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清末民初(之三) ·唐正声· (十二) 袁世凯放弃帝号后,仍想维持总统的职位。然而,不仅护国军坚决反对,北洋内 部如冯国璋亦劝其去位。一九一六年五月下旬,袁氏末期最为信任的大将陈宦宣布 四川独立,对袁更是致命一击。四川本是护国战争的主战场,四川停战,各省更不 会为洪宪皇帝卖命了。至此,袁羞愤交加,心神恍惚,终于六月六日下午弃世。 可怜这个在政权斗争中老谋深算的一世之雄,从清朝的钦差大臣一变为民国的总 统,再一变为洪宪皇帝,独掌中国五年有余,在国家建设方面,却无功可述。他留 下来的中国,比起清末,政治上更加分裂,经济上更加落后,外交上更加软弱。中 国的灾难,每一个时期加重一层。 (十三) 在护国战争中,发难最早、起作用最大的是蔡锷一军。而蔡锷这个人,实可认作 是民初政治舞台上的一位表率人物。 我们知道,承平时期循序出头的人,虽然也良莠不齐,但在学识、才能、甚至操 守等方面,多数有一条底线。而在政治剧变的时期,则多有以一举而成名、以一见 而取士的现象,所以难免龙蛇杂出的局面:英雄可能脱颖而出,疯傻也可能搅闹一 时。人们时下常因为社会舞台上充斥着一些莫名其妙的人物而觉得纳罕,其实这几 乎是变乱时期的必然现象。 民初时候,有张勋那样胸无点墨、愚顽凶残的大将军;有章太炎那样为革命坐牢 、又口口声声骂着革命党去领袁世凯所颁二等勋章的国学大师;有杨度那样才情不 凡却一心迷着复辟帝制的才子。以他们某一方面的能力和作为言,他们都是“精英 人物”,而以平常心来论,他们又是些残废。然而,民初时候,也有蔡锷这样的堂 堂男子。 蔡锷一八八二年生于湖南邵阳人的一个布衣家庭。七岁就学,十五岁参加岁试取 列一等。十七岁入长沙时务学堂,就学于谭嗣同和梁启超。半年后,戊戎政变,谭 死梁逃,蔡锷应梁之召,东渡日本。翌年曾返国,计划在汉口起事,失败后仍回横 滨,帮助梁启超办新民丛报,着文甚多。三年后从文学转武学,在日本陆军士官学 校习骑兵。蔡身体弱,学科虽优,术科却不及格,常受日人轻视。蔡因而发愤,昼 夜演习,一年后在各项运动中均名列前茅,日人刮目相待。蔡又从日本向湖南巡抚 赵尔巽上书,倡言新政,言极有力,遂知名于东南诸封疆大吏。于是,继任赵尔巽 的湖南巡抚端方聘蔡回湖南任新军教练处帮办。作了不久,已升任东三省总督的赵 尔巽又奏请清廷调蔡到奉天去练新军。广西巡抚李经义更派专人至湘延揽。蔡最后 决定去桂林,李经义立即委任他作新军总参谋官,此后又加以多种衔职,包括掌管 陆军小学和讲武堂。白崇禧、李宗仁、李品仙等下一代将帅都是蔡的门生。 李经义升任云贵总督后,蔡亦至滇,在那里培植了后来声名显赫的唐继尧、刘存 厚等人。蔡居昆明时期所撰的兵书,后来成为黄埔军校的教科书。 武昌起义未久,蔡锷举旗响应,攻打昆明。但他深感李经义的恩情,攻城前即明 示通知,请李避难。第二天攻下昆明后,蔡特派亲信送李离滇。蔡被公推为云南都 督,年三十一岁。民国初建,吏治紊乱,唯云南治理得井井有条。像蔡那样能写文 章、能带兵打仗、能治理行政、既重政治主张又重个人品德的人,民初无第二人。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忌蔡锷在云南的势力,遂调他入京。时反袁势力兵败,蔡明 知独力难支,遂应命入京。袁一面多方笼络,一面派人日夜监视。蔡则韬光养晦, 作出纵情酒色的样子。从此有了蔡锷与小凤仙的一段佳话。蔡暗中与老师梁启超相 谋,反对帝制复辟,并秘密遣人布置云南的军事。对蔡来说,这一争是争“四万万 人的人格”。他在出逃南方前在天津对梁启超说:“此次维护国体,大任落在老师 和我身上,成功呢,什么地位都不要,回头做我们的学问。失败呢,就成仁,无论 如何不跑租界,不跑外国!” 后来,蔡锷领三千滇军攻入四川,兵少且饷械两缺,作战极为艰苦。