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生命线上的震颤 ----在大陆进口药品后面的腐败 .双 将. 八十年代初,一股进口洋药之风在大陆逐渐形成,并迅速蔓延各地。到了八十年 代末,它更是铺天盖地,从灯红酒绿的经济特区,到驼铃悠悠的内蒙高原,医院药 房、药品商店到处都是洋药。 一位药物专家曾愤慨地对笔者说:“目前进口的近千品种外国药品,至少有百分 之八十属不需要进口,或不应该进口。” 有档案资料记载,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广东口岸进口了相当数量的某种肝脏病辅 助治疗药,经药检部门测定,其成分与早在八十年代初大陆已淘汰的“肝泰乐”完 全相同;一九九零年七月,上海进口一批维生素C片,其价格为国产的十九倍,而质 量却低于国产同类药片。疯狂的洋药潮,不合理地冲击着大陆的医药工业;洋药泛滥 市场时,大批优质价廉的国产药却不得不积压在仓库里,失效霉变。 于是“药老鼠”应运而生,瞬间成了暴发户。所谓“药老鼠”,就是一些在药房 或医药公司工作、借老百姓的血汗钱喂洋人、再从中捞足好处的人们。 一天傍晚,两位穿着入时的中国男子来到上海宾馆七一九房间,意大利福士卡玛 公司出口部经理FEDELE女士正在等候。来者一位是上海市医药公司新药科科长吴正 蒙,另一位是科长助手董世安。 “FEDELE女士,你的那批先锋铋素马上就要过有效期了,而且数量也不小,因此 让我们统吃。你能提供给我们两人什么优惠吗?”董世安开门见山,很爽快,显然是 个老手。 “好说,好说!我可以给你们两位这个数”,FEDELE女士用手比划着,“五千六百 美元,怎么样?” “好,一言为定!” 一笔生意就此成交,三千美元进了吴正蒙的口袋,科长助手的私人存折也增加了 二千六百元。而国家公司--上海最大的医药公司,却少了五十万美元外汇。五十万 换来的是一大堆只有三个月零七天有效期的洋药丸。 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过:任何生物的生存,都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 境。很显然,“药鼠”的猖獗,是同大陆的“社会主义医疗保险制度”分不开的, 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优越性”滋养和喂肥了“药老鼠”。不是吗?职工劳保,公费 医疗,“劳动人民生老病死有保障”等等,均是宣扬“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典型例 子。而“药老鼠”们则认为:“劳保么,反正不要病人自己掏腰包,药好药坏,药 贵药贱,他们管得了那么多吗?”“药品生意最赚钱,稳赚钱,国家大老板,每天有 病人,医院别愁资金捞不回来。” 郑安升、郑安鹰兄弟俩做梦也没有想到,短短八个月,他们竟令人意外地发了: 四十三万元的个人存款,外加两辆豪华进口轿车。在旁人眼中,他们是如此阔绰: 外烟、洋酒、天天山珍海味、西式大菜,再加上游山玩水,还有永远玩不厌的女人 。原先,他们只是河南省新乡市两个工人,文化程度只有初二。一九八九年七月, 他们东拼西凑借了五千元,挂起了新乡市“新特名优”药站的招牌,不失时机地干 起了药品买卖。他们的经营手法不高明,却很实用:“金钱加女人。”原始而又诱 人!开一次订货会,包吃包住包旅游,还包“女人”----凡订货在二十万之上的,全 程由一位年轻的“公关小姐”陪同,临走时,郑家兄弟俩还给每位采购员送东西, 少则毛毯,照相机,多则彩电、冰箱、录像机。外加现金回扣。不要收据,不必开 口,一切考虑得仔细周到。开张一年,他们已与全国一百多家药品经销单位开展了 横向联系,用于行贿的钱达三十万元。 