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荷华校园惨案始末 ·方 舟· 校园凶杀案 十一月的第一天,星期五下午三点多,在一向和平的爱荷华州爱荷华市爱荷华大 学校园,师生们正在结束一周的工作和学习,准备度周末了。 物理系的中国学生季兵在爱伦物理系大楼三楼的会议室改考卷,看见不久前获得 博士学位的本系中国同学卢刚走进来,面无表情地问他在作什么。两人简短交谈了 几句,因为有一个研究班马上就要在会议室上课,季兵就离开了。季兵并未感觉到什 么异样,他再也不会想到此后十分钟内将发生的事情。 在卢刚之后,物理系的另一位中国同学山林华来到会议室。他象往常一样挂着笑容 ,再也不会想到阴暗的疯狂马上就要夺去他年轻欢快的生命。 其他同学和教授陆陆续续来到会议室。谁都没有注意到,他们都很熟悉的那个卢 刚掏出了一把手枪。人们还来不及知道发生了什么,卢刚已经向本系的戈尔咨教授 、史密斯教授及同学山林华连发数枪,中弹者应声倒地。卢刚转身下到二楼,枪杀 了系主任尼柯森。然后,他又回到三楼。那里,几位惊魂未定的师生正在料理凶杀 现场,救护中弹未死的史密斯。卢刚用枪比着把这些人赶开,向倒在地上的史密斯 补了几枪,直到他毙命为止。 凶杀还未结束。 卢刚离开物理系,径直来到行政大楼。在副校长办公室,他开枪杀死了克黎利, 接着又枪击二十三岁的女秘书席欧森。在遭受枪击的六个人中,席欧森是唯一一个 不曾列入卢刚事先写好的凶杀名单的,也是唯一一个幸存者。然而,这位热情漂亮 的小姐,恐因枪伤而终身瘫痪。 在肆意行凶之后,卢刚在行政大楼上的走廊里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惨案之背景 爱荷华大学惨案的消息,立刻通过媒介传向四方。震惊、悲痛、愤怒,和不可索 解。 卢刚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北京大学时,成绩优良。一九八五年, 以公费留学生身分,来到爱荷华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刚来的时候,他很受指 导教授戈尔咨的喜爱,曾被派到欧洲参加学术会议,是为物理系学生难得的殊荣。 但是一两年后,卢刚与戈尔咨教授的关系变坏,在学业上也似乎遇到了困难。后 来他的论文进行得也不算顺利。其中要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的部分,非戈尔咨所长 。卢刚常抱怨他在作论文时没有得到指导教授的充分帮助。今年五月,卢刚进行论 文答辩,虽获通过,却是“有条件的通过”。 在通过论文之前,卢刚就着手求职。录用物理系学生的公司不少是与国防工业有 关的,不招收大陆来的人;今年又赶上经济不景气,不少项目下马,求职更加不易 。由于卢刚与指导教授的关系不佳,在取得推荐信一事上也遇到麻烦。卢刚找不到 工作,心情越来越烦躁。 入夏以后,由于系主任尼柯森、负责学术评价的副校长克黎利等决定把优秀论文 奖授予该系另一位中国学生山林华,卢刚与系、校几位教授的关系更形紧张。卢刚 称校方一手遮天,扬言要“不惜任何代价,寻求公平解决。” 十一月一日的惨案,是卢刚的解决办法。这里没有任何公平,有的只是阴暗、暴 戾和血腥。 用此案检查官怀特的话说,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冷血的谋杀”。 案犯时,卢刚带了两把枪。他所使用的那一把,是五月二十四日买的。没使用的 那一把,也上好了子弹。 在行凶前,卢刚写了一式四封英文信及一封中文信,交给熟人,请他们分别寄往 《纽约时报》等处。凶案发生时,这些信尚未寄出。此后持信人把它们交给当局。 在这些信中,卢刚写明了他的谋杀计划,以及他欲加谋害者的名单。 看来,卢刚在行凶前确实是很冷静的。他关闭了他的银行帐户;给他在北京的姐 姐寄了一个包裹,其中包括他的一万美金存款汇票。在行凶前两天,他曾与姐姐卢 慧敏通过越洋电话,聊了很久。当然,卢家对他预谋行凶一事,事前毫无所知。 据熟悉卢刚的爱大中国学生介绍,卢刚性情乖张,唯我独是,在爱大校园里,可 以说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 卢刚与家里的关系,似乎也并不很亲密。去国六年,没有探亲回去过。偶有信去 ,内容也很简单。八九年他倒想回国探亲,也办好了手续,但八九民运和六四屠城 使他取消了这个计划。几个月前,因卢刚在家信中提到美国经济不景气,找工作困 难,家里曾提出为他在国内找个工作,但卢刚拒绝了。 余波与余思 人们普遍认为,是卢刚自私阴暗的性情,最终为他自己、更为六位无辜的受害者 ,带来了无法补偿的灾难。 遭到枪击的六人中,四人当场毙命。 遇难者之一,山林华,来自浙江农村,自幼刻苦耐劳,勤奋向学,十六岁就考入 中国科技大学。