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敞开大门的东欧 刘 烨 我早就听说东欧民主化以后,政治和经济领域异常活跃。一直想有机会能去看看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有一个朋友的朋友从匈牙利回国,带来了几张从布达佩斯到 北京的车票,四个月内有效。我花了九百元人民币买了一张,并迅速办了蒙古、苏 联的过境签证。因为中国政府和匈牙利政府在一九六五年九月有互免签证的协议, 故无论是过境或旅游均可以免签证。 九零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我坐上了当年度的末班车——三次东方列车。经过十三 个小时的运行,晚上八点三十分到达中国的边境城市二连浩特。中蒙两国的铁路轨 道不同,要掉换火车轮子,同时进行出境检查。人不需下车,每一节车厢上来一个 海关、两个边防、一个卫生检查人员。在到站以前,带货特多的“老手”开始活动 了:找初次出国的或公派人员。初次出国的行李一般不查,公派人员所带行李较少 。平衡以后,中国人应付海关都是很“成功”的,外国人找不到“分担”的人,有 一部分被补了税。有两个保加利亚人带了十箱圆珠笔,海关查到后,让补税五百美 元,最后还价到三百美元。对早年从新疆、黑龙江地区过去的中国人,现在探亲返 苏的人员,基本上是很优待的。有的一家五、六口人,要带六七或十件行李,真正 的“大倒儿爷”要算他们,他们两边都熟,能以最低的价格在国内买进,又能以最 高的价格在“第二故乡”卖出。跑一趟老家的“利润”远远超过他们一辈子的收入 。 相对来说边防检查比海关要严格得多。据说每次车都会被扣下二三十名。被扣下 的主要原因是:假护照和出境登记表所填方向不一致。这两种原因在国内的电脑储 存中都反映不出来。有两个浙江青田的姑娘持有去西班牙的探亲护照,当场被“请 下”了车。据说现在对南方省市从二连过境的人员查得很仔细,特别是对广东、福 建、浙江省的人。两小时后,约有二十来名上次车被“请下”去的人陆续上了车, 上车后每人补三百四十八美元的卧位费。其中有十三人持有去非洲(劳务出口)的护 照,经过传真核对后,确认是真的,被放行。还有几个工人是吉林的,在国内登记 表所填出境口岸是满州里,在北京买票时有规定,满州里只准外国人出境,中国人 只有坐三次车从二连出境。当他们到二连时,资料中找不到他们的名字,经与满州 里联系,确证后允许出境。据说自从“八九民运”以后各口岸就进行了全国计算机 联网规划,九零年八月以后开始了正式运作,边防严格的原因可能是服从“命令” 。 二十七日零点进入蒙古边境。在一天一夜的运行中,除了首都乌兰巴托之外,见 不到其他的城市,一路上除了冰雪之外,就是茫茫的沙漠,偶尔能见到零散的羊群 和一、两个人。在这个国家的第一大动脉上能见到的也仅是偶尔开过的煤车。在蒙 古境内的火车上服务员收费,除了美元外,就是要中国的人民币,本国的图格拉里 都不喜欢。 二十八日凌晨驶入苏联境内。莫斯科时间三点左右,天就亮了。最明显的特征是 铁路两边的树多起来了。六点以后,陆续有苏联人上车了。他们手里攥着大把大把 的卢布,这是来换美元的。还有手里拿着机械手表和金戒指的,这是来易货贸易的 。还有些什么都不带,空手来的,这大多数来买“伏特加”的。 在中国人手里换美元,可真不容易。一般人都只换个三五美元,够路上花的就行 了。要换到一百美元,至少要找好几十人。当时苏联的官方兑换价是一点四卢布换 一美元。火车上能换到二十三卢布,据说在边远城市能换到二十五卢布以上。中国 人不肯用美元换卢布的原因:大多数带着可卖的东西,真的什么都没带的话,只须 在中国境内的餐车上花二点五元人民币买一瓶二锅头,就可卖二十五卢布,够你在 餐车上吃两天了。在苏联餐车上,即使你什么都吃,一顿饭也只能去掉你一美元的 二分之一。因此,中国人能在国外慷慨消费,无过于在这里了。 白酒带得多的人,有带上好几箱的。一路上卖过去,能从最初的二十五卢布一直 卖到三十卢布。卢布在莫斯科也很难买到东西。