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帝国兴衰史概 .杨漫克. 伟大的乌托邦成为历史陈迹 八一九苏联政变而后流产,导致七十四年共产党统治的结束和苏联大帝国的解体 ,正在改变着世界的历史,世界的版图和世界未来的走向。在人类历史上,因改革 和和平演变而导致一个帝国的解体史无前例。而事件对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冲击, 在许多方面目前还无法给予充分的估量。 苏联流亡的持不同政见者索尔仁尼琴,不愧为一个历史的洞见者。他去年八月首 度在国内发表《怎样使俄罗斯再生》一文,指出“我们正面对的不是自由,而是被 专制崩溃的碎片砸烂的危险。”他呼吁“当机立断和坚决地解散苏联,建立单纯的 俄罗斯共和国。人神共睹,我们(与其它加盟共和国)不能生活在一起,只有分离才 会带来光明的前途”。 如果不出现历史的奇迹的话,我们很快即将面对苏联分解产生的十五个新的国家 ,而世界的核武国家,将可能扩展为十个以上。而由这些国家新生所出现的不稳定 因素,将超越意识形态,至少一半的国家(亚洲部分的)将可能建立形形色色的独裁 政治。沙皇俄国的五百年功业,苏维埃七十四年的伟大乌托邦,成为历史的陈迹。 在东西方文明的边缘崛起 历史讲到五百年前,尚没有俄罗斯的地位,欧亚大陆北方这大片广袤的土地上, 只有少数游牧民族征掠而过,鲜少愿意在这里定居建国。古波斯人的西征,马其顿 的东征,宁可在南亚沥血征疆,而从未垂涎过黑海以北的大片土地。斯拉夫人的部 落在那里安宁地渡过了创世纪后的一千多年。 公元九世纪,北方的诺罗曼人南侵,进入斯拉夫创立的罗斯帝国,统一了南部, 定都基辅,建立“基辅大公国”,并接受了东罗马帝国的拜占庭文化和东正教。是 为西方文明初期东渐影响斯拉夫人。 公元十三世纪,东方的蒙古帝国勃兴,铁甲横扫欧亚大陆。成吉斯汗的儿子在斯 拉夫人的土地上建立了“金帐汗国”,把东方文明带给这个浑沌初开的民族。至此 ,东西两大文明的相互激荡和冲击,使这个罗马帝国时代还只能供文明社会使役的 奴隶之乡(斯拉夫源自奴隶之称),生长出了伟大的内在精神。五百年来罗斯民族不 断扩张振兴,经久不衰,在人类文明所能创造的各个领域,均有世界级的伟人和大 师,诚如沙皇所言:“俄国不是国家,而是世界。” 俄国的秦始皇--伊凡雷帝 公元十五世纪末,莫斯科维的大公伊凡三世,以莫斯科为中心举世,推翻了蒙古 人的统治。他建立起日后俄罗斯大帝国的雏形,北起白海,南达里海,东至西伯利 亚,西接波兰、瑞典。但伊凡三世的国家仍然是一个部落诸侯林立的国家。 一五三三年,伊凡的孙子伊凡四世继位加冕为第一沙皇,建立帝王功业。就像中 国的秦始皇一样,伊凡四世用血腥的恐怖铲除了大贵族的势力,确立了沙皇的统治 地位。伊凡四世以凶暴著名,史称“恐怖伊凡”或“伊凡雷帝”。他击退了强邻波 兰、瑞典的入侵,成功地应付了第一次外来的挑战,使国家强盛起来。 十七世纪初,伊凡四世的后族罗曼诺夫家族入继皇室大统。罗曼诺夫家族的第三 代产生了一位创下伟绩的帝王,他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一六七二年即位沙皇时,俄罗斯的国势和文明开化程度,远逊于当时的 欧洲国家。在文化定位上,俄国与其南部的奥托曼帝国一样,被欧洲视为东方的强 邻之一,而非欧罗巴的一员。彼得大帝继承的俄国,还是一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 的港口和海军舰队,因此无法与欧洲各国争雄。 把俄国变成西方的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自幼受到德国商人和教师的启蒙,天资过人,雄心极大,十二岁便应付 了争夺皇位的政变。他二十五岁为振兴国家进行了一次西游取经的旅行,先后去过 日耳曼、荷兰、英国,考察各国的科学、艺术以及各种机械制造方法。他甚至微服 私访,在荷兰船厂做了一星期的工人。他请回西欧各国的专家来帮他实行雄心勃勃 的改革。 彼得要干两件大事,一是用西欧的文化来取代俄国社会的鞑靼文化,二是为俄国 “开一个窗户”即觅一个出海的港口。他下令全国百姓剃去东方式的长须;脱去蒙 古式的长袍,一律改穿欧式的衣服。许多贵族因未剃须入宫而被斩首。他鼓倡男女 社交的公开。送青年到西欧留学。以欧制改组政府和军队。靠着专制的手段和过人 的智慧,彼得大帝将一个东方的民族转变为一个西方的民族。他的事业就像二百年 后明治维新之于日本一样。 在领土扩张上,彼得与瑞典打了数场战争,终于克服瑞典,在波罗的海建立了俄 国的第一个港口--彼得堡,并创建了俄国的海军。