但靠他以护 国理想激励士兵,身先士卒,又有严明的军纪,也靠他个人的巨大威望及与四川袁 军首领陈宦的私交,竟能在四川一直坚持下来,卒使全国反袁的浪潮腾为政治主流 。 蔡锷一言如山,先肩负护国重任,功成之后,虽八方瞩望,他却埋头带病料理战 后时宜,丝毫没有以英雄自居的态度。可恨苍天无眼,在讨袁军中,蔡已染喉疾, 后又增染肺叶肿。蔡连喝水都很困难,体温达三十九度,却仍事事亲躬,各方雪片 般飞来的电报,也要一一亲复。至一九一六年七月,病情日重,蔡在多方催促之下 ,从长江乘轮经上海往日本就医,沿途官宦百姓,莫不以对待护国元勋的盛意迎送 ,蔡却尽量回避各类场面,而与少数几个私人朋友会见欢谈。 十一月八日,蔡锷到日本仅一个多月,便不治身亡,年仅三十五岁。其前八天, 另一位革命元勋黄兴于上海病逝,年仅四十三岁。 论个人在历史上起的作用,蔡锷在民初政局中,虽也举足轻重,但毕竟不是数一 数二的。不过对我辈小民而言,最重要的也许不是历史的洪流,而是人生的细节。 以此着眼,则不能不为近代中国的恶浊政场中,竟还有着像蔡锷这样承道德古风而 开政治先风的人物,而感到几分安慰。 (十四) 从清末到民初,虽常有封疆大吏拥兵自重,有南北的不和甚至对立,但统一的大 局还在。而自袁死后,中国就渐渐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了。 袁士凯从驻节朝鲜,一直到被逼下北洋大臣和直隶总督位置的一长段时期内,一 直工作得非常勤奋。为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他固然也用了不少心机,但与当时满天 下的贪官污吏相比,他实在是作了不少建设性的工作。到被逼退休的时候,他已被 认作中国的第一能员,不为无因。而他的成就,首屈一指的当然是新军的建设。但 自辛亥年复出,特别是拿到大总统之后,他虽然并未变得懒惰,但他的精力却主要 转到了政治方面,在用阴谋对付国民党和筹划称帝这两方面,费力尤多。而北洋军 的建设和管理,就渐渐落在他手下的大将手里。 在北洋军阀的谱系上,袁世凯高高列在首位。袁以下,有所谓北洋三杰龙、虎、 狗,即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再下一级的北洋或准北洋军阀,更有曹琨、张作 霖、吴佩孚、孙传芳、冯玉祥、阎锡山、张宗昌等等。 “北洋三杰”之中,王士珍是个没什么野心的人,民国建立后,他就退隐到他的 原籍正定去了。冯国璋则受命主持长江中下游的军事,颇具实力。段祺瑞任陆军部 总长,权力更大。何况,这时北洋系的军官,多是段祺瑞所主持的天津武备学堂的 毕业生,都算是段的门生。段的个性也较强,例如,袁称帝前,他手下的旧人就已 经开始对袁行跪拜礼,独段很久不肯屈膝。那时老袁的长子袁克定拿出一副皇太子 的派头,对段、冯极不礼貌,段为此尤为愤怨。 老袁生性多疑,本人又是靠手掌兵权而得取其宗主清廷而代之的,自然深知兵权 旁落的危险。于是他支使袁克定到正定硬把王士珍求出山来,授以陆海军大元帅统 率办事处坐办,并渐渐把陆军部的事权收到统率办事处来。同时,又由袁克定为实 际灵魂,在统率处下面成立了一个模范团,演习新的军事技术,训练新军官,与天 津武备学堂对抗,颇似袁本人当年所练的小站新军。段受到多方排挤,不得不提出 辞职,而且不等批准,就到西山“养病”去了。 段当时已颇有实力和人望,袁段的矛盾,引起海内外相当的惊疑。北洋旧人,见 老袁天下未定,就排挤功臣,也多生出几分寒心,对袁有点疏远了,虽然如冯国璋 ,因不满段的势力日增,在排挤段祺瑞这一点上,其实自己也是参与了的。而袁也 对北洋旧人愈加不信任。发动帝制运动时参与机密的,鲜有北洋嫡系。冯国璋专程 到北京打听袁本人的意思,袁竟用极其诚恳的态度向冯否认自己有这种打算。冯回 南京后,以为自己最了解袁的真心,便用这口气对外讲了不少袁确实不想称帝的话 。