这时只要有东西就什么都买了。有 的买沉重的照相机和带红色的18K戒指,还有的干脆带着用不掉的卢布留念。(以后 五十元,一百元二种大面值的卢布宣布为作废。) 车上最热销的要算皮夹克了,在整个苏联境内都有人要买它,能出价到一千卢布 。这是一般苏联工人一辈子积蓄的二分之一。其次是牛仔衣裤,中国布鞋,旅游鞋 ,童装,电子表,化装品,项链,泡泡糖等等。在整整五天的苏联境内,真正的大 货主是探亲归来的苏联公民。他们能精确地知道:什么站,什么货好买,什么货能 带到家门口去卖。他们一上车首先抛售的是皮夹克、牛仔衣裤、“伏特加”酒,到 新西伯利亚一带卖电子表,化妆品之类,最后卖旅游鞋,将珍珠项链带到家门口去 卖。有一位在塔什干地区的老人,在苏居住已达三十年。他一辈子辛苦,积蓄仅二 千多卢布,现在每月的退休金不足一百卢布。这次是第二次回老家探亲了。上次探 亲净赚了一万多卢布。这次带出了儿子,媳妇和第三代。人多,自然货就带得多了 。而且经过上次的“试验”,这次的信心更足了。他准备再跑几趟积累点资金,自 己开厂了。我问他苏联皮夹克缺到这种程度是什么原因?他说:“原因很简单,苏联 有的是羊皮、牛皮和各种兽皮,就是没有加工的能力。以前穿了几十年的皮袄,现 在一开放,没人穿了。都喜欢改穿进口的皮夹克了,即轻巧又鲜艳,式样也好。” 这些在中国大量积压的过时货,竟能在老大哥家里成为稀有物品,而且不是一般人 所能买得起的。这实在耐人寻味! 今天的苏联言论已是相当的自由了。老百姓可以任意在电视上批评政府或指责政 府的领导人,可是他们却突然发现原来信奉的主义“消失”以后,生活竟倒退到资 本原始积累阶段。当他们还来不及调整和适应这变化的时候,物价却已经成几十倍 地上涨了。一位同车的苏联记者说,我们有丰富的资源和物资(指原材料),有良好 的交通,以及充足的能源,为什么一下子变成现在这样?我不明白?如果将这种状况 也归入改革中的“阵痛”的话,那末唯有私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起完整的金融体系, 和对民间企业的扶持以后才能“止痛”。在这之前就是“倒儿爷”的天下了。 九一年一月二日,上午九点,列车到达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这座著名的旅游 城市由多瑙何两岸的布达与佩斯组成。它是古代奥匈帝国的首都,河两岸的皇宫和 城堡都保存得相当完好。这个仅二百一十万人口的城市,每年能接待二千多万的游 客。旅游收入是这个国家的重要来源。每年的五月至十月是旅游旺季。通常这时FT (货币名称)都要大幅升值。今年经济持续下跌。FT与美元的兑换率从年初的一美元 =五十八点八五福林贬值到五月份的一美元=七十四点二四福林。高失业率和严重的 通货膨胀困扰着获得自由的人们。在本国人看来连生活都难以维持的困难中,(一般 工人月工资收入仅七十至一百五十美元)“自由和民主”加上免签证却吸引了大批的 中国人到来。 在六个月以前,这里的中国人还是屈指可数的几十人。现在增加到近三百人,据 说到了九一年的六月份已激增到八、九千人。这里已成为继日本热、澳洲热以后的 又一个出国人员的热点。在这支进军东欧的大军中有上至教授、干部下至工人、学 生、个体户。有直接从国内出来,以这儿为“跳板”转向其他国家的,也有历经曲 折艰难从别国转道而来的,缓一下、“喘一口气”,再继续拼搏,寻找自己的“目 标”。还有已经出国多年,在外赚了些钱,视东欧为“新大陆”来求发展的。所有 这些人都是以布达佩斯为中心,四面出击,大多数都已去过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 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探市场,做生意。有的就专职从事国际倒卖,最后又 都汇集到了布达佩斯。因为开放的市场是中国人大显身手的地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