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清末民初 (之二) .唐正声. (七) 武昌新军举事,清廷无奈,只好把袁世凯请出来,镇压革命。袁氏在前线指挥了 一阵,又应诏回京组阁,同时命冯国璋力攻汉阳。 时黄兴已到武汉,任汉阳民军总司令,与冯国璋打了两天两夜,溃败下来,退入 武昌。黎元洪加固江防,死守武昌。各国驻汉领事出面劝双方停战。未几,袁总理 下令停战。清军十一月二日夺回汉口,二十七日夺回汉阳,眼看可以乘胜攻下武昌 。然而,袁世凯并不想为清廷荡平革命,而是想在清廷与革命军之间周旋,火中取 栗,巩固扩大自己的权势。革命军则感实力不逮,十二月一日接受停火。武汉的战 事从此结束。 十一月中,浙江等七处代表已在沪决议拥湖北军政府为中华民国中央军政府。在 黎元洪一再催促下,十天后,各路代表赴鄂。却正值汉阳失守,于是只好借汉口英 租界召集第一次代表会议,重申上海决议,并推举雷奋、马君武、王正廷三人组成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起草委员会”。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而革命军与清军争夺最烈的,是划分长江南北的武 汉与南京两处。汉阳失守后五天,困守南京孤城的张人骏、张勋等终于败给新任沪 军都督陈其美等领导的民军。这一胜利,扭转了武汉失利的困局,重振了革命军的 声威,巩固了革命党的政治地位。 也因为这一胜利,江苏都督程德全、沪军都督陈其美等,得以邀请各省留沪代表 议组政府,定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投票结果,黄兴得十六票,被推为“大元帅 ”;黎元洪得十五票,被选为“副元帅”。但是,这时在南京和武汉之间,已有争 功的苗头。由于在鄂的代表团的反对,也由于黄兴本人坚举黎元洪自代,各省代表 团在南京改选黎为大元帅,唯黎在武昌,故决由副元帅黄兴主持临时政府。 十天后,即十二月二十五日,孙中山由美经欧返沪。四天后,十七省代表在南京 选举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以十六票当选,另一票属黄兴。一九一二年元旦,孙中山 由上海抵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此前已经多方讨论,新政府决仿美国的总统制,由 总统直接领导外交、财政、司法、陆军、海军、内务、教育、实业与交通九部,各 部设总长次长各一人。 一月三日,黎元洪以十七票全票当选为副总统,兼海陆军大元帅。这自然是黄兴 忍让,向武汉方面妥协的结果。 孙中山之能当选为临时大总统,首先因为他是同盟会的领袖。武昌起义虽非同盟 会直接发动,但同盟会一向组织革命,人所周知。响应武昌的各省起义,也多由同 盟会人士领导或鼓动。即使从前与革命党无何关系的,在革命大潮之中,也常自称 与同盟会是一气的。其次,江浙拥黄,湖北拥黎,今推出声望原高于二者的孙中山 来,恰可平息这份歧见。此外,上海方面也有些故弄玄虚的地方,把英法等国本已 决定的拒绝清政府借款要求等事说成孙文外交努力的结果,仿佛孙颇有左右列强政 策的能力,就使他平添了几分政治重量。 黎元洪的当选,则当别论。这个人,德行虽不很差,但绝不是一个有远大政治理 想和出色政治才能的人。当时武昌革命军推举他为都督,实在是苦于领导起义的几 个人都是藉藉无名之辈,对外界没有感召力,而黎元洪好歹是个有协统地位的人物 。一旦推举出黎元洪,他就成了首先发难的武昌革命军的代表,武昌方面就屡屡要 求给他相当的地位,乃至于一直作到民国首届副总统。此后十几年的政坛上,黎元 洪上上下下,时为副总统、时为总统、时为总理,却始终不曾有过什么令人瞩目的 成就。 历史人物,有一类是有着深邃的历史感而又敢为的人物,美国的杰佛逊,法国的 拿破仑,中国的孙中山,苏联的戈巴乔夫,都可说是这类人物的代表。