在东部,彼得扩张了所有西伯利 亚领土,一直打到中国的满清帝国边界,与康熙皇帝签下“尼布楚条约”。欧亚的 三大敌--瑞典、波兰、土耳其,皆因彼得的武功而衰弱。 第二个功业至伟的沙皇是彼得之后三十年继位的凯瑟琳二世。她对内保障农奴制 度,进行了一些复辟,对外却继承了彼得的事业。她和普鲁士一起瓜分了波兰,从 奥托曼帝国手中取得了克里米亚等黑海北岸,为俄国开了一个南部的窗户,直通地 中海。在东方,她将北美洲的阿拉斯加纳入俄国的版图,在日本海北部占居了一个 出海的港口。凯瑟琳建立了横跨欧亚美三海的庞大帝国,在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 因此,俄国历史上有两个大帝,一是彼得大帝,一是凯瑟琳大帝。 十九世纪,英国人雄罢海洋,俄国人雄霸大陆。亚历山大一世成功地击溃拿破仑 的入侵,并使俄国介入欧陆事务,成为扶助各国王室镇压革命的欧洲宪兵。欧洲封 建王室的联盟--“神圣同盟”,便是亚历山大首先倡议的。 工业革命再度挑战俄国 十九世纪法国大革命之后,欧洲日新月异,再次把俄国落在后头。社会以贵族和 农奴两个阶级为主,资产阶级人数甚微。于是亚历山大一世废除野蛮的肉刑,开办 大学,建立帝国议会,但只是表面文章,农奴制仍然不废。一八二五年俄国爆发第 一次革命,即十二月党人的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事败后,举事的知识分子皆被流 放西伯利亚,开始了俄国知识分子特有的道德勇气传统。 与此同时,农奴的反抗如火如荼。废除农奴制前的三十年起义达五百多次。一八 六一年,亚历山大二世下令解放全国四千万农奴,给予他们公民权,与美国林肯的 废奴几乎同时。产业工人急速增加。但这位改革沙皇还是于一八八一年三月被革命 者刺杀。 十九世纪后叶,俄国沙皇在政治上仍然专制,但工业革命却获得长足发展,废奴 前俄国只有九千家工厂,产业工人四十六万,到十九世纪末,工厂增至三万八千多 家,工人增至一百七十四万。 工业革命的结果直接促进了俄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二十世纪初沙皇尼古拉二 世是一位有心改革而无力回天的末代皇帝。爆发在中国满州的日俄战争,俄国惨败 ,引发了国内的不满。一九零五年一月九日的“流血星期日”,是俄国近代史的转 折点。当十二万工人在神父盖邦带领下,前往彼得堡冬宫请愿时,遭哥萨克骑兵卫 队的镇压,死一千余人,革命之声四起。 于是尼古拉二世一九零五年十月下诏:俄国由绝对君主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召 开国民议会。但未能平息革命浪潮,莫斯科又发生了大规模街头抗议。结果一九零 六年俄国历史上第一届杜马(议会)不到一年便夭折了。社会革命党人的势力日益壮 大。普列汗诺夫,巴枯宁,列宁等一大批杰出政治领袖登上历史的舞台。 布尔什维克: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一九一七年俄历二月,俄国在欧战中失利,爆发了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尼古 拉二世被迫退位,由克伦斯基组成资产阶级议会政府。临时政府举行俄国历史上第 一次议会选举,结果资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党”获得百分之四十选票,共产党前身 “社会民主党”获百分之二十六的选票,其中布尔什维克百分之二十四,孟什维克 百分之二。但列宁在民主选举的结果面前拒不认帐,公然号召党徒组织起义推翻民 选政府。 同年十月,布尔什维克在全国十数城市举行暴动成功,接管了俄国政权,从此开 始了共产党七十四年的统治。列宁的政权建立之初,不仅丧失了沙皇吞并的全部领 土,还在一九一八年布列斯特和约中,将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大片领土割让给德国 。然而,四年之后的一九二二年,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成立时,布尔什维 克政权获得巩固,即刻重新吞并所有前沙皇占有的版图,计俄罗斯、乌克兰、白俄 、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六国。 列宁之后现代化“恐怖伊凡”斯大林当政二十九年,成为俄国历史上最大的扩张 者。