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大学生惨死央企浮选槽:这不是事故是体制谋杀
韩淋
2025年7月23日,一则“6名大学生在企业参观时意外溺亡”的新闻标题出现在不起眼的热搜榜的角落,乍看标题惊叹与怀疑涌上心头,数名大学生怎会不小心集体掉入水中并且无人救援就这么轻易地溺水身亡?我极度怀疑地点开这则新闻。2025年7月23日约上午 10:20,六名东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在参观中国黄金集团旗下的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的过程中,因格栅板整体脱落坠入下方浮选槽,六名学生深陷其中,最终确认溺亡,一名带队老师受伤 。官方报道如此轻描淡写,简单带过,若情况真若描述如此简单,怎会使六名学生当场死亡,我深知现如今中共领导下的新闻媒体总是避重就轻、掩盖事实、掩盖热度、粉饰太平,于是我又再三搜索,试图了解更多关于致使学生直接死亡的细节,结果并无官方报道,仿佛这一切都是学生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只有零星私家报道和网友根据经验的发言。
有网友根据个人相关厂矿工作经验以及网络搜索,指明用于矿物加工的浮选槽通常情况如下:1、矿石泥水浆状物,如同泥潭沼泽。2、内含或酸性或碱性的强烈化学试剂,往往对人体有腐蚀性和毒害性。3、整体液体会呈高温状,可高达六十摄氏度。4、内部装置高速搅拌叶轮。也就是说,就算各工厂浮选槽实际情况不一,但其根本就是人坠落其中,五分钟内必定会窒息+腐蚀+物理撞击切割而死,这根本就是惨死!在脚下栅格板断裂后,破旧的栅格板首先会划伤坠落的学生,如果没有抓住这刺痛手的栅格板,下一秒,迎接他们的是沼泽一般的矿泥、烈性药剂混合物。浮选机下方的叶轮还在以上千转每分钟的速度高速旋转,其产生的高速气流与上方空气负压叠加,让人越陷越深,再怎么拼命挣扎都无济于事;硫化矿药剂与金属矿泥呛进他们的口鼻。或许深陷其中的六名学生起初会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的老师,寄托于旁边的工作人员,深信救援队伍立马赶来将自己打捞起来:一分钟过去了,人体呼吸道已经充满泥浆矿石接近窒息,无法挣扎;三分钟过去了,他们的意识快要被从这个世界上抹去;五分钟过去了,这六名生命彻底被迫宣告死亡然而并无救援队的身影。终于四十七分钟过去了,企业的应急救援队才刚刚到达,可能他们也知道,坠入浮选槽后的后果是毫无悬念的,现在的行为仅仅是为了事后向公众、他们的家人朋友表明我方企业履行了救人的义务。第一具尸体打捞起来已经是两个小时后了。这一切细节都是我从网上零星报道中收集拼凑起来的,官方大媒体都是一笔带过,仿佛是学生自己不小心而为。
我认为,这六名东北大学生惨死浮选槽:这不是事故,是体制谋杀!
一、中共政治操控下的新闻媒体与舆情传播路径早已成为中共控制人民思想的傀儡。
中共避重就轻、掩盖事实,试图用模糊表述对残酷真相进行稀释——明明是“有毒”、“腐蚀性”、“粘稠矿石沼泽”、“叶轮高速旋转”、“窒息惨死”,却被报道为“意外溺亡”、“一名教师受伤”。
中共为罪魁祸首打掩护,殊不知中共自己就是杀人凶手——建构自然意外的叙事,偷偷摆脱央企的绝对责任。中国黄金集团作为罪魁祸首却双双隐身匿迹在各大主流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中,甚至正文中,主角被替代为东北大学,看似东北大学为犯罪者。中国黄金涉事格栅板明明是二月更换时未做无损检测,裂纹早已存在,同时平台未设限员标识、无专职安全员监护。中共媒体粉刷为格栅板意外脱落,平日毫无问题,把责任归咎为学生人数过多致使坍塌。
中共通过限制公众发帖、限流、删除评论以来掩人耳目——事故发生后,我第一时间搜索相关新闻,发现大量留言区被关闭、评论被删除;微博话题 #东北大学学生浮选槽坠亡# 只维持热度三天,之后便迅速“降温”;知乎相关提问被折叠;公众号文章被限制流量。反而相继引入眼帘的是众多媒体攻击和降罪网友引导舆情、编造谣言和传播谣言。甚至他们大肆报道涉事老师几乎“毫发无损”;东北大学学校内部召开“思想安抚”会议,称“同班同学情绪稳定”。
二、这不是第一次死人,也绝非最后一次!中共资本极度形式主义,漠视无权无势人民的生命,降本增效高于安全生产。
从根本上,格栅板为何在学生参观时突然脱落?是年久失修还是安装隐患?日常安全巡检是否形同虚设?根据公开信息:涉事企业中金内蒙古矿业早在2021年就被检查出27项安全隐患;整个企业浮选区域的钢格板年久失修,日常检查流于形式;官方“企业文化”一贯强调:“以产量为核心,以效益为指标”。
根据网络搜索不难得知,这类事故往往不是“第一次”。唯一的区别是:以往出事的是工人,方便私了封口;这一次是六名985高校大学生,属于“体制外来人”,牵扯高校、六个家庭及其朋友,才能激起舆论波澜。有网友评论:“不然你以为那些被压死、摔死、炸死的工人尸体去哪了?”这不是一句愤怒的话,而是真实的制度状态。
中共控制下的企业早已“贯彻落实”极度降本增效,风险评估早已呈现双重空心化:一方面,风险辨识沦为纸面文章,企业内部岗位员工被排除在风险评估之外,连风险评估都呈现阶级化歧视——普通工人的命“不值钱”,出现意外容易私了;另一方面,隐患排查早已是运动式表演,隐患排查不如降本增效。
三、谁会学“矿物加工”?穷人家的孩子,才会学这种“沉下去的专业”。
别忘了,这六名学生来自“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读的是矿物加工工程——这是中国工科里最冷门、最危险、最边缘的专业之一。
选择它的学生,大多来自普通或农村家庭:家庭无背景、无资源,只能选“包分配”、“工地苦“的方向,希望毕业后去国企拿一份稳定工资,养家还贷。他们很多人靠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度日,暑假参加实习只是为了“毕业必须完成的2学分”。这六名学生中其中一名是他们村里第一位985高校大学生,学费靠助学贷款,每年寒暑假都会当家教补贴家里;还有一位自小在四川长大,是一名留守儿童,他父母离异,和姑姑表哥住在一起,从小就立志好好学习,一路艰辛最终如愿考入名牌大学……
他们本无选择、不能拒绝,却换来一张无归路的死亡通知书。他们不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只是KPI系统里的一串数字。
如果制度不变,矿浆下次将吞噬更多人!
六顶安全帽浮在矿泥上,就像六座墓碑,标志着六个家庭永远的失子之痛。他们死得极其惨烈,但中共却要他们“安静地死”,就像他们从未来过。浮选机仍在轰鸣,矿石继续翻滚,企业又继续“高质量发展”。但必须有人记住这一天——7月23日,中国体制吞下了六个活人。
制度若不能保障平民的孩子不白白赴死,就没有资格要求他们为国家献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