格。既然撕破脸皮,就见个真章吧。野夫先生不是号称他亦是文字高手吗?还有柴静不也是著名的调查记者吗?,程益中、马方、杨渡、杨锦麟等公知、清流、网红大咖们不也都是把玩文字的行家吗?那么就请划出场子来PK吧!我还是那句话:文打官司武打架,我都无惧,当回烈士又何妨?

听台湾初一女士说:野夫和台湾“竹联帮”很多大佬都是朋友。还听说他要给缅北坤沙写传记。得知这些信息,有人问我怕不怕?、我含笑回答:“要真是这样,我就更该‘碰瓷’了。这一把撞对了。或恐我就成刘益良了。用自己的血为推进中华民族民主进程尽一点点绵薄之力,当然算物有所值了。这样还会有恐惧吗?”

给那位“哈哈笑”网友进一言:你说我“扯空屁”,这样句子似乎不雅,你更应该抨击的是这个词:“碰瓷”儿。当然我有“软肋”的,我的软肋就是像老顽童周伯通一样,怕他们这些大咖们“不逗我玩”儿。就像当年横扫文坛的那匹黑马余杰一样,当“缩头乌龟”就没什么意思了。

算了,“嬉笑怒骂”适可而止。还是书归正传。再用纪实写法。透析一下调查记者柴静移花接木的腾挪大法吧!

 

帷幕拉起:

柴静:“你好,请问是熊召政先生吗?”

熊召政:“哎,是的。”

柴静:“你好,我是柴静。哦,对,以前我在中央台当记者,现在在做一个独立人物访谈节目。这个星期我要播出一期对作家野夫的采访,他谈到了在64期间跟您的一段往事,所以我希望能够准确和公正的来呈现这件事情,所以我想给你打个电话。看看您是否能够谈一谈?

熊召政:“哎呀,我一直是不想谈这些事情,因为我会有一天会说,以前该说的我都说过了,但我现在不想谈。”

柴静:“因为现在已经30多年过去了,对吧?您一直说找一个恰当的时间想谈一谈。您今年也70岁了,所以我想说:会不会现在有可能是一个时机,你们能够开诚布公地讲一讲这件事呢?”。

  熊召政:“我还是觉得现在还不是想谈的时候”。

柴静:“那什么时候您觉得合适呢?”

熊召政:“我是觉得就那一点事情,一直锲而不舍放不下,但人生不需要,也不值得用这种方式去回忆,因为历史真相总会有一天会还原的。”

柴静:“呃,我看的是先生您跟野夫当年也是同窗兄弟、好友。他也曾经很敬重您,他确实为这件事情陷入牢狱之灾。生活中受了很多的创伤,所以他认为他值得,值得一个真相。”

熊召政:“慢慢地有你采访他,因为我在这个乡村路上走路,可能信号随时就会断掉。我现在也不想去谈这些事情。”

柴静:“嗯,今天我是很尊重你的,也看过您的作品,我也知道在张居正这个作品写作当中,您的心理感受多多少少有所了解,我觉得你也是在意身后名的。我也不希望以目前这种……因为如果以野夫的这段陈述,您不予回应或者是反驳的话,那么(您)呈现出来的个人形象就有可能会是一个“告密者”,甚至是“陷害者”。我不认为这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知识分子,希望留在历史上的形象,所以我希望给你机会表达。

 熊召政:“究竟谁是告密者和陷害者?现在我认为至少我不想讲这些,因为告密者不是我!我们不需要别人解释。”

 柴静:“野夫他可能比较不能够理解的,说当年他应您的要求到广州去送这份文件,您告诉他海外民运的人拿走了,但是后来检察院提出诉讼当中没有您的名字,也没有海外民运的人的名字。文件也都在,所以他有很多迷惑。这个我想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对吧?就是为什么您没有入罪?而他服了牢狱之灾?……”