另一类历史 人物原无长才,不过是碰巧被历史的大风潮翻到浪顶上来而已。 黎元洪可算后一类的一个代表。又如文化大革命中的大多数学生领袖,原多是些 无才无德的,却也一时间名满天下的模样。尘埃落定,竟见不出他们比常人哪里多 一分见识才具。 (八) 这时的清廷,早已乱成一团。有主战的,有主和的,大多数亲贵则只顾打点细软 ,分奔天津、青岛、大连等地避难。隆裕皇太后计无从出,只好事事求回京组阁的 袁世凯料理,袁也就趁乱把军政大权一一揽了过去。 袁世凯握定大权之后,于一一年十二月七日受隆裕皇太后之命委任唐绍仪到上海 与南方代表伍廷芳议和,是为“南北和议”。 袁的得势,尤得力于列强的支持。当时的列强,通过公使团,有左右中国政局的 影响力。义和拳之乱后,列强已对清廷失望,同时又不喜欢革命党,所以集中力量 从政治和经济上支持袁世凯,希望中国能保守安定。唯日本向来不喜欢袁世凯,同 时也希望中国分裂,自己可在东北和华北进一步扩张势力,所以不支持袁而支持清 廷。 和谈开始了没几天,南京就成立了临时政府。袁以谈判未竟而自立政府为罪名, 四处调兵遣将,攻击民军,一时来势汹汹。但袁世凯心里想着的,是如何坐收渔翁 之利。赤膊上阵,不是老袁的作派。在调兵遣将的同时,他一面授意已辞职的唐绍 仪在上海继续暗中协商,一面授意段祺瑞率同前敌将领五十人联名通电请求清帝立 即退位。 南京临时政府一面派兵迎战,一面继续号召袁世凯等谈判。南北军如果打下去, 南军能否取胜已是个大问题;即使取胜,也不知要在多少战乱兵灾之后。这是新政 府不能不慎重对待的。而袁摸着这种心态,暗示若要和平,大总统的宝座是要让他 来坐的。孙中山对于这一要求,并无抗碍。 所以和议的真正障碍,在于由清廷亲贵组成的宗社党,而宗社党的中坚,是军咨 使良弼。良弼是清初横扫中华的摄政王多尔衮之后,德才兼优;清祚有继,良弼定是 一代将星。一二年一月二十六日,四川革命党人彭家珍在良弼家门前投弹,彭自己 当场被炸死,良弼左足炸断,未久身亡。是年,彭二十二岁,良弼二十五岁。良弼 伤残未死时曾说:“炸我者,英雄也。知我在,则清室不亡。乃以身殉我,虽死我 ,固我知己也”。 袁世凯本已在国民政府和清廷之间谈妥了清帝退位以后优待皇室的条件。今良弼 死,清宗室震悚,隆裕皇太后遂率同宣统皇帝于二月十二日宣布退位。 (九) 退位诏颁布的第二天,袁世凯就自称“首领”,建立了一个事实上的政权。中国 各派政治势力,早有公议或暗示,只要袁能迫清帝逊位,当举袁为临时大总统。二 月十五日,临时参议院选袁为第二任临时总统。 不过,孙中山和黄兴仍然坚持,新任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并必须制订和遵守临 时约法。临时参议院内,同盟会的势力很强,三月十一日公布的临时约法,对总统 的权力设有多种限制。 袁的势力集中在北方,故对第一点,他绝不肯妥协。几番争执以后,孙黄力薄, 只得任参议院准许袁在北京受职。对第二点,袁虽立誓遵守临时约法,心里明白是 同盟会对他的限制,打定主意等大局底定之后收拾同盟会。 四月一日,孙中山解除临时总统之职,黄兴任南京留守,主持南方军务。四月二 日,临时政府正式迁设北京。 这个总统的宝座,在袁世凯是志在必得。早在他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南下指挥武汉 战事的时候,武昌方面希望他转而支持共和,就去信说,“将来大功告成,选举总 统,当推首选”。十一月中旬出狱的革命党英雄汪兆铭则对袁说:“中国非共和不 可,共和非公促成不可,且非公担任总统不可。”更早几天,孙中山还在伦敦的时 候,就通电主张推举黎或袁为总统。 革命党如此,遑论立宪派如张謇、梁启超等。他们始终不愿革命党得势,竞以“ 中国的华盛顿”称道老袁。 有列强的支持,有一个强大嫡系的拥戴,有立宪派的援助,又获得不少革命党人 的倾心,袁世凯可谓是左右逢源;再加上他本人巧妙的政治运用,这个总统确实是非 他莫属。 袁世凯藉北洋军兴,藉北洋军垄断中国政权。他原是一介军阀,政治野心比政治 理想要突出得多。