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请别为我哭泣 ·马怡阳· 古巴的北戴河瓦拉德鲁 好多年没坐伊留申飞机了。八月中旬赶去古巴观看泛美运动会和为卡斯特罗先生 六十五寿辰祝寿。我取道加拿大,搭古巴航空公司的飞机,经过神秘的百慕大三角 ,来到了古巴的旅游名城瓦拉德鲁(Varadero)。 古董般的苏制伊留申飞机,在云层里跳动了四个小时,总算安全抵达。怕死而买 好保险的西方游客为之击掌欢呼。上一次坐伊留申是八九年圣诞节,前往罗马尼亚 战地采访。知道这飞机古老但性能不错,因此一路上从容不迫,喝着“古巴茅台” ,与邻座的加拿大牧师砍了一路大山。 古巴自东欧八九大革命后,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问题,于是急速开放旅游,向西方 招手。往日西半球“不沉的共产主义航空母舰”已经变成了豪华游轮。去古巴玩一 趟,四百美元来回包七天五星级酒店,天下这么便宜的事儿不多了。当今世界上共 产党国家只剩下古巴、北韩、越南和中国,而后两个国家经济改革后,旅游消费大 增,北韩至今不肯向世界开一点门缝。 飞机接近西印度洋群岛上空时,碧空万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海面上一块块翡翠绿 岛屿,好象在飞机下面随风漂逝,美不胜收。古巴由大小一千六百多岛屿组成,哥 伦布一四九二年登陆古巴时,竟然把这里误以为中国和印度,亏他想得出。 瓦拉德鲁机场坐落在一片棕榈林中,海关服务之好给我第一个好印象。为了打破 美国的经济封锁,古巴是世界上唯一旅游不用签证的国家(记者采访例外)。只要你 肯花美金买票,航空公司当即发给你一张游客卡。海关循规盖章,一句废话没有。 这也是卡斯特罗热带社会主义的特色之一。他知道人们只向外跑,不会向里跑。古 巴有一千万人口,一百多万人已经偷渡出洋,十去其一。哈瓦娜离美国佛州的Key West只有九十迈。因此,古巴绝对不必搞计划生育。如果不是海岛的话,真不知道 人口要流失多少。 瓦拉德鲁是一个长形小岛,景色奇丽无比。沙滩洁白细腻,据说是由海贝类生物 化石所形成。我所居住的昆塔·布兰卡旅店由一座橙红顶白壁的西班牙式别墅组成 ,一字沿海滩排开。 来到古巴离奇见闻一箩筐。到酒店登记后,便来了一辆拖拉机,后面拉着一个铁 敞蓬车,突突突地把我们送去各自的别墅。这拖拉机显然是苏联六十年代农用康拜 因。不过游客们见怪不怪十分开心。那位加拿大牧师高喊:“No Problem for Cub a” 瓦拉德鲁过去是古巴的北戴河。据说许多共产国家的知名人物,如赫鲁晓夫、柯 西金、阿连德,还有海明威都曾在这里渡过假,在西半球相当知名。而今,瓦拉德 鲁已成为古巴开放的窗口,特区。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的投资接近十亿美金, 每年有数万的游客光顾。 没有美国佬的美国租界 瓦拉德鲁是一个没有美国人的美国殖民地。这里的一切,从香烟到咖啡,到比基 尼泳装,全是美国货。电视每天播放美国电影。只通用一种货币—美金。只有交通 工具不是美国的,汽车百分之九十是苏联的拉达牌,偶尔碰见一辆日本的丰田车。 自行车全是中国的名牌:永久和凤凰。让我这孤零零的中国游客感到亲切。 第二天,我便花两美金租了一辆永久自行车,离开租界区到市中心采访民情。热 带社会主义的确与东方的社会主义殊异。大多数妇女都穿着三点式在街上游逛。她 们逛百货公司,逛书店,吃冰淇淋,到处春光无限。我本以为这是海滨胜地的缘故 ,一问才知,三点式是古巴妇女的便装。正式社交场合也不过下身加一件超短裙。 别说同比基尼装争论了好几年的中国大陆比,在纽约长岛,这样的春色亦不多见 。除了三点式有些款式外,古巴老百姓的穿着可就太贫乏了。很像中国大陆七十年 代文革时候,人们的着装只有一种款式(中山装)和两种颜色(草绿色和兰色)。