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要学蒋经国? .郑 伟. 广东南巡,目的何在? 春节前后,自“六四”之后就蛰伏起来的邓小平忽然来了一个大动作,在各路记 者的闪光灯下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南巡一周。往年,尽管邓小平也常去南方渡 冬,例如前几年都在上海过春节,可是一般都是深居简出,而如此大张旗鼓地在宣 传媒介眼皮底下曝光的大动作近年来只有两次,一次是一九八四年,南巡深圳、珠 海特区,为两地分别题字,一锤定音,结束了关于经济特区姓“社”还是姓“资” 的大论战;另一次就是这一遭了。 研究邓小平的人几乎一致公认,邓不是一个善于表演并且热衷于出风头的人,像 周恩来和江泽民摆的那种亲民状,李瑞环表现出的平民状,李鹏到处奔波表现的辛 苦状,他都作不出来。他天生就是一个垂帘听政,运筹帷幄的权谋家。因此,邓小 平不动则已,一动就必有目的。上一次的特区之行,目的显然是为对外开放的政策 撑腰,为经济特区打气。这一次,人们在问:他的目的何在呢? 蒋经国效益的诱惑 邓小平在广州与当地党政军首脑的一次讲话颇耐人寻味:两年多前发生的事件( 指“六四”血案),我们总是要向历史作一个交代的。中央现在正在研究这个问题 。总之,大家放心,在有利于稳定的前提下,本着向前看的态度,我相信中央会对 这个问题作出一个妥善的处理。 妥善处理,那么怎样处理?从不久前传闻的有关邓小平对赵紫阳的评价,和万里多 次提议的政治犯大赦,“中央”显然正在考虑一个平息民愤的解决办法。现在,这 个意思由邓小平以打包票的口气说出来,说明非同小可。 各种迹象表明,邓小平有可能会仿效蒋经国模式,在临死之前卸下压在他身上的 政治包袱。蒋经国临终前的戏剧性动作为他个人声誉带来的口碑,在邓小平看来是 足够诱人的。当然,从邓小平本身的局限性和党性来看,他的步子绝不可能迈得象 蒋经国那样大,开放党禁报禁的动作他未必敢做。然而,如果他真想在政治上作出 能够为他的声誉带来“蒋经国效益”的大手笔,他就必须化解“六四”的民怨。 显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 邓小平做事,自有他的风格。今天的邓小平和当年的蒋经国所处的环境不一样。 首先,当年蒋是在位总统,合法的行政最高首脑。他要解决问题,可以用直接命令 的形式。而今天的邓小平尽管仍是中共内部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但他毕竟没 有任何职务,因此,他只能借助四处吹风、散布舆论的间接方式来实现他的主张, 并由此显示他是幕后主要的操纵者。其次,当年蒋经国身体急剧恶化,显然已经意 识到了他将不久人世,因此,他开放大陆探亲、开放党禁报禁这么大的转弯只能在 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就显得很仓促,也带上了戏剧性的色彩。而从近来邓的一系 列讲话表明,他至少相信他能活到一九九七年,因此他觉得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 个转弯,使人们不感到过于突然,也使政局不致发生戏剧性的震动。由于目前大陆 内部的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邓也许认为,这件事可以开始着手进行了。 邓的南巡,显然要向国人昭示自己的身体健康,以稳定民心,一方面表示有足够 的时间继续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许表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在有生之年 解决“六四”问题。 南方和北方的干部要对调 邓小平此次南巡还有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着眼于改革中出现的所谓“南北问题” 。在去年底八中全会的一次讲话中,陈云曾忧心忡忡地说:现在南北的贫富差距越 来越大,甚至连文化、生活方式都产生巨大差异,这样下去,有可能出现南北分裂 的局面,搞不好还会发生南北战争。 在大陆,东南沿海是改革势力的主要营垒,其主要的战略是在“搞活开放”的旗 帜下扩大自主权。而西北的穷省市官员则是恢复中央计划控制的主要支持者,因为 只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他们才能吃上“大锅饭”,得到中央政府更多的补贴。当 然,这些补贴都是从东南方的富裕省份平调过来的。 消除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大陆仍旧信奉社会主义者的口号。邓小平 当然不会是一个纯粹的社会主义者。但是他在为东南方的改革撑腰的同时,也不得 不提防来自另一方面的攻击。他在深圳的一次讲话中说道:东南沿海近几年发展很 快,但是不要忘记内地和北方较穷的兄弟省。现在南北方的矛盾、内地和沿海的矛 盾很尖锐,搞不好要出问题。所以要提倡共同富裕,南方要支援北方。以后南方和 北方的干部要互相调动,北方的干部可以到南方去学习商品经济的知识。 邓小平的这一手儿削藩果然是高招,南北干部对调的真实意义在于双方交换立场 ,容易取得相互的理解。俗语说:屁股指挥脑袋。站在什么位置上,就会替那个位 置的利益说话。现在你让南方的干部在物质上支援北方,他们当然不会愿意。可是 当他们到了北方之后,就会替北方说话,并利用自己在南方的关系支援他所在的地 区了。不过,邓小平只提北方的干部到南方去学习商品经济的知识,可并没有提到 南方的干部到北方去学习什么。大概是让他们去培养社会主义立场,清除资产阶级 自由化思想吧。 李鹏在欧美表现相反 在邓小平出巡前后,李鹏也正在西方世界周游列国。李鹏的表演,其戏剧性更甚 于邓小平。 在美国,李鹏表现的态度极其强硬。在与布什总统的会谈中,他故意表现出丝毫 不让步的表情,似乎显得有点生硬。在纽约的联合国门前,他遭到了最大规模的抗 议。当天他在回答记者问时,强烈谴责美国提出人权问题是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 可是不久前在欧洲,他表现出来的妥协、忍让、宽容却完全出乎人们意料。李鹏在 两个地方截然不同的表现,似乎暗喻着中共在打欧洲牌,以此来孤立反共最强烈的 美国人。更重要的是,李鹏第一次通过官方的渠道透露了中共正着手解决“六四” 问题的意向。 意大利是第一个接纳李鹏的西方国家,为此,它开始受到了西方国家舆论界的普 遍谴责。在当时召开的欧洲共同体外长斯特拉斯堡会议上,意大利的外长甚至受到 非议。但他透露了李鹏在一次国务会议上的讲话纪要,为自己解了围,同时在一定 程度上改善了李鹏的形象,使得又有三个国家为李鹏敞开了大门。 李鹏在罗马透露的国务院国务会议纪要,一方面是作为酬谢意大利接纳他的回报 ,另一方面也是用来打开其他国家大门的敲门砖。该纪要透露,李鹏本人在会议上 提议以适当的方式实行大赦,对涉及“六四”事件被捕的人员,除了涉及刑事犯罪 的,其余政治犯具结开释。同时,他还承认,政府在处理“六四”事件时处理失当 ,作为当时的政府首脑,他愿意承担一定的责任,并要求下届全国人大在为“六四 ”事件作出结论之后,对他本人给予处分。 大赦的提议自然不可能是李鹏首先提出的。可是作为“六四”血案的元凶,李鹏 最终能够转变强硬态度,接受这个提议并承担责任,说明中共党内存在着巨大的压 力,也许其中也包括邓小平的意向。看来,这种压力已经到了难以抗拒的地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