上海市中山医院药品采购员周某某,瞧着同行一个个地发了,馋涎欲滴,原先为 自己订下的“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工作”的人生格言被推到了九霄云天之外。 当有人上门向他推销十万八千瓶市场上滞销的叶保西林,并提出每瓶给一元回扣时 ,他欣喜若狂:财神爷终于来了!于是,货物统吃。一段时间里,来这所上海消化系 统疾病专家最多的医院求诊的病人,都莫名其妙地拿到了一份配“叶保西林”的处 方。周某某为了让医生给病人开这样的方子,私自同医疗科商定,医生每天一百瓶 叶保西林,得奖金十元。一个皮肤科医生,一个月竟给病人开出三千七百九十瓶, 得奖金三百七十九元。在金钱的诱惑下,医生、药剂师的职业道德都忘得一干二净 ! 这里,笔者愿意再向人们披露一起特大受贿案,其主角是江苏省医药公司的两名 科长:董平生、黄荣军。他们手中掌握着几千万江苏人民的药品大权。两年前,他 们初露锋芒:董平生仗着推销大权,经黄荣军介绍,结识了广东省兴宁县医药采购 供销站的两名站长,于是,奇迹突然发生,不到一个月时间,六比业务拍案成交, 大批进口的“先锋霉素”,“胃仙U”源源不断地涌到了兴宁这个小县城。 董、黄两人初尝甜头就每人获利一万元,这使他们信心倍增。已经怀揣护照,等 候签证的黄荣军更扬言:要干就大干一场,狠狠地捞一把,再远走高飞。 机会终于来了,目标是瑞士生产治疗尿毒症的输液----山地明。一瓶小小的山地 明,价值人民币一万八千多元,是同类大陆生产输液的一千倍。能销得出去吗?担心 绝对多余,“大锅药”么! 于是,黄荣军飞到羊城,与一位外商洽谈。此时,他的公开身份是江苏省医药公 司新药科副科长,离南京前,他已按正规手续,向江苏省外贸部门申请了“进口药 品订货卡”。一切准备就绪,而且相当规矩。 他向外商提出进口二千瓶“山地明”和二百套输液装置。这样一宗价值五十万美 元的大生意,外商自然大喜过望,一口允诺当月发货,还主动提出“优惠条件”: 免费赠送四百瓶“山地明”样品,并可以为董平生在香港市场代销,所得款项以董 的名义存入香港银行。董当然很高兴,但他又怕外国商人耍滑头,提出四十瓶样品 必须随货同时装运。 几天后,兴宁的那两个站长兴冲冲赶到南京,在一家饭店召开了一个“三国四方 会议”。对二千瓶“山地明”这块肥肉,兴宁那两个人早就馋涎欲滴,但苦于没有 五十万美元的庞大外汇资金,不得不眼睁睁地在旁边观望;这一点,黄荣军早就料到 ,他已将五十万美元的贷款落实停当,据此,他提出几点条件: 1.货物由兴宁县医药采购站出面买进,再卖给江苏医药公司。 2.事成之后,按劳取酬,董黄提取百分之四十,兴宁二人提出百分之三十,其余 百分之三十由董黄作为“铺路”开销。 兴宁县那两个小站长,只要开一张发票,借一个帐号,就可以自赚四点九万元。 双方一拍即合,立即成交。然而,董平生还有一点惊慌:那张留存江苏省外贸厅的 “进口药品订货卡”时时威胁着他,叫他难以安宁。于是,他去外贸厅,悄悄对卡 片进行技术处理,将自己任职的单位改了个子虚乌有的单位。这样做,他仍不放心 ,因为毕竟留了笔迹,于是,又去了那儿,一不做,二不休,将卡片一撕了之。 请看,堂堂大陆政府外贸部门的“订货卡”,竟然同图书馆的检字卡一样,可以 随手翻阅,随手撕毁!这样的管理水准,不出乱子才怪呢! 收获的季节到了。黄荣军来到兴宁县,提走了转销费十一点五万元,再加上四十 瓶样品销售额七点二万元,与董两人净得十八点七万元。 这笔数字,只是他们俩多次成功合作中的一例。当公安部门开始查证时,兴宁县 还有人向南京的黄荣军通风报信,黄以最快的速度办妥签证,领取出境卡,两天内 离开大陆。 这几年,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要发财,搞药品。这话一点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