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形势,何去何从 ·刘 树· 邓小平最近像毛泽东当年那样视察南方,频频指示,意在煽动新的一轮改革风潮 。前不久他回到中南海,登堂入室,召集各方负责人,告诉他们“有些事还是要管 的”。最近杨尚昆召集朱厚泽、胡绩伟等人征求意见,人民日报和中宣部在酝酿换 人。国家教委派出人马到美洲招聘人才。各省纷纷表示出自己比特区还特的改革要 求……一次新的邓旋风看上去又要刮起来了。相当一些人的口号是:“不管怎么, 先帮助邓小平打倒那些极左派,以后的事再说。”经过痛心疾首的“六四”以及三 年来极左派的专制,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不正常和文化上的沉闷空气,把人们压 得太久太重了,哪怕是微小的变革,人们都会寄以热烈的希望。兴奋是可以理解的 。我不否认饭要一口口吃的阶段论,一步到位的书生意气,单枪匹马的激进空想是 不可取的。但是政治力量的相互认同,要依据理性的分析,才能避免将来的悲剧。 丢掉机会,拒不合作,顺水不推舟,诚不可取;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毫无心 理准备,有可能会导致将来的难堪。从社会体制本身和领导人物的个性特点去科学 地认识背景和现实,确定参与的形式和程度以及防止可能的错位,是有益的。 到底这一次的邓小平旋风能发展到多大规模?是像当年搞凡是派那样的大行动, 还是像八三年“清污”后期那样对极左派的反攻轻描淡写、点到为止?邓小平将动 用什么力量推动这个行动?我们给予多大的希望才不至于造成我们的失望,也不至 于冷落辜负了邓小平的好意呢? 邓小平的目标是效率 邓小平是中共第一代领袖人物之一,建国后长期在最高政治层次上操作国家机器 ,在党、政、军都有自己可靠的班底,文革中的遭遇和十年改革的成就,使他成为 举世注目的人物。这个政治资格,是别人不能攀比的。八九年的“六四”镇压后, 他的形象一度很糟糕。但是三年来的惨淡经营,使中国稳定了脚步。邓小平仍然控 制核心权力和苏联东欧的现实,使东西方不得不对他本人和中国的发展方向重新冷 静观察。邓小平的改革节目是否会有新的篇章,要看他的思想方法和改革目标。 在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道路上,邓小平与毛的思想不完全一致。毛认为中国应 当率先向共产主义过渡,他的思想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而且急于求成,邓小 平和刘少奇倾向于这样的理论:中国尚处在新民主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应当在 共产党的管理下再给资本主义一个继续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使社会 主义过渡在物质和人文思想上都有一个准备。而当时的社会主义还是羽毛未丰的雏 鸟。在世界观问题上,他们之间也有不同,毛偏向于大公无私的理想主义,而邓小 平和刘少奇则主张大公小私,以大公确认社会的体制,以小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这种思想贯穿于邓小平解放后的所有时期。八十年代末期 的初级阶级论,实际上是四五十年代的新民主主义阶段论的另一种称呼。这一理论 一方面具有实际可行性,同时又有极大的局限性。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指社会主义改 造之前,即全国的农业和工商业主要的仍然是私人占有形式,只有为数不多的从官 僚买办阶级手里剥夺的大企业在国家手里。那时提倡大公小私是有多种所有制形式 作为实际应照的,现在的对外开放、搞活经济、按劳取酬、政企分开、党政分开等 政策恰恰适合于那个时期那种体制。当国家已经将所有的社会财富控制起来,而且 产生了相对应的管理体制和思想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的土地更加板结坚硬,资本主 义的发展更困难,同样的处方和剂量已经得不到那时的效果了。那瓶曾经能使前辈 人喝得酩酊大醉的老酒走了气,现在已经淡然无味了。 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变革的关键是提高社会生产率。尽管个体经济正在渗透和浸 润着公有制混凝土似的墙脚,尽管自由的空气在融化着铁板似的四项政治原则,但 是比重巨大的国有企业的低下的效率,政治和思想体制的僵化保守,共产党自身利 益和目标的悖论,使改革始终难有突破性的成就,邓小平觉得还不够,但他那些对 手(其实也是伙伴)已经觉得过分了。他觉得效率可以补共产党将要坍塌的天堂,保 守派则担心效率的追求会导致人们对体制改革的要求,烧香引出鬼来,共产党会进 而丢失政权。十年来摸着石头过河,反复不停的政治折腾,邓小平的基本思路没有 改变。即使在对党内保守力量失去耐心的今天,他所强调的“国有制企业的改革” 的目的,也还是为了提高效率。他相信,只要增加了生产,人民的经济生活好了, 共产党的统治就没有问题。邓小平的目的不是为了解放人本身。他不是要人民作一 个自由的生灵,而是要人们当腰膀肥圆的顺民。他不是要社会变得民主,而是要得 到政权的稳定,如果变革超过了效率的目的而影响这个党的根本利益,他随时都可 能中止、即使他自己不情愿,他所代表的那个利益阶层也会逼迫他那样做。对这类 可能发生的变动,我们已经见过不止一次,所以不会感到奇怪。如果我们没有思想 准备,当邓小平的车子向左拐弯时,我们就会被甩到深渊里去。 