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改革潮风靡第三世界 ·曾驰辽· 实用主义取代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 一股经济实用主义强流,正在冲荡着第三世界的经济民族主义。那些六十年代独 立的第三世界各国的民族主义政府,九十年代突然天聪顿开,不再以民族主义工业 ,民族经济为荣,转而放眼世界。贸易和商业利益在许多落后封闭的国家,第一次 成为政府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的“年度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的分析,一股实用主义和重商主义的 潮流,正在席卷第三世界。各国政府纷纷用市场化政策取代政府干预,放弃以政治 为目的的国家财政金融政策,并向外国资本和商品“门户开放”。 印度财政部长辛格称:“现在是一个新思维的时代”。受苏联改革的影响,印度 的社会主义者们正在放弃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敌意。现在加大洛杉矶分校的智利经济 学家爱德华说:“对智利来说,我们已没有回旋的余地。”智利的皮诺切军政府让 位后,国营企业正在被大量拍卖。阿根廷正处入税收改革的热潮中。土耳其扔掉了 它实行数十年之久的保护主义“神毯”。加纳等许多西非国家修改了他们的农业税 收政策。 现在“世界银行”任职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斯坦利·费萨尔称:“经济思维的变 迁,真的弥漫了世界。十年前,墨西哥还坚持道: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保护本国经济 不受美苏帝国主义的侵略。现在墨西哥政府最大的愿望,是吸引美资进入它的国营 企业。” 影响四十亿人口的经济革命 这种新生的经济趋势如果扩展下去,将可能是一场人类最伟大的革命。生活在第 三世界国家的四十多亿人口,将可望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同时,这个趋势也给了 美国和其它工业国家空前绝后的商业与投资机会。 经济学家们认为,这场革命的开始,首先是由于南韩、台湾、新加坡和其它东南 亚国家经济起飞的榜样作用。第二是由于东欧社会主义制度总解体的刺激。这是一 次地球村的效应。多数国家的改革,并非由于内部的压力,而是由于外部世界的榜 样刺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是由于看到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蒸蒸日上;而 东南亚各国及非洲国家,是由于看到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土耳其中央银行副总 裁艾赛尔承认:“若非经历外部世界的巨大变迁,土耳其的经济改革政策断无可能 。” 但是,经济改革不是乌托邦。这条路上有奇迹,亦有陷阱。阿根廷与巴西的改革 之路,因通货膨胀一次次地经历了痛苦的失败,尽管在贸易和财政方面的自由化上 十分成功。土耳其仍然未能使它的国家预算受到良好的控制。加纳的全面经济改革 仍不能吸引外资的兴趣。东欧的民主英雄们的政府具有很高的国际性声望,但他们 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开放物价与解雇工人--引起罢工、抗议等猛烈的社会反弹,并 使他们的执政地位受到新的挑战。 第三世界的领袖们越来越趋向于现实主义,而非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八十年代 第三世界尚处在强硬意识形态对立的冷战政治下,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打破了铁板 一块的局面。世界银行经济主管萨摩斯认为,“将第三世界看成是一个阶段或一个 集团的想法,已经不再有什么意义。”在八十年代,政治上团结一致的第三世界, 出现了明显的经济裂痕。泰国、印尼、智利的经济上去了,而其它一些国家的经济 则不断恶化。过去,第三世界领袖们说:“世界是不公平的”。今天他们已经改口 说:“世界虽然不公平,我们仍然可以尽力去利用它。” 九十年代改革经济的战略变迁 于是,一些国家的改革者脚踏实地力以尽可能快的速度,缩小他们与发达国家生 活水准的差距。他们无所不用,主要是投资于教育,开放门户,在世界市场挤出空 间,改善本国的政治与投资环境。而另一些国家继续着六十年代独立时的狂热民族 主义,强求自力更生,或是穷兵黩武,力争成为区域性军事强国。结局是他们被抛 在后面,不仅在发达国家的后面,而且在其它第三世界国家后面。 至少,改革潮席卷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件振奋人心的消息。目前发展中国 家平均年经济成长率已达百分之五,不仅比八十年代快了许多,而且超过发达国家 百分之三的经济年成长率。“世界银行”报告列为“改革中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有 智利、加纳、印度、印尼、墨西哥、摩洛哥、土耳其等。中国大陆亦属于这一改革 行列。中国通过改革,在八十年代使自己的经济成长率加快了一倍。其农村经济改 革成为许多农业国家的样板。几乎世界上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感受到改革的时代步 伐,这是令人乐观的。 六十年代以前变穷国为富国的普遍战略,是政府主导的快速工业化,注重农业粮 食自给,保护本国婴儿工业不受外来竞争的冲击,并以国内市场为主导,不依赖贸 易。