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家族红透半边天 何频 高新 中共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在“文革”后中共政局所占的分量远远超过其他几 位幸存的元帅如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等人。没有他的支持,“四人帮”恐怕不 会那么轻易被逮捕,邓小平也就没有那么快得以复出。尽管后来他与邓小平之间也 有歧见,但他并没有利用他的余威和邓公开分裂。 豪门后代多权贵 也许是这种原因,叶剑英死后,他的子女仍然在邓小平主政期间获得显赫地位。 他的长子叶选平是众所周知的改革派健将,所主政的广东成为大陆最开放也最富裕 的省份。九一年他虽然被迫辞去历任十年的广东省省长职务,但换来了一顶全国政 协副主席的乌纱帽,从地方诸侯走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行列。 叶选平的夫人吴小兰,是中共元老吴玉章的外孙女,曾任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 副总经理,深圳市政府副市长。后虽负责筹组深圳人大,改任人大副主任,但几乎 不再在深圳露面。他们已经做了祖父母,其长子叶卫平曾在广州军区当技术干部, 现在深圳特区发展公司工作。孙子名叶丁丁,也是广州市妇儒皆晓的人物。八六年 英国女王到访广州,叶丁丁曾在欢迎仪式上献花。 叶选平的另一个儿子为广东远洋轮上的海员。 叶剑英的次子叶选宁鲜为人知,却在军内和北京政坛有广泛的人事关系,官至中 共军队兵团级。 叶剑英的长女叶楚梅四六年参军,五十年代留学苏联莫斯科财经学院,曾任国防 科工科技委副主任,她的丈夫是邹韬奋之子,现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不断有传 闻说他是替代李鹏的热门人选。 叶剑英的三子叶选廉(小名路锋),曾在中共空军二十四师任飞行员,驾驶过中共 第一批装备的三叉戟飞机。他在政治上虽不一定会有更高的跃升,但也是中共总参 保利公司的负责人之一,现居香港经商。他的妻子苏丹丹为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的报 幕员,后来到中国画院学画,近年常在香港露面。 叶选基,外界以为他是叶剑英的儿子,其实他是叶剑英的侄子。他曾在北京武警 部队任职,后投奔到李瑞环门下,现在香港经商。 叶剑英的幼女叶文姗(叶小英),十七岁从军,在北京卫戍区司令部总机室当通讯 兵时因与班长吵架,被司令员傅崇碧通知其父领人回家。事后第三天即爆发了“杨 、余、付事件”,付崇碧被抓了起来。叶文姗便又到福州部队当了三年兵,后进军 校学习。但江青七四年在北京体育馆召开的“批林批孔”动员大会上突然发难说“ 让叶剑英的女儿响应号召,到下边去劳动改造”。于是叶文姗被迫中断学习,去福 建一个农场劳动改造。“文革”期回到北京,现在也已是司局级干部。 叶文姗的丈夫余方方是中共原副总理余秋里之子,北京八一学校毕业,然后从军 在空军任职。曾在中共驻瑞士大使馆任武官助理,回国后不久即在军中升为师级军 官。 叶氏家族中也有两位没有担任中共高级官员的后代,一位是次女叶向真,一位是 养女戴晴。叶向真已彻底丧失了从政的可能,她自小是个“淘气包”,文革中也曾 折腾过一阵,因“破坏军事设备”罪名被捕入狱多年,七一年才被释放。后来她做 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前夫为大陆著名钢琴家刘诗昆,现夫罗德安(又名罗丹) ,是三十年代中国著名影星黎莉莉之子。罗德安因为出生在香港,拥有定居香港的 权利,叶向真也就随之成为非大陆的居民。 叶向真(艺名凌子)曾导演了遭到中共禁演的所谓“争议片”《原野》,因而名声 大噪。 叶剑英的养女戴晴,哈尔滨工程学院毕业,曾在中共军队总参情报系统工作,后 成为《光明日报》著名记者。虽然不见容于中共强硬派领导人,却获国际性新闻奖 。现在是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叶选平成为“南天王” 叶选平早年在广东梅县家乡读中学,一九四一年十六岁时赴延安自然科学院,攻 读机械工程,三年毕业后在延安军工局和晋绥边区第一机械厂同机器打了四年交道 。