连牛 仔裤亦不多见。 这也许受到领袖卡斯特罗以身作则的影响。他以斯巴达式的苦行,自五九年上台 以后一直穿着那身一成不变的野战军服,似乎要以自我约束和简单的生活,抵消人 民承物质匮乏之苦。他的其他特征是满脸落腮胡,嘴里永远含着哈瓦娜雪茄,身边 永远少一位卡斯特罗夫人。 哈瓦娜:别为我哭泣 第三天,我便离开瓦拉德鲁,叫一部拉达迪士,驱车两个小时到达令人神往的美 丽城市哈瓦娜。哈瓦娜是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欧洲人最早在此兴建的城市,始于 一五一九年。十九世纪时成为新大陆最繁荣的城市,有“加勒比海乐园”之称。卡 斯特罗上台之前,这里曾是重要的商业港,金融中心,世界最大的赌城。美国赌博 业是古巴实际的政府。至今,美国人一提到哈瓦娜,仍然眉飞色舞。 然而我们见到的哈瓦娜却是一片萧条。美国三十年的经济封锁,苏联断绝对古巴 的援助,哈瓦娜就像一位衣衫褴褛的、失意的贵妇人,一个长期被围困的拜占庭。 老城著名的梅拉孔海滨,沿岸的建筑物已是残垣断壁,几乎没有一张玻璃窗。黑人 的孩子们不时从角落里钻出来,向游人喊着“巧克力,巧克力”,青年人则在你身 边经过的时候,悄悄地说着“换不换,换不换”。街上到处跑着五十年代美国赌徒 们留下的豪华汽车,三十年来一直跑着,宛如一幅古老电影的画面。而重要的广场 ,政府楼,博物馆甚至学校校园里面,都停放着一辆装甲战车,叫人民“时刻警惕 帝国主义的威胁”。 卡斯特罗的确是一个赤裸裸的尚武主义者。哈瓦娜的老城广场,放满了坦克,飞 机和导弹,命名为“武器广场”。新城中心被命名为“革命广场”,一座宝剑式的 纪念碑矗立在中央。周围的政府机关大楼不乏漂亮的苏式建筑,与大陆的人民大会 堂到军事博物馆一带很相像。古巴的政府楼和旅馆一望便知,不必懂西班文,因为 只有政府机构和外国人才能使用冷气设备,民宅是没有的。这里的气候一年四季在 华氏八、九十度之间。 如通常一样,我每每来到一个国家采访,都喜欢花钱住在老百姓家里,而不喜欢 住旅馆。毛泽东曾说:“我们共产党员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 方,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这话对共产党人适用不适用我不知道,但要做 一个好记者必须有这样的精神。顺便一提,哈瓦娜的旅馆真叫便宜,五星级旅馆单 房一夜统一为四十五美元,普通旅馆最便宜的十八美元。“自由哈瓦娜”原来是美 国的“希尔顿”,电话完全是现代化的,比莫斯科的“宇宙大酒店”还要方便。有 上百年历史的“总统大酒店”则以富丽堂皇和古雅著称。不过,同我在墨西哥住过 的酒店比较,服务质量还是差了一截。这里的服务员不收小费。 亮出你的舌苔空荡荡 在民生方面,哈瓦娜简直就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市。游客们除了冰淇淋什么都买不 到。商店里一空如洗。我在一家大百货公司里点了一下货,数来数去只有七样商品 。妇女们只有泳装没有时装。即使是大饭店的服务小姐,也只穿着中国制造的小白 球鞋。我只是在出席一次高级文艺界沙龙聚会时,见到一两位女性穿皮鞋。多数穿 球鞋。 下面是我所了解的一些数字:普通市民月收入一百五十比索,政府干部和高级知 识分子二百五十到三百比索。套服七十至一百元一身,皮鞋一百二十元一双,每年 一双配给。猪肉十比索一磅,每月三磅,米每月五磅,糖每月四磅。烟、酒连配给 都没有,只能走后门去搞。水果、蔬菜,牛肉根本没有。不过这里满街都是椰子、 芒果、橄榄树。牛奶有小孩的家庭凭票供应,只有啤酒和苏达水是不限量供应。一 位退休的百货公司经理告诉我,从八九年开始,古巴所有的生活必须品均凭票供应 。而烟、酒、牛肉、奶酪、水果等均从商店的货架上消失了。