在这种哲学下,政府必须指导经济发展,而非靠市场规律自然调节。于是控制 物价,保障就业,国家补贴企业亏损,限制进口等政策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八十年代兴起的改革与此种经典独立建国战略背道而驰。造成这一结果的是自 由经济政策的正反馈效应。加纳政府过去重课可可豆种植税,农场需向国家交纳百 分之五十的利润。结果农民不是把收成放在地里不收,就是大搞走私贩卖。当加纳 政府降低了可可种植税收后,产量大增,出口畅旺。南韩政府七十年代改革的一项 政策,是提高银行的储蓄利率,不想在四年内,银行系统的规模每年扩展一倍。 许多发展中国家过去保护本国工业,限制外国竞争,结果是低质量产品积压成患 ,企业亏损严重,成品的价值最后甚至低于原料的价值。印度企业从本国购买的钢 材,比进口加税的钢材还贵。同样的情况亦发生在波兰的造船业,中国的机车业, 坦桑尼亚的制鞋工业,阿根廷的汽车工业。 过去第三世界国家视外国股权为猛兽,严重威胁国家主权。于是他们只要求借贷 ,不出售股份,结果多数国家搞到无力负债,经济发展失控。墨西哥、巴西、南韩 、波兰、加纳等国家债务累积起来,可达五千亿美元。外国贷款全部被用在国家资 助的项目上,结果多数国家最终无力负债,最后不得不售卖国营工业。一些国家不 得不重新谈判他们的贷款期限,并以拒绝付款和国家倒闭相胁。巴西与阿根廷总算 重定了他们的还债期。秘鲁则干脆宣布不再偿还债务,结果是完全丧失了国家信用 ,陷入灾难性的危机之中。 工业国家经济援助促进改革 过去三年里,美国提供了一项著名的“布莱弟”方案,由财政部长布莱弟策划, 鼓励银行放宽还债期限,以换取负债国经济改革,改善私人投资环境。布莱弟方案 在墨西哥取得成功。其它工业国家也相继效法。墨西哥获得六百亿美元债务五分之 一被免除的优惠,同时国家改变了国有化政策,经济前景已被看好,外国投资重新 回升。 阿根廷也在通力改革,以符合免除债务的要求。阿国总统两度与“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签署了协议,但均遭到国会社会主义势力的否决。阿根廷同秘鲁一样,不再 具有国际贷款的资格。但许多国家的改革必须借重外国投资才可能成功,失去贷款 资格,等于失去经济振兴的机会。 私人投资亦是九十年代第三世界改革潮的特征之一。在八十年代私人投资尚不发 达,但今天已在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部分国家成为主导趋势。智利、墨西哥、 博茨瓦纳、摩洛哥都通过私人贷款改善了商业环境。 当然,也有一些国家通过特定的机会与运气使经济爆发,但长远地看,大起大落 式经济终归是危险的。通过国际油价涨落而暴发的国家很多,但能够维持繁荣超过 十年的却少之又少。七三年油价飞涨时尼日利亚使国家公务员收入猛增了三倍,但 很快经济又滑回原来的状态。七九年油价上升后,墨西哥的预算赤字达到GNP的百分 之十七。除了沙特阿拉伯这样的富油国外,不靠改革致富的国家,只能维持一时, 最终经济还是要恶化。 近年来,墨西哥通过经济改革使国家预算赤字降为百分之四,接近美国的水准。 墨西哥还大幅减税。即使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大都会纽约,人们亦感受到改革的急迫 性。纽约市政府正在大刀阔斧削减预算,改革公有制的市府机构,开革冗员,抵抗 工会压力。可见凡是有公有制的地方(福利社会主义),就必然产生经济的危机。“ 政府越小越好”的雷根-撒切尔定律正在风靡世界。墨西哥政府自一九八二年以来, 已经将一千一百五十五家国营公司,拍卖了八百七十五家,结果它的经济成长率三 年来维持平均百分之三到四,通货膨胀率低于百分之二十,在拉美国家中已属成功 。 冷战不再,中国应放弃僵化意识形态 世界南北对抗,工业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对抗,正在这一改革潮中获得难得 的化解。一九八九年美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长率为百分之十点六,九零年已降为 百分之三点九。而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出口增长率,已从八九年的百分之七点三,猛 升为百分之十三。第三世界的改革使它们的市场日益扩大,经济环境迅速改善。 中国八十年代兴起的经济改革,从宏观上看,已列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先进行列。 比较而言,中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仍比后起的东欧国家和苏联要好得多。但专家预测 ,九十年代中,除非北京政府改善政治,消除政治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否则将会被 抛在后面。 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公有制对经济发展的障碍。不管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如何 显现活力,国营企业还是把经济拉下来一大截。九零年中国的私营企业产值增长率 高达百分之五十七,集体企业为百分之九点四,而国营企业只有百分之三。在五十 七比三的绝对数字前面,中共领导人若仍然不肯放弃“四个坚持”之类的意识形态 冥顽,最终只能使中国错过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大起飞的时机。 六、七十年代东南亚国家经济起飞时,中国若非陷入十年文革,亦可望理在东南 亚经济圈中,获得同步增长。希望中国不要再失去这一次经济翻身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