一九四八年起,他又先后在哈尔滨工大和清华大学学习,完成学业后,到沈阳第 一机械厂任车间主任。 一九五一年,叶选平又被中共选派到苏联进修机床专业,回国后,六零年任沈阳 机械局副总工程师。一九六二年任北京第一机械厂副厂长兼党委副书记,一九七三 年又奉调北京机械局担任领导职务,后又担任国家科委局长。 正因为有这样一番经历,所以叶选平在他担任广东省领导职务后,还常常表白“ 我本是一个机械匠”。 文革中,叶选平曾在北京第一机床厂全厂职工大会上含沙射影讽刺林彪之子林立 果。此后成了他反林彪和“四人帮”的政治本钱。 七九年,叶选平从北京调往广东,任广东省副省长兼科委主任。无疑,这对叶选 平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虽然当时人们也有不少非议,认为他也是受荫于父辈的 权势,不过,事后他的政绩消除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他曾为自己辩解说:“我早已不是小孩子了,党首先把我看成是一名具有四十多 年党龄的党员,看成是党的干部,而不是考虑我是叶剑英的儿子。” 李瑞环曾为他辩解说:叶选平比我资格老得多,党龄比我长得多。五十年代我是 木匠,他却已经是总工程师了。现在我能当天津市长,他为什么不能当广东省长。 后来的事实说明:不管叶选平是否有意利用了他父亲的权势,但广东开放改革所 取得的巨大成就,俨然有发展成为“亚洲第五小龙”的趋势,与他的开明和善于利 用时势,敢于率先采取灵活变通政策密不可分。 任副省长时,他曾协助主持筹建广东核电站。在确定中外合营核电站总经理一职 的问题时,有一位同他官职一样的人反对外方出任,甚至提出所谓“主权问题”抵 制。叶选平却说:“实事求是,谁有能力,有经验,就让谁当。”后来,硬是让外 方人士担任了正职。 叶选平继承了父亲的韬诲之风,没有凌人的气焰,外貌庄重谦和。他说,他音乐 不懂,艺术不懂,文学懂得也不多。其实他爱好广泛,尤其书法和摄影方面还小有 造诣。平时,他极少穿中山装和西装。在家中穿的是运动衫,出外则常着夹克衫和 T恤衫。他从小在广东,却不但可以讲广东话和客家话,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并精通俄语、英语。台湾的《中共研究》杂志亦承认:叶选平“实事求是,严格认 真,要求干部掌握确切数据,不得使用‘大概’、‘估计’等语汇。作风开放,认 为生活应当丰富多采,流行歌与古典音乐可以并存,跳‘的士高’无伤风化。”邓 丽君歌曲风靡大陆时,有人说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叶选平亲自撰文反驳:“人 家说邓丽君不好,我弄来听了,有什么?不过是多了一些风花雪夜罢了。有些事不 必反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广东提前进入“小康” 据报道:叶选平担任广东省副省长的头件大事,是直接促使“广东省计算中心科 技情报研究所”的兴建。这座科技信息中心自七九年就开始筹办了,但一则经费庞 大,再则有关人员对实际功效有疑虑,使这一计划搁置了一年之久。直到叶选平担 任副省长之后,在他的力主之下,这个中心才在一九八二年动工兴建,八四年七月 顺利完工。这一座落于中山堂西侧的十六层大楼,透过国际卫星通讯网路,联接着 美国戴亚洛、奥华特和加拿大雅博森的世界三大数据库,用户能在数至十数分钟内 ,查到占世界机载信息量的百分之七十五的信息,为广东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起到了十分可观的作用。 对于广东核电站的筹建,叶选平也在其副省长任内费了颇大的心思。由于中共尚 无任何筹建大型核电站的经验,故在研究可行性时,专家们对于兴建与否、经营方 式、采用何种反应堆型、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等问题,意见纷杂,而兴建与否更与 经济问题、技术问题以及政治性问题缠在一起。担任主持者的叶选平,却能就诸多 尖锐、敏感的问题,听取各方面意见,并亲自研究各种相关技术资料,进行各种测 算,在认真对比分析后,终于拍板定案,并作主聘请外籍人士任总经理,负责核电 站的构建与经营。 一九八五年八月,叶选平升任广东省长。担任省长以后,叶选平考虑到当时的价 格体制是一种扭曲状态,使许多经济现象变得难以判断,认识到必须理顺价格才能 使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竞争。