他大体上在权术的水平上处理政治,所以他虽能在当时把中国政 局翻来覆去,从历史上考究起来,却未能有任何卓越的建树。这大概就是奸雄政客 者流与政治家的区别所在。 袁世凯虽然一幅心广体胖的模样,其实满肚子计谋。他不诚实,却极聪明。他的 算计比别人要远一步,宽一步,因而与他打交道的人,常常认为他是很诚恳的。作 为一个军阀大家长,他对手下的大将还是有几分宽厚有几分爱惜的;但对外人,特别 是对革命党,就只用其阴险的一面,当面说谎、胁迫、暗杀,什么手段都是说用就 用。处在他的地位,他当然愿意国泰民安,不过首先要满足的,则是自己的政治野 心,为此绝不在惜牺牲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 袁的奸雄本质,并非没有人识破。孙中山返沪时曾经香港,广东都督胡汉民就告 他不可信任袁世凯,劝孙留在广州建设军力,次第北进,以与袁抗衡。在当时,胡 汉民的主张似乎将导致南北兵争,断送掉中国统一共和的前途。但想一想孙中山让 出总统后不过一年多,到底不得不进行二次革命,此后,从护法战争到最终的北伐 ,南北兵灾终无法避免。早知如此,又何不依胡汉民之见,早事绸缪呢? (十) 袁世凯获得临时总统的职位,并把整个政府迁到北京,是北洋势力对革命党的一 场胜利。另一方面,在辛亥革命前已元气殆尽的同盟会,因革命的成功而名声大振 。一九一二年三月,同盟会由秘密组织变为公开政党,仍由孙中山为总理,由黄兴 、黎元洪任协理。为协调北洋势力与革命党势力,袁的政府总理唐绍仪也加入了同 盟会。临时参议院最初也在同盟会控制之下。 看上去,总统虽然让了袁世凯,同盟会在政府里还是很有份量的。实际上却远非 如此。一,唐绍仪这些人虽加入了同盟会,并与袁有相当的矛盾,但却远非革命党 一系。二,同盟会原有多种派系,不久更有明确的分裂。例如同盟会元老章太炎就 脱离了同盟会,与立宪派中的保守一翼张謇组成“中华民国联合会”,更名为“统 一党”,继又与湖北孙武建立的“民社”合并为“共和党”。共和党支持袁世凯, 反过来与同盟会作对。三,最实质性的,还在于袁的实力和手段,非同盟会可与比 肩。 袁世凯政府成立后不久,唐绍仪总理因袁弄权,自己的号令不行,愤而辞职。在 组织新内阁一事上,国会与袁大生争执,最后由赵秉钧代理总理。未久,袁将湖北 的张振武、方维请到北京诱杀。袁为削弱革命党势力,先削黄兴的兵权,继之削夺 各省都督的权力。孙中山主张新的省长由民选产生,袁则坚持由中央委派。 凡此种种,都加深了袁与革命党的对立,时传有二次革命之说。袁与共和党则指 国民党图谋不轨。 一九一二年八月,国会议员的竞选启幕,国民党声势甚雄,要求把国都迁离北京 的呼声高涨。等新国会改选总统时,袁是否能继任,大成问题。 国民党员中,批评政府、团结党人最力的是宋教仁,而袁世凯下决心要除掉他。 一九一三年三月二十日,受袁收买的帮会分子在上海车站刺杀了宋教仁。 宋案很快侦破,证明确为袁所主使。国民党失去重镇,自不肯善罢甘休;但对于用 什么方式来对付袁世凯,则无一致主张。孙中山主动出兵,攻袁不备;黄兴恐军力不 胜,各界又反对轻开战衅,故主法律解决。当时国民党议员在国会内几占半数,法 律解决似乎是可能的。但当时的共和体制极不健全,民间也未养成以是否遵守合法 程序来拥护或反对某派政治力量的传统。更糟糕的是,不少国民党议员或已经腐化 ,或从来就没有强烈的正义感,对袁世凯的非法行为不置可否,甚至视为当然。所 谓法律解决,就成了空论。 国民党举棋不定。直到袁世凯罢免李烈钧的江西都督之后,在孙中山的策动下, 李于七月十二日在江西湖口举兵,才正式掀起二次革命。李烈钧起兵后,上海、安 庆、福州、长沙、重庆数处响应。但这时袁已有充分准备,挥兵南下,两个月内, 革命军纷纷败绩,党人逃亡日本、南洋。 二次革命前,袁世凯的势力可以说不过长江。二次革命后,袁的势力大致笼罩了 全中国。趁此势力,袁于一三年十月胁迫参众两院,选他为正式总统。一个月后, 袁强令解散国民党。于是,国会开会不足法定人数,名存实亡。袁似还觉不够痛快 ,继于一九一四年一月正式解散国会。此后,颁行“新约法”,总统据此几有无限 制的权力,不亚于皇帝。 