过去古巴的巧克力、 雪茄烟世界闻名,一百年前是欧洲宫廷里的用品,但他已经好多年看不见这些“国 粹”了。 我在哈瓦娜住了五天,最发愁的问题便是吃饭和抽烟,有时想喝一杯咖啡都十分 困难。比较之下,古巴的现况比八九年的罗马尼亚还差很多,相当于中国大陆六十 年代困难时期或文革的七十年代初期。而首都哈瓦娜与当时的北京也没法比较,甚 至比不过生活最差的东北工业城市沈阳。一个盛产水果、烟草的热带农业国家,搞 到人民没有烟抽,真让人不可思议。 热带社会主义不失浪漫 然而在文化生活方面,卡斯特罗独创的热带社会主义,却与东欧和中国有着绝大 的不同。西班牙文化的浪漫开放,基本上维持到革命后没有改变。只有赌博受到严 厉禁止。因为政府认为赌博是过去美帝国主义剥削古巴的像征。尽管人都没有吃的 ,哈瓦娜人几乎家家都养狗。政府没有打狗队。哈瓦娜妇女穿着少得不能再少,女 人在家里时常穿着三点式,客人来了也不在乎。 电视节目中最常见的镜头,不是卡斯特罗高谈阔论,就是脱衣舞衍化出来的各种 肥皂剧,大腿舞,百无禁忌。哈瓦娜的性生活是开放的。结婚还是同居任由你便。 我住在一位华人家里,他五十多岁,又离了婚,同一位四十岁的古巴女医生同居。 我访问的一位电影编剧,三十九岁,已经结了三次婚,他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但自 知不会是最后一次。 古巴由于不能生产胶片,每年只拍摄两部电影,所以质量甚高。今年二月古巴电 影《爱丽丝迷城》(Alice in the wander town)在柏林获得自由奖,闹出一场政治 风波。但电影并没有在古巴禁演,只是遭到政府评论界的围剿,同时被《纽约时报 》等西方媒体大加赞赏。影片写一个小女孩看到报纸宣传一个城市多么多么好,于 是前往游玩,但一进去便出不来了。还遇见许多人面魔鬼和许许多多古怪的事情。 于是她起而反抗,一个人同整个城市斗争。故事用的是童话手法,很像奥威尔的《 动物农场》。 作者爱德华·德利阿诺二十九岁,哈瓦娜大学教授,结婚三次。德利阿诺对政府 的反应表示非常吃惊。他从八二年组织了一个艺术家团体,发表了三百多篇小说和 剧本。他说“我真心拥护社会主义,只是想指出一些它的缺点。这部影片只是一个 童话,我绝无用意要讽刺政府。”但一位电影界官员接受访问时却说:“德利阿诺 有精神病的,他说什么都没有用,影片讲的就是古巴,太明显了,他再说什么都没 用了。政府不会限制他的创作自由,但他今后别想在古巴发表作品了。” 尽管卡斯特罗以遏止美帝扩张为职志,但他对美国电影有着特殊的偏爱。不像江 青自己看美国电影却不让人民看,古巴电影、电视百分之八十是美国电影,其余是 苏联和拉美各国的电影。当然还有另一个不可说的原因,就是放其它国家的电影要 付版权税,而放美国电影不必付版权税,因为美国与古巴没有任何经济往来。遗憾 的是,古巴放的搞美国影片通常都晚五到十年,目前放的都是美国八十年代初的电 影。 卡斯特罗在经济和政治上与美国抗衡,在文化上也与美国分庭抗礼。古巴一九五 九年创立非官方的美洲作家联盟(CASA OF AMERICA),有国内外会员三千多,由卡斯 特罗政府赞助在哈瓦娜设立总部,是拉丁美洲的“左翼作家联盟。”该联盟有自己 的画廊,图书馆,大部分收藏均为其他国家文化界人士赠的,十分气派。联盟每年 开一次大会,给拉美作家颁奖。今年十一月和明年二月,分别为纪念海地革命一百 年和哥伦布发现美洲五百年而举行大型庆祝活动。 画家、诗人和作家三料一身的朱利奥·盖罗纳(Julio Girona),二战时曾参加美 军赴欧洲作战,现居美国,但一年八个月在古巴工作。他的观点很有代表性:革命 前,作家无力生活,因为古巴人识字率太低。卡斯特罗说:“你不可以写反对革命 的作品,那会带来美帝的复辟。”但此外古巴文艺没有教条限制,没有毛泽东或斯 大林那种迫害,世界有什么流派,古巴就有什么作家。例如:古巴没有歌颂革命、 歌颂工农的社会主义文学。 