他首先拿广州市开刀,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节,流 通逐渐通畅,价格逐渐趋于合理,广州市的价格改革终于在全国首先跨出了历史性 的一步。 叶选平入主广东后的十年里,全省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国民生产 总值年平均递增百分之十二点二,国民收入年均递增百分之十一点四。中共提出的 在二000年要达到的“奋斗目标”,广东一九八七年就实现了。 在大胆实行改革开放的问题上,叶选平作出的成绩使大多数广东人民感到满意, 也被全大陆省份的老百姓们所称美。他当省长的第二年,广东省便创下了出口总额 的历史最高点,第三年,因为对外向型经济实行了更佳奖励条件,使得外贸出口总 额达到五十五点六亿美元,两年累计增长了近百分之九十。 广东的高速发展,在中共高层是褒贬不一的。对其看不惯的左派意见主要认为广 东的政策背离“鸟笼经济”政策已经越来越远;公有制被严重弱化。同时还认为广 东的自主权太大,而且其他各省纷纷效法,向中央分权。长此以往,左派们认为会 “掏空中央”,使中央的“向心力”不复存在。 与强硬派的抗争 现在,中共内部,无论是主张继续改革开放的一派人物还是主张实行权力“回收 ”的一派人物,都认为广东省是大陆地方势力最强的省份。这是对中央集权统治和 计划经济政策的一种有力的制约。 事实上,在五十年代初期,广东即出现过地方势力与中央对抗的局面。当时中共 在整合地方力量和统战的大前提下,调派叶剑英返乡担任华南分局第一书记,统领 两广的党政大权于一身。而具体负责广东事务的是当地游击队出身的华南分局第三 书记方方。在叶剑英和方方的领导下,广东的地方代表与中央代表屡生冲突。后来 ,中央责怪广东省未贯彻执行中央的土改政策,对南下干部进行压制。叶剑英被迫 作自我检察,和方方一起被调离广东,而由陶铸出掌华南分局工作。广东地方势力 遂告瓦解。 八十年代叶选平入主广东以来,地方势力得以重返当地的领导层。省委书记林若 亦为广东籍。 叶选平和林若主政期间,广东是最早取得中央下放地方权力的省份之一。包括计 划审批权,企业经营管理权,对外负责权,金融、物资、劳动工资和物价的机动权 ,以及在财政和外汇收入方面实行定额包干的办法等。更重要的是,叶选平和林若 在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每每逾越了中共中央所制订的政策和原则,以“遇 到绿灯跑步走,遇到红灯绕开走,没有灯时摸着走”的态度回应中央。 北京对广东日益膨胀的势力极为担忧,强硬派人物更是千方百计要收回权力。中 共曾有一份内参说,广东部分企业利用留成所得的外汇自国外进口大量物品,再行 以高价转售给其他省份,另一方面却又在全国性进口管制的情况下,从国外以较低 的成本进口广东无法生产的产品,而不愿以公订价向其他省份购买。八九年,广东 当局甚至违反李鹏整治乡镇企业的指示,放松对省内有关企业的各种控制。 另外,广东抗拒上缴中共国务院分配的承包税,层层催交不得回应。中央为迫广 东就范,收紧粮食供应。叶选平即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口粮食。然后中央又使杀 手镧,不管制盲流,任其在广东境内乱串,叶选平才不得不答应在九一年多一些上 缴承包数。不过叶选平在九一年三月的人大会上说:“社会主义绝不能搞平均主义 ,绝不是要各地拉平,否则就会使有发展潜力的省份受伤害。而应是各省相互帮忙 。广东正处在发展阶段,大部分的基本建设筹资都是向银行贷款,然后再用建设所 得的利润一步步还钱。” “六四”以后,叶选平在广州的一次公开讲话中说:希望中央在政策上对广东“ 网开一面”。 北京继续抓紧对广东的压制措施,主要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削减广东原享有的 优惠待遇;二是调整广东省领导层的人事。九一年一月一日起实施的外贸体制改革 中,中央透出减低广东财政的目的,同时,取消出口补贴、自负盈亏的办法,使得 创汇成本较高的广东省进口贸易增加了压力。 进政协也不离开广东 八九年八月,中共开始实施干部“回避制度”,规定本籍干部不得出任地方主要 领导人的职位。此举主要目的是削弱各省尤其是广东的地方势力。加上年龄的关系 (叶选平九一年时已有六十七岁),叶选平不得不辞去广东省省长职务,林若也辞去 省委书记职务。