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号-特稿 陈维健简介 陈维健文章检索

 

 

民主志士 江南才子傅国涌
 
 
陈维健
 
 
我是在旅途中得知傅国涌先生去世的。那天早上我在旅馆打开电脑准备编辑北春,一眼就看到邮件上蔡咏梅女士发过来的文章“痛悼傅国涌先生”。我一下子呆住了,没错,咏梅女士开篇写道:今天上午听闻杭州作家傅国涌先生凌晨时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消息,感到非常痛心,他才59 岁。正好我陪着旅游的亲戚与傅国涌也是同乡,且有过交往的人。她随即打开手机证实了这个不幸。
 
傅国涌出生于浙江乐清、大荆镇雁荡山脚下这的浙南山村,山清水秀,文人荟萃。出入三大家儒、佛、道,横跨民国、共产政权的南怀瑾大师就是乐清人。他离开大陆去台前夕,应乡之邀给乡村孩子上了一堂忠孝礼仪课,傅国涌办私学,要有他的文化脉络与传承。我父亲也是从那里出去的,母亲在抗战逃难时,在雁荡中学教书。我的妻子母亲与他更是在同一个乡村,互为邻里。岳父、岳母两位都是文人学士,感怀他的才学,有着忘年之交。他们时常在我这里提起他的才学。说是民国之后难得的青年才俊,我对这位素未谋面的乡人很是仰慕。
 
我读傅国涌先生的文章大抵是在《开放》上,那时蔡女士主持《开放》笔政,时有他的文章。他的文章才情,以及对中国现代文学与民国时政的熟悉与讴歌不是一般人所企及的。虽然他是一个文人,但又高于文人,担当道义、仗义执言。 1995年,傅国涌先生与王东海、王有才、陈龙德、徐光、吴高兴、陈立群、朱虞夫等浙江同仁联名呼吁,要求释放当时遭受政治迫害坐牢的魏京生、王丹。可见其德。
 
傅国涌针贬时政,观点犀利,不同凡响。就拿他在胡平先生主持《北就之春》1996年8月号上的文章“民主阶段论”来看,开篇那句:“民主运动没有最终目标,它永远面向未来,只把有限的目标作为其行动的起点。”可以说点出了民主运动的真谛。文章有二万字之多,说古论今均是精要,他说中国的百年民主奋斗,从“戊戌变法”的公车上书,到“八九六四”的天安门民主运动,以及台湾的民主成就均有其真知灼见。他的文章也为他带来牢狱之灾,使其身陷囹圄二年。
 
去年,我到美国与分别33年的同道老友朱虞夫相会。他告诉我一件珍藏多年的往事,98年浙江组建民主党,邀请他入局秘密参加,以他刚刚出狱带罪之身,彰显了他对中国民主事业不改依旧的英雄本色。浙江民运人士一直珍藏着这段秘闻,是为了爱惜这位才情两美的同道。保护他不被当局迫害,现在斯人作古,也是把这段秘闻出世人间之时。
 
傅国涌出狱后虽然遭受种种限制但仍然坚持写作,政论不写写“传记”,《叶公超传》《金庸传》等,以前人之事迹,浇自己心中之块垒。揭丑不能写美文,《寻找中国之美》《百年寻梦》,三千年文化的中国总可以说破,借古讽今,是历来中国文人的春秋笔法。作为教师当他不能在讲台上授课时,他就办起了私塾,虽是复古,又能不说复兴。他带着村里的孩子,走出乡村,进行实地教育,从中国大地到西方世界,应时对景,寓教于乐,给孩子们展开了一个个历史文化的画卷。打破了中共对教育的垄断,连“央视”都为他开了“书匠”节目。一个“只为苍人说人话,不为帝王唱赞歌”的文人,在岩石上耕耘出了一片无法抹杀的天地。历史会记载下来,有一介书生,在全国教育为党国垄断之下,以一人之力,一村学子,兴一方教学。
 
去年我到日本时,正逢傅国涌带着一群孩子到日本受教,本想一见,以解望才之渴,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谋面,却不知这一错失,竟然成人生一恨。
 
分享:


相关文章
- 毛劉和柯慶施三角關係淺議/张成觉
- 713海祭刘晓波——没有人天生是英雄/关永杰
- 羅大佑還是「爭取自由的反對派」嗎?/矢板明夫
- 美国加拿大纪行(五)/一真溅雪
- 《致“黑暗之子”爱伦坡》/马青

作 者 :陈维健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5年7月9日
关闭窗口
Copyright ©《北京之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地址:Beijing Spring, PO Box 186, Bogota, NJ 07603 USA
电话: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