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的稀粥风波 .牛儿译. 文革也是那样开始的。一九六五年中共高层有人指责吴□的作品《海瑞罢官》攻 击毛主席。这个批《海》运动实则是那场由高层预谋的“革命”的开场戏。此后恐 怖的乌云笼罩中国十年之久,文艺退化为“革命宣传”。 二十六年过去了。在彻底否定文革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后,在民运与美国热之后 ,中共马列家们又用上了老法宝。这次进攻的对象是八九民运中辞职的文化部长王 蒙。王蒙属于中共改革派,同时也是在海外颇具声誉的作家。八九民运中他“自愿 ”辞职,其实众所周知,后来上台的极左文人不再容忍他的“自由化文化政策”, 甚至认为王蒙要对“西方自由化思潮泛滥”负责。 王蒙两年来没有发表一部作品,缄默退居。偶尔曾有人在攻击“资产阶级自由化 ”时提及他,但是对于他在“民运”中表现的审查没有取得丝毫不利的证据。王蒙 甚至得以留在中共中央委员会中,然而三周前《文艺报》上的一封读者来信却是个 不详之兆:该信指责王蒙八九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泡饭》攻击“老一代革命家”邓 小平。 《泡饭》讲了一个中国大家庭尝试改变早餐习惯的故事。多少年来这家的早餐是 传统的泡饭加酱菜。终于有一天,父母辈提议试试“改革”吃烧饼。可是大伙儿不 久便发现这太废工夫。于是孙子辈又提议,不如吃西式的,鸡蛋加面包,然而这个 计划终究也不能尽如人意。结果祖孙三代最后决定,还是继续吃泡饭。 读者来信责难道,王蒙这个故事无非是想说中国改革没有前途,进而将它与八九 年来屡遭批判的“自由化”与“私有化”倾向相联系。最后该“读者”引用台湾一 家报纸的话称此小说是“对邓小平改革政策的攻击”。 然而王蒙没有象当年吴□那样坐以待毙,他反击了。王蒙向法院控诉《文艺报》 诋毁个人名誉—这在中国是绝无前例的。同时王蒙又致信中共中央,恳求组织的理 解与支持。他在信中说,有人想以“读者来信”的卑鄙手段将一个作家出榜示众, 这既触犯了党纪,又侵犯了人权。同时王蒙指出,“读者”引用的台湾报纸是在大 陆禁止的反动报章,那么,该“读者”是什么人?该报是如何流入大陆的?他进而问 道:难道允许有人利用反动报章攻击党的同志吗? 王蒙在信中又写道:这封来信胡乱联系文艺作品与现实问题,是骇人听闻的阴谋 ;而全文不提一字王蒙,只提邓小平之名,岂不表明,该“读者”自己对邓小平心怀 叵测吗?莫不是文艺报指桑骂槐地攻击邓小平同志? 又有迹象表明,批评王蒙的来信与对改革政策的攻击出于同一伙人之手。两年来 他们占领了文化领域,层层束缚管制。尤其是王蒙的继任、死硬派贺敬之,以其“ 文艺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几乎将中国文化窒息致死。几天前贺刚在人民日报 上再次大放厥词,攻击危险的政治倾向并要求文艺“纯”社会主义化。 极左文人们对于王蒙的反击怀恨在心,而作家与记者们则为他敢于向马列家们挑 战的勇气而兴奋。虽然至今没有一家中国报纸敢报道王蒙上诉事件,然而消息在北 京文艺界中不胫而走。不管法院是否接受上诉,也不管最终是否以法院调解了结此 事,这个上诉是件令人鼓舞的创举。 王蒙作出了一个榜样,如果中共要保持它的形象,就必须作出相应的反应。中共 中央委员会一定会为此伤透脑筋,最后的问题是:保守派是否可以再度使用文革中 的“斗争手段”?这个问题必须有个答案。北京的作家们表示,如果那一类文艺批评 死灰复燃,那么再也没有人敢写一句话了。□ 译自《法兰克福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