但叶提出的条件是,继任者必须是从广东现任干部中挑选,自己即 使到中央任职,也祗是挂名,仍住在广东。北京曾拟调陈云之子陈元出任广东省长 ,因遭到叶选平拒绝,祗是派了彭真之子傅瑞出任广东省委组织部长。 北京无可奈何之下,祗得由谢非(广东陆丰人,原任广东省委副书记)接任林若任 省委书记,新任省长朱森林虽然不是广东籍,但已在广东工作四十年之久,实际上 已归化为广东帮。 叶选平出任政协副主席后,果真未去北京“坐班”,为了安抚部下,他甚至公开 对记者说:“我‘已’在北京,政协副主席是京官呀。不过,我现身仍住在广州, 也无意到北京。”他虽没有省长的头衔,但照常出席广东各项活动,包括九一年十 月一日前的广州阅兵活动。 九二年春节,邓小平隐居一年之后首次在广东露面,高唱改革开放,无疑是对改 革派,也是对叶选平极大的支持。叶不但亲自陪同邓小平视察,而且与邓有过数次 单独会谈。 可以这样说,尽管中共某些强硬派千方百计讲要“削藩”,但广东的地方势力并 未因为叶选平不再任广东省长而减弱。恰恰相反,叶选平做京官正好加强了中央改 革派的力量,而广东地方官谢非和朱森林继任广东党政第一把手,等于是为叶选平 保住了广东这块根据地。另外,叶选平由地方诸侯进入国家领导人之列,也为中央 其他高干子女更上一层楼提供了“攀比”的理由。 叶选平九二年六十八岁,在中共最高层并不算年老,他在中共未来政局所扮演的 角色仍不可估量。中共政协副主席虽有二十多人,但其中不少属于所谓“民主党派 ”或无党派人士,仅供点缀。代表中共的有王任重、洪学智、方毅、谷牧、杨静仁 、康克清、马文瑞、王恩茂、胡绳、钱正英、司马义·艾买提等,其中王任重是政 协的实际主持者,是下届政协主席热门人选,而其他人要么早已在政治上心灰意冷 ,要么缺乏资望。如果叶选平有心的话,并不是在政协没有发挥的空间。如果“十 四大”上能进中共政治局,九三年就有可能问鼎全国政协主席,与王任重一比高低 。 叶选宁有通天本领 叶选宁是个神秘的通天人物,在民间知之者较少,但在高层军界和商界十分活跃 ,而且人事关系广泛。他六八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曾作过中共空军作战部副部 长,现职为总政社会部(又名联络部)副部长。 知情者说,叶选宁极为精明,足智多谋,在叶家后代中最出类拔萃。叶选平有什 么难题还要经常向他讨主意,号称叶选平的“军帅”。叶选平曾问他对上调北京有 何主意,他回答:“要当官,上中央;要作人,留地方。”所以叶选平当上全国政 协副主席后,仍然坚持留在广东。 邹家华也是叶选宁的坐上客,经常自己开着车去找这位小舅子“侃大山”。外界 在掀起“朱熔基热”时,似乎多认为邹家华是计划派人物。其实邹家华对中国经济 有不同于李鹏的看法。例如,九0年李鹏宣称,经济困难时期已经渡过和正在渡过 。但邹家华在同年同月的人大常委会上说:“必须清醒地看到,历年积累的问题和 矛盾交织在一起,各方面困难将集中表现在今年。”完全与李鹏唱的是对台戏。据 说这也是叶选宁出的主意。不要掩盖矛盾,要把困难说足。 另外,叶选宁与李瑞环关系也颇不寻常。两人经常周末在一起打麻将,或到郊外 钓鱼。“六四”后,李瑞环掌管意识形态之初,感到极为棘手,叶选宁点石成金, 说出两个字:“扫黄”。李瑞环心领神会,马上布置,结果大得人心。虽然也有人 埋怨搞得过份,但知识分子们大都感谢他用“扫黄”冲淡了左派们对意识形态方面 “自由化”的批判。 邓朴方是邓小平宠爱备加的儿子,邓小平对他的头脑灵活,颇为欣赏。然而,邓 朴方在评价叶选宁时说:我与选宁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事实上,邓朴方主要活跃在知识界和最高层,而叶选宁手伸得远远比他长。曾有 知情者说,叶选宁身为中共高级军官,却经常周游列国,甚至多次前往台湾。王永 庆的“海沧计划”也是他给牵的线。 叶选宁还主持一个叫“凯利”的军内公司,因为不太出圈,所以未被人抓到把柄 。 但叶选宁在圈内有时比较“放”,文革中,曾因参加“联动”残了一条胳膊。现 在,除是侃大山的高手外,还常痛饮洋酒。据传不少港台商人曾向他进贡了不少“ XO”。 邓小平曾说,“叶选宁这个人不可重用,此人一旦得势,天下必定大乱。” 当然,这些故事多是高干圈内的传闻,是真是假根本无法澄清。果真那么有神通 的话,叶选宁终有一天会在公众场合下露出“峥嵘”。□ (本文系作者所著的《中共太子党》其中一章,出版之前交本刊率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