他一九二四年兼并了乌孜别克和土库曼,一九二九年兼并塔吉克斯坦,一九三 六年吞并哈萨克斯坦,克兹齐亚,一九四零年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和莫尔达维亚, 构成今日之十五个加盟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军便把由它解放的东欧六国纳入 自己的势力范围。 俄国的民族构成十分复杂。根据历史渊源分为:1,大俄罗斯人,居于俄罗斯大平 原以莫斯科为中心;2,小俄罗斯人,居于西南部草原,以基辅为中心;3,白俄罗 斯人,居于今白俄与立陶宛;4,南俄罗斯人,居于黑海海滨,为大俄罗斯的殖民。 此外是非俄罗斯民族。各民族的比例为:大俄罗斯人约百分之五十二,小俄罗斯(乌 克兰人)为百分之十七,乌孜别克人为百分之五,白俄罗斯人和哈萨克约各占百分之 四。民族种类多达一百二十多。 在某种程度上,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创造的伟大乌托邦,的确使这个民族一度走向 强大和富强。苏联的工业人口从沙皇时代不到百分之十增为百分之七十五(九零年统 计)。在一九二九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萧条时,斯大林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九 二八至一九三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一倍。工业产值增长一点七倍。电力增长一 点六倍,拖拉机由一千三百台增长到五万六千台。汽车由八百辆增长到两万四千辆 。 一九三二年至三七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俄国的重工业获得爆炸性发展,钢 铁,金属煤炭开采,电力等主要工业指标均翻了一到两倍,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工业 国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败德国打下了基础。但在另一方面,轻工业和农业的 发展却一败涂地,三十年代前后发生了两次大饥荒,谷物产量尚不及沙皇时代战前 的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德军一举拿下俄国欧洲大部分领土后,希特勒惊奇地发 现红军的坦克却从乌拉尔山脉源源不断地开出来。他终于知道斯大林这些年来干了 什么,知道德意志征服俄罗斯的历史之梦破灭了。斯大林指挥红军在三年中彻底扭 转了战争的局势,并在战后将德国一分为二,并将半个欧洲纳入苏联红军的势力之 下。至今仍有三十多万红军驻扎在德国东部和波兰。 红色帝国过渡延伸盛极而衰 战后的苏联与整个西方世界形成东西对峙的冷战格局。俄罗斯帝国达到了它的历 史峰巅,成为核子超级大国、世界两强之一。从一九五五年赫鲁晓夫与美国副总统 尼克松进行的一场“厨房大辩论”,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经济与军备竞赛拉开了 序幕。平心而论,苏俄成就十在不恶。苏联的核武比美国占有优势,苏联的卫星宇 航员第一个进入太空。 然而,四十年下来,在后工业社会科技与咨讯革命的冲击下,“帝国过度延伸” 的苏联终于败北。一个民族的命运就像天地日月的周期一样,有盛有衰,是为自然 。以历史的眼光去看,从彼得大帝时代算起,这个庞大的帝国在不列颠、法兰西、 德意志、日本皆有兴有衰的三百年中经久不衰,实在是一个奇迹。 在当今世界大型历史国家中,除崛起一两百年的美利坚和日本外,俄罗斯的精力 和文明比较之下仍算年轻。诚如汤恩比所言,共产主义的列宁就像彼得大帝一样, 第二次成功地应对了西方的挑战。而今日帝国的解体,意味着什么? 罗马帝国解体时形成了中世纪的黑暗和欧洲的历史雏型。大英帝国解体时造成泰 西文明波及全球和今日世界的基本面貌。苏联红色帝国的解体,将给世纪末的人类 带来什么?俄罗斯通过民主再生,继彼得大帝和列宁之后,第三次应对西方的挑战? 还是它的文明已经衰老,行将步向历史的终结?我们目前尚无法妄作结论。历史上, 民主和资本主义是那么生疏。尼古拉二世召开杜马,实行君主立宪只维持了一年(一 九零六年),而民选产生的议会民主制更可怜,它只存在了八个月(一九一七年二月 至十月)。可是,戈巴乔夫促使共产制度和平地自我演变,工程又是那么伟大,叶立 钦所代表的民主新生代如此锐不可挡地走上世界舞台。这些似已经显示,俄罗斯仍 然具有堪称旺盛的生命力。 让我们就此翻开历史时代的《战争与和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