柴静:“你还在吗?熊先生……”(沉默)视频节目的字幕一直在打出:(沉默)两个字

柴静:“熊先生没关系,如果您不愿意谈,您可以告诉我,我会尊重你的意愿。在我的心中,我认为你可能还是有思量,我看过您的诗词和文章,您也有很多中国知识分子其实没有的古典修养。证明您的内心是有称量的。所以回到那个历史时代,每个人也许都有可以解释,也可以为人谅解的那个缘由。假如您能够说出来,我想不论是对当年的朋友,还是对您自己,也许都是一种释怀。您说是不是?……”

  柴静:“您保持沉默。但又没挂断我的电话。那么就是让我再继续多说几句。英若诚在晚年的时候写了《水流云在》,冯亦代在晚年的时候写了《悔余日录》。知识分子就是说当他们内心有耿耿于怀事情的时候,他们还是想对历史,对自己,对朋友有一个交代。因为历史很复杂,人性也很深(不可透)。所以我想如果说未来人们评价您的时候,我希望能够有一个您陈述的角度。将来您自己的家人,后辈,未来的那一代人。可以更客观地来看这段历史……

  柴静:“你想想,从1990年到现在,您答应过野夫给他一个说法,你们坐下来谈一谈。您甚至也说过:说当着刘校长和其他同学的面向他道歉。说出这个事情。我总觉得您心里面可能也有想要说清楚的愿望。但是假如您这样保持沉默,那就是一直在回避的话。我相信您自己内心也有很沉重的负担。对吧?我不觉得那种负担是好受的。

  柴静:我看到冯亦代说他晚年的时候,他就是没有办法睡着觉。我看到英若诚晚年在医院的时候,他跟英达说,他认为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告密者,都是间谍。他过得很不舒坦。

柴静:“好!所以假如您当年有不得已之处,有想说出实情的地方,我想告诉你,我在听。我愿意理解,您愿意讲吗?”

柴静:“熊先生,我知道您还在。没有挂我的电话,您可能还在。但是我不希望这个电话的记录成为您面对这个历史的最终态度。我会一直等下去,等到要么您说话,要么您把这个电话挂断……”

柴静不厌其烦地进行“灵魂拷问”:武汉那边电话一直没有声音……

柴静除了在屏幕上打出(沉默)字样,还将另一部手机图片也嵌入节目中……

在等待了十一分钟后,电话挂断,柴静的访谈节目也结束了……

 

如果说上次我是看了一幕双簧剧,那这次就是柴静的独角戏了。因为在这一幕中,刻意表演的只有柴静一个人。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是比较克制的。这也许就是那位“哈哈笑”网友说我抓不到什么证据,那么今天我就来点儿干货吧!”

我手里有一份武汉朋友给我传过来的判决书、这份判决书就是土家野夫——郑世平先生当年的获罪证据。

我这篇文章的题目叫《拷问灵魂、良知和信口雌黄》。就已经毫无掩饰地表示出对柴静的不屑和质疑了。

“拷问灵魂”当然是一件很高尙的事,但如果不辨是非或缺失良知而信口雌黄,那就为人所不齿了。

我在浏览王志安采访野夫的那期节目中,看到土家野夫一段大义凛然的表述:“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嘴里高喊着主义,行为上却不讲道义的公知。在我的价值观里,道义大于主义。对那种嘴里高喊主义,行为上却不讲道义的公知,大腕一定要远离。”

看看吧!野夫这番冠冕堂皇的话语真有点江湖“带头大哥”的风范,连我这颗麻木不仁的心似乎都被感动了。我也有过类似感触,然而,我和土家野夫的价值观还是有差异的。我说过的:“人可以没有信仰,但不可或缺良知,可以不信鬼神,但不能不知敬畏。人在做,天在看。自作孽,不可活!”在姹紫嫣红的大千世界里,“道义”是什么?仅仅是江湖义气吗?