袁的势力如日中天,其称帝的野心也路人皆知。趋炎附势者大造舆论,纷纷准备 劝进。 (十一) 袁一世聪明,着着胜算,可到底被无限制的野心所迷惑,作了这件特大蠢事。 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专权,趋炎附势之徒固然不少,但革命党既被镇压,已与 袁势不两立;进步党等中间派,曾为拥袁前后奔走,到袁专权后却未分到一杯羹,也 心怀怨恨;而推翻满清帝制,原靠群策群力,弃共和复帝制,颇不得人心。所以袁欲 称帝,顾虑颇多。以他惯常的手法,公然撒谎,否认有称帝的企图;一面却怂恿党徒 ,制造拥戴的舆论。其中最起劲的,是一九一五年八月十四日发起筹安会的杨度等 ,和袁的大儿子袁克定。至十一月十五日,国民代表大会近两千名代表,一致赞成 君主立宪,推袁为“中华帝国皇帝”。袁先推让一次,第二天因参政院的“恳请” 而接受推戴,定翌年为“洪宪”元年。一时间,行赏册封,筹备大典,北京城里一 番不亦乐乎的景象。 然而,袁事先所耽心的种种反袁力量,值此认为时机已到,纷然而起。 二次革命,国民党败绩,意气消沉。唯孙中山不挠不懈,一九一四年七月,易“ 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严肃党纪,党员须立誓放弃一己的权利,效忠孙中山 本人,革命成功后,党员将依入党的年限,享有参政的优先权。这等于用一个政治 帮会,取代现代式的政党。为了加强倒袁的战斗力,孙中山可谓不择手段。国民党 元勋如黄兴、李烈钧、陈炯明等,不赞成新法,未加入孙的新党。 梁启超所领的进步党,被袁冷落,多所不满;而袁世凯毁弃共和,为这一派的忠义 之士所不能容忍,也使这一派的谋略之士感到拥袁的前途可虑。但若坐观革命党借 倒袁重兴,对已同样不利。左右权衡,唯有先举起反袁的大旗来,才能壮大自身的 政治力量。 北洋系在袁以下的两方重镇段祺瑞和冯国璋,因名权甚高,已受袁的猜忌和排挤 ,这时对恢复帝制颇为冷淡。冯国璋且希望一旦帝制弄不下去,自己可以来作共和 国的总统。 在这种情势下,爆发了第二次反袁的战争。这一次的反袁力量比二次革命时要广 泛得多。 袁世凯正式接受拥戴的前几天,上海的革命党悍将陈其美组织刺杀了袁派在上海 的悍将上海镇守使郑汝成。 十一月中旬,声名卓著的蔡锷在日本人协助下,摆脱袁的监视,潜出北京。一个 月后抵达昆明,响应老师梁启超的鼓动,与李烈钧、唐继尧一起于十二月二十五日 宣布云南独立,并建“护国军”向四川、贵州、广西进兵,讨伐帝制派。贵州、两 广、两湖均有响应。长江以南,一片反袁的呼声。而北军由于段祺瑞、冯国璋、徐 世昌的不合作,徘徊观望。这些北洋重镇,所取的态度,活脱像五年前的袁世凯, 而袁的处境,自然就与末日的清廷仿佛了。 四面楚歌声中,袁世凯于一九一六年三月二十二日,下令撤销帝制。 袁世凯二十一岁从军,未久就随吴长庆赴朝鲜。他初入世务,就盛负善于治军之 名。朝鲜国王李熙求之若渴,委任他为朝鲜编练新军。朝鲜那时正受到日本日甚一 日的欺压。大概从那时起,袁就认定一个后起民族,非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不 足以应付内忧外患。所以他首先建立国王的亲卫军,次以组织镇抚军,都是为了加 强朝鲜王国政府的力量。 从辛亥年复出到帝制垮台,如果说袁有什么一贯的政治主张,那就是强调国家统 一和中央集权。但袁世凯始终不明白的是,清朝集权政府倒台之后,各派新兴社会 力量无不要求政治参与,仅靠由一批亲信组成的中枢无法保持长久的权威。如果袁 能洞明大势,以他当时所得的内外支持,协调各异的政治力量以建设一个强有力的 共和政府,不是绝无可能的。因为任何一系政治力量,包括日本在内,都不足独力 推倒他。但袁氏缺乏大政治家的心怀,每以擅施手段取一时之势而自以为得计。袁 又长于操纵民意、伪造舆论,久之自陷罗网,昧于真实的国情民意,最终作出称帝 的蠢事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