谁知帝制运动这时已在北京热火朝天,袁不久也真作了皇帝。冯觉得不但是受了 骗,而且是被袁玩弄了,让他对外丢了脸面,当然气得要命。后来反帝制战争兴, 北洋军不肯效力,使老袁落得近乎孤家寡人的境地,凄凉而死,原因就是在这个时 期种下的。老袁工于心计,为他带来不知多少好处,但到底“反算了卿卿性命”。 使一人成于斯的性格,常常也就是使一人败于斯的性格,这是为事者不能不切记的 。 袁热心称帝之所以是件难以想象的蠢事,在于它不仅坚定了革命党派如国民党及 稳健派如梁启超蔡锷的反袁决心,而且疏远了自己的北洋军系。为称帝而欢喜雀跃 的,不过是杨度那种既无政治新见又无政治实力的才子。帝制运动如火如荼之时, 北方政治要人如黎元洪、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梁启超、蔡锷等,都“病”得 不问世事。帝制垮台,除蔡锷外,他们又一个个回到政治舞台上来。 袁在位的最后几个月,冯国璋在袁世凯、张勋等实力派和南方的共和派之间,充 出一副调停的角色,颇学着五年前老袁的模样,想着袁一下台,总统宝座当会落到 自己屁股底下。但虽然袁士凯末日时的景象,与清廷的末日景象似曾相识,冯国璋 的地位却与袁士凯当年完全不同。且不说冯远没有袁士凯那种令群雄侧目的威望和 那份纵横摆阖的才能,而且国人对再树立一个新的北洋权威来推行新政治,也不再 抱有幻想了。 袁士凯世之袅雄也。他不仅才能过人,而且生就有领袖风。在这些方面,后来的 毛泽东很有些象他。袁生前,已与北洋旧人疏离,但直到袁死后,北洋军人对他仍 有相当的尊重。陈宦在宣布四川独立的时候,声明和袁个人脱离关系。这话成了袁 的催命符,也因此在此后数年,陈一直得不到北洋系的谅解,尽管他才能出众,却 始终由于段祺瑞等北洋旧人的压制而在政治上无所作为。 不过,北洋人物在袁死后对他的尊敬,非常象共产党老当权派在毛死后对毛的维 护,远非只基于感情。大家本是同宗,臭了祖宗,也就臭了儿孙;而谁把祖宗祭得更 勤,谁也就似乎更该被当作继承统治权的正统。段祺瑞身在北京,近水楼台先得月 ,很象是能继承袁士凯的样子。但顾虑到国内的舆论,也顾虑到冯国璋的嫉妒,未 便争夺总统的职位。 结果,袁死后,副总统黎元洪依法继任总统。但北京政府的实权,则控制在皖系 军阀大老段祺瑞手里。梁启超从前拥袁,在护法战争中倒袁以后,又转而支持段祺 瑞。直系军阀大老冯国璋则恐段的势力膨胀,加紧联络南方,形成了第二大的势力 。 (十五) 袁死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得正欢。段祺瑞一力主张参战,即对德宣战。段本是 亲德的,这时主张对德宣战,是估计协约国将能战胜,那时将会因为中国参战把不 少过去从中国侵夺的利益还给中国。当然,段也有一段私心,即日本人答应如果中 国同意与德国断交,就可以借给段一大笔钱,使段能用来武装军队,武力统一中国 。 总的说来,段的主张是聪明的。黎元洪一开始主张与德国断交。但他这时因为段 的专权与段积不能相容,便极力反对这一主张。主要政治家任私斗左右对外政策的 程度,可看做一个国家有没有出息的指标。就此而论,日本是和民初中国诸政府正 相反的最好的例子。 黎元洪虽没有多少实力,但这段时期算是他气最粗的时候。段祺锐毕竟没有袁士 凯那么大的权威,而黎毕竟是名正言顺的大总统。何况,国会厌恶段的专横,也凡 事掣段之肘。矛盾公开化后,一九一七年五月二十三日,黎竟免去段的总理职务。 坐镇徐州的张勋,借机指责黎元洪破坏宪法,鼓动由省级军阀组成的“督军团” 闹各省独立。黎本无实力,无所措手足,只好请张勋进京,调停中央与各省的矛盾 。这真叫引狼入室了。张一向是保皇派,这时带了辫子兵进京,于六月十三日勒令 解散国会,于七月一日拥宣统复辟。 张勋本是一介武夫,无知、狂妄、凶残,而且并不格外能打仗;但这样的人,竟在 民初政治舞台上很跳了一阵。