不是的!道义是明辨是非!是良知!抑或也可以叫“道德底线”和“做人的基本原则”。

文明社会不是水泊梁山。只讲哥们义气、兄弟情长,“大碗吃肉、大秤分金”。

俗话说:“向亲向情向不了理”,假如毫无底线,毫无原则地信口雌黄,颠倒是非,这就有失做人的原则了。我质疑调查记者柴静的原因就在于此。

还用上篇文章的吐槽方式罗列几条吧:

其一、柴静两期节目都用“六四告密案”作标题,请问柴静:郑世平和熊召政之间的恩怨情仇和8964有半毛钱关系吗?难道“隔壁老王”举报“潘金莲私通西门庆”您是不是也可以做出一期《靖康告密案》呢?

其二、姑且熊召正就是个货真价实的“告密者”,是个“卑劣无耻的小人”。那么这就可以证明土家野夫获罪入狱是无辜的吗?柴静就可毫无忌惮地质问:“为什么您没有入罪?而野夫他却服了牢狱之灾?……”

据我所知柴静所杜撰的“64告密案”。还有一个姓李主犯被判11年。现在这个人不会不在人间。身为调查记者的柴静为什么不去采访一下这“64告密案主犯”呢?是怕“双簧戏”演砸? 还是怕“独角戏”穿帮呢?

其三、这两次《六四告密案》访谈节目中。野夫和柴静多次提到英若诚、冯亦代、黄苗子等人。暗喻意味很明显,这就是在给观众洗脑。让观众接受熊召政就是可耻的“间谍”和“告密者”这个理念。但我觉得野夫和柴静的历史知识比起易中天老师来,还是稍逊一筹。要是易中天老师谈及“间谍”和“告密者”这个敏感话题,仅仅提及英若诚、冯亦代、黄苗子等人是远远不够的,我倒觉得如果提提郭汝槐、熊式辉和金无怠,或许更有震撼力。假如柴静兴致不减,能采访到当年揭发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刘少奇的他的亲生女儿刘涛,或者采访到把北平市城防图偷偷地献给了共军,致使老爸傅作义只能乖乖地投诚的傅冬菊,也许更有意义。      

其四、真不可思议。柴静为什么不遗余力地为野夫背书。难道真的就是因为“野哥带他闯江湖”吗?在此我只能发问:“柴静女士,您凭什么相信野夫?认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没有撒谎。都是真的?”

您用移花接木的“腾挪大法”咄咄逼人地对熊召政做“灵魂拷问”;这招法和野夫横刀立马在马路上,啪!一个立正!就把大学生们感动得像幼稚园的孩子一样,哇!地哭得一塌糊涂了。这简直就是师出同门,“柴静女士,您大概不会是金庸武侠小说里的“灭绝师太”或者“李莫愁”吧?”

调侃归调侃,还是那句话:忠言逆耳!我也是一位用方块字写作的中文作家,我当然不希望我的同胞、同行在洋鬼子们面前丢脸。衷心地希望土家野夫先生能真正兑现自己的诺言。在雪崩之前,修补好自己的道德堤防,该道歉道歉。该退钱退钱。一个有天赋的作家,专心致志撰文写作是您的天职。不能像赵本山说的那样:“厨子不去做菜了,倒研究起兵法来了……”

 

庄晓斌2025年4月5日于法国兰斯

 
分享:


相关文章
- 一个女人的梦幻人生:我更加珍惜当下/洛洛
- 絕世奇才姚克(續五)/张成觉
- 我现在就跟你打赌/徐剑铭
- 《诙谐小品:德先生进了人民大会堂》/庄晓斌
- Adam Minsky:兩個詞語,同一個慈悲共同體/亞當·明斯基

作 者 :庄晓斌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5年4月5日22:42
关闭窗口
Copyright ©閵嗗﹤瀵虫禍顑跨閺勩儯鈧绱潏鎴﹀劥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閸︽澘娼�:Beijing Spring, PO Box 186, Bogota, NJ 07603 USA
閻絻鐦介敍锟�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