他一九八七年赴爱荷华大学,今年五月以优异成绩获取博士学位。 山林华为人随和和热心,同学们都乐于与他交往。这次卢刚所争的优秀论文奖虽为 山林华所得,但他与卢刚个人并无过节,却因此在这场血案中惨遭杀害,令人惋惜 不止。 翌日,副校长克黎利伤重不治,死于爱大医院。不算卢刚自己,五死一残。 这一惨案震惊了爱荷华大学。十一月二日爱大与俄亥俄州立大的橄榄球比赛场上 ,球员们都系着黑布臂带,表示对受害者的悼念。四日星期一,爱大全校停课一天 ,校园内下半旗致哀。 在为副校长克黎利举行的追悼会上,德尧神父说道:“如果我们让敌意和愤怒笼 罩着这个日子,克黎利将是一个责备我们的人。”前来参加追悼会的克黎利的三个 兄弟表示,他们准备写信给卢刚在中国的双亲,和他们一同祷告,以消解悲痛,让 和平与互信早日来临。三兄弟并宣布成立“克黎利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金”, 以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减少类似的悲剧。爱荷华大学校方向该校三百多名中国学 生表示,学校不会因这一孤立事件歧视中国学生;爱荷华大学是美国最早致力于美 中文化交流的大学之一,并将继续促进这种交流。 美国朋友们的这些作法,使爱大的中国同学深受感动。 爱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为处理善后事宜作了大量的工作。他们接待警方和媒 介,介绍案情及其背景;他们筹办了“山林华纪念基金”并设法协助山林华的亲属 赴美治丧;他们协助校方安排纪念死者和慰问死难者亲属的活动,呼吁中国同学为 “席欧森援助基金”和“克黎利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金会基金”捐款。他们诚挚 持平的态度和不辞辛苦的努力,获得了校方和校友的高度评价。至于卢刚的后事, 则是由校方主办的,他的丧葬费用,也由校方支付。 爱大的同学指出,这一类惨案的制造者,通常都是性格孤闭的人。如果平时能重 视亲情,增加与人们的友好往来,自然会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即使遭遇逆境,不 少苦闷也能以较温和的方式得到宣泄。像山林华那样,平时乐于助人,其实在帮助 别人的同时,也保持了自己心态的健康平衡。 在美的华人,从电视和报纸上得知这一惨案,无不震惊。虽然类似的凶案,在美国 时有发生,但这次的行凶者是一个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大陆留学生,真令人不敢相 信。华人团体除了表示对死难者的亲友的深切同情,对行凶行为的一致谴责,私下 也不免担心,这一血案会涂污在美华人多年来兢兢业业树立起来的温和宽让的形象 。一位华侨担忧地说:“人家不说你卢刚,人家会说:‘看中国人干出这种事来’ 。”有些作者在报刊上撰文,挖掘爱大血案的原因,从留美大陆学生的艰难处境一 直挖到文化大革命的意识形态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 借某一突发事件,对社会问题作更广泛的反省,也许不无益处。然而,我们必须 警惕凡事上纲上线的倾向。首先应当弄清楚的是:爱大惨案是一个异常事件,绝不 代表百万在美华人的所作所为。学习、生活、求职等诸方面的困难,我们人人都时 常碰到,而且经常由于自己是少数族裔而觉得格外苦恼。但这些因素并没有、也不 会使我们变成杀人犯。卢刚的残杀行为,是无法用人类的正常心理来加以解释的, 和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截然对立的。骄狂自闭,不近人情,本来就是不足取的性格, 带到在异国他乡起步的处境中,更易造成剧烈的危害。毕竟,自爱爱人才是人生幸 福的源泉,这是任何成功和名利都取代不了的。中国古人重温良恭俭让,这样的传 统,正因年久失修,格外需要由今天的中国人重新着力培植。 然而,正像某一个个别的中国人的高尚行为,会为中国人全体带来光彩一样,某 一个个别的中国人的恶行,也可能污损中国人整体的形象。个别的美国人,甚至会 因爱大惨案,对不相干的中国人无礼。然而,正像不能把卢刚的行为视为中国学人 的代表,我们也不宜对个别美国人的偏激言行,赋予普遍的意义。中国人美国人都 因爱大惨案受害,美中两国学界也都蒙受了损失,这是人人的平常心都不愿见其重 演的惨剧。 在我们为爱大惨案痛心不已的同时,也请记取美中人士在善后事宜中表现出来的 互信与关怀,而在悲惨的事件之后,我们更能学会珍惜人性的温暖。□ (此文借爱荷华大学中国同学的帮助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