哈瓦娜不相信眼泪 显见,卡斯特罗的热带社会主义不失浪漫,轻松。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卡斯特罗根 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他更像西班牙的独裁者佛朗哥,而不像勃烈日涅夫或毛泽东。 在古巴,没有其它社会主义国家那种沉重感。诚如卡斯特罗所言:“我们所具最杰 出的特质,即在于它并非抄袭,乃是处于创造。”这位棒球国手,知名律师,游击 队长和学生领袖出身的领袖,一开始便在古巴实行了松弛的社会主义,自己独创的 一套。他不曾效仿其它拉美国家,一味追求美式民主,导致国内动乱连连,兵变频 生。他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卫生、教育与社会福利,这与其它拉美国家贪污腐败,贫 富悬殊的景况形成鲜明对比。古巴至今仍是中南美洲最稳定的政府。 卡斯特罗的革命政府比中共建国晚了十年,仍然是第一代共产党人,在美洲以廉 洁出名。我在一次古巴上层圈子的聚会中了解到,中国近十年严重的太子党现象, 在古巴是不存在的。一位哈瓦娜大学的教授说,古巴的高干不可以贪污。卡斯特罗 以平均主义为稳定社会贫困的武器。去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逮捕巴拿马总统诺利加 时,查出西部军区总司令果阿(Choa)将军协助诺利加贩毒。卡斯特罗没有手软当即 下令枪决了他。 果阿是古巴军方颇有实力的人物,曾被任命为驻安哥拉古军总司令。人很意气, 威望亦高。卡斯特罗枪决他,不藏杜绝兵变的用意。但却对人民宣传说,不枪毙果 阿,美国就会入侵古巴。 但是,我所见到的古巴人却表示,古巴的高干子弟可以获得比老百姓多一些的物 质享受,但是没有政治特权。没有高干子弟接班做官的现象,政府的威望相当于中 国六十年代的情形。例如古巴国内没有什么持不同政见者,这使我很奇怪,因为海 外古巴人绝大部分是持不同政见者。经了解,卡斯特罗采取的是“自由偷渡主义。 ”你不喜欢我,尽管走,拿不到签证就偷渡。结果把球踢给了美国。过去美国政府 曾经鼓励古巴人投奔自由,但八十年代古巴实行偷渡自由化政策,每天晚上都有五 到十条船进军迈阿密,结果古巴难民成千上万,已落得同海地难民同样的命运,美 国不再随便给予古巴偷渡客政治庇护。 由于美国的经济封锁孤立古巴,政府巧妙地把经济危机的责任转嫁到美国佬头上 去。反美帝政策深入人心。例如过去日本“三洋公司”的电器进口古巴,结果美国 高价买下销售权,不再向古巴进口。中国的永久牌自行车在古巴卖得很好,美国也 如法炮制,买下代理权,不再进口古巴。但中国又把凤凰牌进口古巴。中国自行车 卖给了古巴七十万辆,售价一百三十比索一辆。 卡斯特罗的确是出色的宣传家。据说,他年轻时代曾在纽约的法拉盛住过,在美 国接受的社会主义,知道如何诋毁美国,捉美国的痛脚。这次的泛美运动会也别开 生面,二十七个运动场全部免费观看,许多拉美游客对古巴的福利赞誉有加。古巴 不仅第一次痛宰美国(一四零面金牌对一三零面金牌),而且赚了大笔的外汇。但目 前古巴的反美宣传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纸张出报纸。以革命根据地“戈兰玛”命 名的党报,还有工人报,青年报等三份政府报纸,现在都不再增加订户。因为要从 加拿大进口纸张,故每天的报纸印数很少。 与北京关系日密,也欢迎台湾投资 目前古巴正在全力向西方开放旅游。由中央委员、人民代表费利克斯·莫里诺负 责的古巴对外合资公司,已成为古巴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窗口。莫里诺在接受访问时 介绍说,去年古巴已经吸引了近四十万游客前来旅游。十年前古巴只有三千套旅馆 客房,目前已经接近四万套。