一则他格外守旧,而这时守旧的人还不少,能得这么 个带兵的环护,自然愿为他鼓吹;二则袁士凯和他的北洋重镇们之间,特别是袁死后 北洋头领如冯国璋段祺瑞之间,始终有相当的矛盾,于是就都着力拉拢这个哪一伙 都不是的张辫帅。 人们对政治界常会生出幻灭感。这主要因为他们一开始暗暗以为从政的人应该比 常人高尚高明些。其实,既然政治是日常冲突的集结,政治界就一定象日常界一样 ,什么人都有。这虽然不是什么格外令人鼓舞的事情,但也不必让人格外幻灭的。 张勋闹复辟,黎元洪无力抵抗,逃入日本使馆,请冯国璋代行总统职务,并请段 祺瑞复职。北洋诸大将之笼络张勋,本是要平衡对手的势力,不承想张勋自说自话 ,操持起中央政府,对他们发号施令起来了,真叫做是可忍,孰不可忍。七月三日 ,段在天津南边的马厂誓师,讨伐张勋。冯同意一致行动。张勋北上,只带了五千 辫子兵,原是用来吓唬黎元洪和老百姓的,不足真的开战。仅九天,段军攻入北京 ,宣统第二次退位。闹复辟的主角张勋逃往荷兰使馆,此后又退居天津。他虽然保 住了性命,但从此失去了武力和影响;中国人虽然还要受难,但至少少了一群辫子兵 来鱼肉。 关于参战的争论,原是派系倾轧的借口。冯段掌政后,于八月十四日对德宣战, 南方也附和。 但黎、段、冯,无论谁主政,都排斥国民党。孙中山遂在广东请原国会议员南下 。南方军阀不愿受制于北京,亦表支持。到达广州的议员有一百多人,远不足法定 人数,因称“非常国会”,设立军政府,选孙中山为大元帅,选云南的唐继尧、广 西的陆荣廷为元帅。南下的议员,本来就是国民党,选出孙中山为大元帅并不足奇 。但这个军政府,在广东并没有多大的号召力,有实力的仍然是正在勾心斗角的云 南的唐继尧、广西的陆荣廷和广东的地方军阀势力。即使在非常国会内部,也政见 分歧,派系鼎立。所以军政府有名而无实,全不能有所作为。 不过,广州军政府的成立,仍然标志着南北的正式分裂。南方军政府成立后,段 祺瑞决心武力统一中国。于是继二次革命和护国讨袁之后,爆发了第三次南北战争 ,即南方所称的“护法战争”。 战斗先在湖南打响。但段所派的傅良佐出师不利。冯国璋有心结好南方,他所领 导的直系大唱谈和的调子,段祺瑞被迫辞去总理的职务。 不过,段所领导的皖系,仍然是极有实力的,而且,不仅有奉系军阀张作霖支持 段,更有一向较为中立的直系大将曹琨忽然附和段祺锐而主张对南方用兵。于是, 主战派又重占优势,南北终于大打起来。 在段祺瑞武力统一的这场南北大战之前,北洋各系虽有不少明争暗斗,但对外还 是一个相当统一的政治力量,北洋首领自视为中国统治集团的正统,常有维护北洋 团结的号召与行动。而在这场战争中,直皖两系明显地分裂了。而南方虽自称为“ 护法军”,实际上也没有统一的政治主张,滇、桂、粤、湘诸系为自保而大致联合 ,而又为争夺地盘互相打斗。从这场战争开始,中国的内战就越来越缺乏政治意义 ,越来越蜕化为纯粹的军阀混战了。 此后将近十年间,中国的政治,主要就是这些军阀之间的纵横厮杀。而同时,则 有中国南端的国民党在悄悄地聚集着革命的力量。到二十年代中,国民党又重新形 成为一支鲜明的政治力量,并据此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武装,进行北伐。 从大清朝崩坍到北伐成功,这短短的十六年间,演出了中国政治舞台上鲜见的热 闹场面。到北伐结束的时候,民初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如袁士凯、孙中山、梁启超 、段祺瑞、冯国璋、吴佩孚,都已经或死或退,而中国的政治画面,也变得比较清 楚了:各种政治理想和主张,各种政治实力和势力集团,都渐渐为国共相争这条突 出的线索所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