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号-神州大地 田茂简介 田茂文章检索

 

 

当佛门染尘:一场关于权力、谎言与信仰的溃败

 

田茂

 

2025年7月,释永信终于“出事”了。

直到今天,我们才看清,当年那场所谓“调查”,从头到尾不过是一场有预设的公关秀。十年间不是没人知道问题,而是没人敢说真话。更准确地说,是没人被允许说。今天的“落马”并不意味着体制醒了,而只是权力在新的算计中决定牺牲一个棋子。

我们该问的是:释永信的问题,为什么能被压十年?谁在给他撑腰?又是谁在十年里替他“洗白”?释永信不是体制的意外,而是体制的选择。他不是背离了佛法,而是更忠于中共。他的问题从来就不是私人堕落,而是制度腐烂的一个裂口。

释永信不是个例。他是中共打造的“样板和尚”,是宗教中国化的名片,是“政治正确”的模范僧人。他治下的少林寺,早就不是修行清净地,而是一个遍布全球的商业帝国,握有酒店、武校、影视授权、旅游收入、商品代工等产业链。少林寺不再供奉佛,只供奉利益。释永信不再弘法,而是经营“品牌”。这一切,中共不是不知情,而是默许甚至鼓励。

因为这是它想要的宗教:听话的宗教,可控的宗教,有用的宗教。

几十年来,中共始终坚持将宗教“党化”“工具化”,要求宗教“为社会主义服务”。佛教、道教、伊斯兰、基督、天主,无一幸免。中共不允许宗教成为独立的精神世界,只允许它们作为政治的延伸。于是我们看到,佛协的领导不是高僧,而是官员;大庙的住持不是德高望重,而是政治过硬;讲经布道必须通过审查,僧人出国需经批准。佛门清规之下,是权力的指令。香火供奉之上,是红色的注脚。

在这一体制安排中,僧侣是演员,庙宇是舞台,佛法是剧本,而唯一的编剧,是中共。

我们以为释永信是把少林寺变成了生意,但其实,是中共首先把寺庙变成了工具。他不过是拿到了那份剧本,按要求演完而已。演得好,就给资源;演得差,就被替换;演得太出格,才“处理”一下。但永远不会有人问:这出戏值不值得演?谁该为这场剧毒的融合负责?

2025年7月释永信出事当天,网络一度传出“他已逃往美国”的消息。很快,官方辟谣,媒体统一转发,社交平台同步“清理谣言”。看似迅速高效,实则荒谬透顶:如果不是你们十年前就压下举报,谁又需要靠传言来找真相?如果不是你们一手控制信息流通,谁又只能靠“未经证实”的渠道来获取消息?中共从来不是真正在打击谣言,它只是在打击未经它批准的真相。

真相在中国不是调查出来的,是由中共决定的。什么可以说、什么时候说、说到什么程度、说的人是谁,一切都必须“听指挥”。哪怕铁证如山,也敌不过一句“与事实不符”的通告。而当它决定让一个人倒下时,哪怕证据并不新鲜,也会立刻变成“严重问题”。

所以我们才说,释永信的垮塌,是体制内一次“可控地震”。不是震出了裂缝,而是演给外界看的“清理门户”。这不是什么正义的胜利,而是又一次选择性整肃。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出事的是谁,但你知道,只要不是权力本身想查,就永远不会出事。

而体制从未为它的失职道歉。没有人为2015年那场造假的“调查”负责,没有人为十年来的纵容承担后果,没有人追问庙产流向何处,信众捐款变成了谁的别墅与宝马。这场腐败并非个人堕落,而是制度共谋。如果说释永信错了,那首先是因为中共允许他错了十年,甚至默许、鼓励、扶持他一路错下去。

佛门讲因果,但中共不讲。它永远不会追问那句最关键的问题:是谁把佛教,变成了今日这般面目?又是谁,把整个社会的伦理根基,一点点腐蚀殆尽?

在这套制度下,释永信只是一个版本。他走了,还会有释永旺、释永胜……中共不缺“爱国僧人”,不缺会配合演出的人。只要庙宇还能换外汇,只要宗教还能做统战,只要香火还能转化为GDP,它就会扶植下一个释永信,再造一个样板,再续一场剧目。只是演员换了,但剧本仍旧,观众还是我们。

真正需要落幕的,不是释永信,而是这场由中共主导、扭曲宗教本义、腐蚀公众信仰的整部戏。

 
分享:


相关文章
- 他(她)们是改变历史的先驱/阳光
- 声援山东省政治犯,捍卫言论自由——第753次茉莉花行动
- 审判共产党九宗罪主题活动/北京之春记者站 张致君 洛杉矶讯
- 一个儿子检举母亲的故事,揭露中共如何毁灭亲情与人性/陈泽进
- 致許燕吉大姐在天之靈/張成覺

作 者 :田茂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5年7月27日
关闭窗口
Copyright ©《北京之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地址:Beijing Spring, PO Box 186, Bogota, NJ 07603 USA
电话: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