瓦拉德鲁旅游胜地,是古巴旅游业成功的缩影。 莫里诺介绍说,在对外合资方面,古巴在大酒店和餐饮业最为成功。目前西班牙 、加拿大、墨西哥和意大利在古巴的投资最多。他十分欢迎中国人到古巴经营餐馆 和酒店。他曾去过香港,香港的繁荣令他印象深刻。我特别问到台湾资金是否也可 以来古巴投资,他肯定地表示,“可以来,没有邦交可以去香港谈,只要对古巴有 好处,谁都可以来投资。”他表示,“你知道,来古巴不用签证,美国不让来没关 系,你从加拿大过来,台湾商人可以从香港过来,那里有直航。台湾人来旅游也不 必签证,从航空公司领一张卡就可以了。” 在对外政策方面莫里诺表示,古巴对外往来没有意识形态,欧洲国家也是资本主 义,但不是帝国主义,不像美国。同美国的关系紧张,全是华盛顿单方面造成的, 古巴也欢迎美国投资,一视同仁。目前古巴为保障外国投资,采取了五十对五十的 政策。外资投进多少,政府也投进多少,经营管理权可以给外国人,股权利润各占 一半。结算一律美金偿付。 古巴与中国大陆贸易,随着东欧的变化正在相对增长。双边贸易多为以贸易贸, 按国际价格结算。去年双边贸易额已达五亿七千万美元。主要商品为糖、稻米、纺 织品和自行车等轻工业商品,虽然超过整个东欧六国的总合,但仍然只有古苏贸易 额的十分之一。 今年七月,古巴国家副主席劳里德斯鲁访问北京,参加“南南会谈”,江泽民, 杨尚昆都接见了他。历史上,总统多尔蒂克斯和党的领袖盖瓦拉曾于一九六一年访 问过北京。但今年江泽民总书记访古和卡斯特罗的回访,两国政府均未见正式公布 。只是由法新社首先透露消息。 莫里诺表示,中古关系未来将获得迅速的改善,但他否认这是由于苏联东欧的变 化所致。他认为古苏关系不会出什么问题,尽管苏联今年卖给古巴的东西已经按国 际市场价格结算,而不再给古巴优惠。针对布什在莫斯科要求苏联中断给古巴援助 一事,他说,“我相信戈巴乔夫不会同意美国的要求。” 哈瓦娜华区面临灭种 历史上,古巴曾经是华侨最多的拉美国家。上世纪中叶,随着废奴运动在全世界 的兴起,大批华人作为“契约劳工”,涌向美洲的种植园。一八六一年美国废奴时 ,古巴已经有华工三万五千人,十九世纪末达到六至八万人,占当时古巴人口的百 分之三,是为美洲华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清末战乱和抗战后,又有大批中国人移居 哈瓦娜,因为这个多民族混居的(西班牙人,法国人,黑人)的国家,较适合中国人 的生存。 五九年卡斯特罗建政之后,直到七十年代初中苏交恶,古巴与北京的关系一直很 好。笔者上小学时,就读过卡斯特罗著名的法庭辩护词《历史将宣判我无罪》,与 季米特洛夫的《控诉法西斯》和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同为国际共运的三 大范文,无人不晓。拉美革命英雄、阿根廷医生格瓦拉在古巴革命之后亲赴北京朝 拜,从毛泽东那里学得两个法宝:一是输出游击革命,二是创造共产主义新人,曾 在拉美掀起“中国—格瓦拉主义”。 位于哈瓦娜老城中心的中国城叫做“哈瓦娜华区”,至今仍有一些残余的标志: 如“太平洋酒楼”“金鹰戏院”和“北京什货店”。古巴电视台也播放大陆电视剧 ,如数十集的《西游记》,以及一些香港武打片和李小龙的电影。然而一度是为哈 瓦娜名胜之一的华区,自六二年公有化运动开始衰落。华人在那里均是小本经营的 小业主。实行社会主义后,大多数人或偷渡或移居或返乡。纽约华阜古巴联谊总会 的会长说,当年他偷渡被抓住,关了四年牢。但现在任哈瓦娜龙岗公所主席的赵义 先生,却有不同的故事。他原是香港的导演,五十年代来哈瓦娜经商。六一年他把 自己的商店送给政府,作了百货公司的经理,生活也过得去,不想离开古巴。他去 过美国看儿女又回来。 哈瓦娜华区的华人人口从五九年的三万多人,减少至今天的一千多人。由于移民 闯天下多为男丁,女性甚少,大部分华侨都娶了古巴女子为妻,或者同居。随着时 间的推移,华区里的华人每年要死半百,第二代华人血统纯的又少,又不会讲中文 ,再过些年,恐怕华区便徒有其名了! 目前华区共有十三个公所,一家影院,一家酒楼,都是政府办的,连厨师都是古 巴人,只穿着中国的小褂。北京什货店只有十几平米,除了罐头和工艺品没别的。 新闻方面,五十年代有四家华文报纸,目前只剩下一个“光华报”,由香港老报人 主持,双周刊,印数两千。此外还能看到“人民日报”和香港《大公报》,通常两 三个星期后送来。 由于不像美国有台湾机构的竞争,哈瓦娜的中国大使馆不向华人提供住所服务。 华区领袖们指出,这里的使馆人员又官僚又胆小。官员既不说广东话,也不说西班 牙语,所以难沟通。他们也乐得消闲。我在哈瓦娜曾拜访中国大使馆,不料碰了一 鼻子灰。一位女性负责官员同我说:“这里的华人都很穷很穷,理他们干嘛。”但 古巴人却至今对中国保持极好的关系,中国麻将在哈瓦娜很流行,会玩麻将的比会 玩国际象棋的多。而且由于汽车数目越来越少,电油越来越贵,古巴人多以自行车 为交通工具,运动会场外的自行车一排好几百,就像身临北京,牌子多为凤凰车。 但华人在古巴社会各行各业都很拔尖,泛美运动会最后一天是女子体操,一位华 裔小姐拿了自由体操亚军。此次负责接待一千多记者的新闻中心主任,是华古混血 的特米丝托克尔·冯先生。华裔诗人梁和华裔作家威弗雷多·林,都是古巴现代文 学最重要的作家。新闻中心的梁主任介绍说,华裔在古巴均很有成就,以聪明,工 作认真和诚实著称。 等待赎救的共产主义孤儿 古巴之行唯一的缺憾是没有访问到费道尔·卡斯特罗先生,因为他每天都在各体 育场中转来转去看表演,发奖牌。不过在电视上常见他高谈阔论,对记者很客气, 什么问题都答。他说“留胡子有十二分的好处。如果每天花十五分钟刮胡子,一年 就要花五千分钟。我宁愿把这些时间花在打棒球上。”他永远穿军服也有说辞:“ 因为穿军装不需要打领带选外套、衬衫、袜子。”但每当记者提到与美国邦交问题 时,卡斯特罗总是十分愤怒和老大的不愿意。他说:“美国佬开着条件同古巴来往 ,我们不能廉价,主权不能有条件,这不是我们的错。” 八月十三日是卡斯特罗六十五岁寿辰,这位三十三岁就发动革命而一举成功、作 了一国领袖的强人,性格上有不少固执的可爱。与我想象的不同,卡斯特罗从来不 为自己祝寿。当天的哈瓦娜平静得很,不像在中国,毛泽东生日时,《人民日报》 总要发点特别的东西。文革时,当毛的生日也是法定的假日。卡斯特罗不喜欢个人 崇拜,这一点从哈瓦娜没有多少他的画像便看得出。而他的战友,阿根廷医生格瓦 拉好象是古巴社会主义之父,到处都是格瓦拉的肖像。据说,卡斯特罗八五年掀起 全国戒烟运动,曾经戒掉一段烟,可是东欧民主后,又抽上了,他已感觉到革命的 孤独。 一个面积还没有佛罗里达大的岛国古巴,三十年来搞得巨人美国束手无策。由于 卡斯特罗向南美洲输出革命,逼得美国中央情报局在美洲大搞右派军人政变,使这 里的局势动荡不安,民主不断退化,美国的名誉也搞得很糟。实地考查一下古巴, 没有人会赞同白宫的经济制裁政策。尽管古巴的问题主要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上,但 因此而让古巴人民连带受尽经济制裁之苦,美国的确有失大国风范,不近人道。而 问题更在于,美国的政策反而使古巴人相信了卡斯特罗的宣传,视美国为嗜血残忍 的大鲨鱼。美国实应反省对古巴的僵硬政策。 十九日乘坐苏制图五五飞机返回多伦多时,正好闻悉苏联八一九政变的消息。卡 斯特罗一定认为这下子可以被赎救了。可是这个赎救的愿望还是没能实现,苏联共 产党垮台了。这个弱小而又自尊的民族将何去何从?好象记得古巴独立之父,诗人何 塞·马蒂说过:没有革命的民族是肤浅的。可是革命永不截止的民族,也会用尽她 的活力和魄力。 别了,古巴!你这等待赎救的加勒比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