军队:最后一层葱皮 不管邓小平是否出于本意,经过清污、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六四,他的社会基 础变得单薄了。他的权力原来像一棵完好的葱,外边有多层皮。知识分子、民众、 体制内的改革派、军队、地方、国际社会的支持等。但是,十年中的三次反动,使 邓小平相继失去了热情的民众、满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积极变革的胡耀邦、赵紫阳 这样一大批干部和国际社会一致的捧场。毛泽东晚年的政治天平上有两个砝码:军 队和个人崇拜。邓小平现在基本上只有一个砝码:军队。在极左派势力的进攻面前 ,邓小平一再退让,多次丢车保帅,割权求和,造成极左势力十年来不断增加,以 至于今天邓小平感觉唇亡齿寒,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有依靠军队和沿海 省份的亲改革力量。 邓小平在军队中的力量远比陈云、彭真和李先念等派系强大。但是军内矛盾深刻 复杂、渊源流长,杨白冰和杨尚昆也有很多对手。越是被其他派系反对,杨尚昆杨 白冰兄弟就越是仰仗邓小平,越是要投人民渴望改革之所好。这时他们会忠诚地响 应邓的改革召唤。正因为对立势力尚大,他们才背靠邓小平,力主宽容与变革。杨 白冰对《雪白血红》作者的保护,对徐向前李先念西路军的重新评论,对林彪东野 的政治收编,都是力图团结军队内部各个方面,巩固自己的权力。但是一旦那些异 己力量非常衰微时,他们一统天下、无忧无虑,又会有恃无恐,消极对待改革。 军队对政治的作用是威慑,而不是直接参与。依靠军队解决政治问题,是赤裸裸 的刺激性很强的行为。以军队为依托解决政治问题的宫廷政变,也不容易在道义上 得到普遍的认可。“拳头大就是老大”的政治行为,在民主之风日盛的今日世界经 常受到批评。军队应当是政治家袖筒里的小老虎,真正拿出来使用,效果反而不好 。所以,军队不是改革的最好的依托,军队也不能很好地解决改革的干部问题。 改革的最好依托是民众,改革的干部队伍在于知识分子,但是正是在这两点上, 邓小平陷入深重的悖论之中。 尽管绝大多数人都说改革使整个社会受益非浅,但我们看到的事实仍然是怨声载 道。对邓小平来说,这个现实有很不公平的一面。没有他的努力,中国现在不会是 这个样子,他有了不起的历史功绩。但是人民的埋怨和愤怒是有道理的。他们对社 会的批评不是针对变革,而是针对社会的竞赛规则的不公平等。现在人们对毛泽东 的怀念,主要的也是对旧游戏规则的忆恋。虽然那时很专制,但大家都不自由,都 贫困,都难受,也是一种平等。现在有人依靠非规范性手段谋取大量私利,别人不 仅不能平等地竞赛,甚至根本没有参加竞赛的权利,当然就不满。民众这层皮失去 了。 邓小平能不能以法的形式和法的实践在中国建立公平竞赛规则呢?我认为不大可 能。公平竞争是民主社会的精髓。公平竞争差不多就是民主的代名词。只提丰衣足 食小康生活而不积极改革社会政治体制的邓小平很难冲破这个藩篱。他的改革的意 图只建立在人们改善经济生活的要求上,而不是别的。就是说,依照这样的改革目 的,近期内他不可能得到民众太多的支持。 知识分子越来越和共产党离心离德,使邓小平难以很快得到大量锐意改革的干部 。现代化不能不用知识分子。但知识分子的整体观念又深刻地危及现政权的存在。 这就造成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特别恐惧的心理:举起右手召唤知识,举起左手打倒知 识分子。这种政策使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体制内改革派日益感到舆论上的薄弱。他的 多次丢卒保车丢车保帅,知识分子由希望、失望到绝望,邓小平丧失了广泛的干部 来源。十年来的几次政治搏斗中,极左派尽量夺权,邓小平花拳阻挡,老百姓软硬 抵抗。各方妥协的结果是那些思想偏左但又不是非常讨厌的人物被提拔上去了。现 在很多中层干部是这种类型的人。这种状况对改革非常不利。没有正确的知识分子 政策,不给社会一个公平竞争的规则,无法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也不可能产生大量 锐意改革的新干部。 邓小平需要民众呐喊助威,但这一次他可能不想动员知识分子。当年反对凡是派 ,他希望全国都在那个敏感的问题上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对打击凡是派有好处,群 众的鸦雀无声会葬送他的整个改革计划。虽然那时他的心情有点焦急,但总是粗略 地完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交锋。但这一次他害怕。他想绕过 六四,走捷径解决问题,为改革创造一片小天地。如果动员知识分子广泛参与,知 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第一声呐喊可能是为“六四”平反,这种声音将使邓小平非常 尴尬。一旦控制疏导得不好,就会一团糟。在社会压力增大时,说不定邓小平会重 新被逼到左的道路上去。所以邓小平为了短期目标,肯定不允许提出为“六四”平 反的事。既然不能用知识分子造势,邓小平就只好用地方向中央施加压力。 只种一粒粟,难收万颗籽 毛泽东是绝对的集权主义者,虽然他在口头上也多次讲过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 极性,但在政治、经济、教育和思想文化政策上,都没有给地方留出任何发挥积极 性的余地。在这点上,邓小平主持决策的十年间,要比毛泽东高明得多。他种的经 济改革的一粒种子所结果实是:允许地方在积极发展经济方面有自己的计划并且承 认地方得到的好处,利改税、直接贸易、扩大地方财政留用,承认沿海地区和其它 地区的不平衡,甚至承认某些地区的特殊的经济改革政策等。一些改革中获得较大 发展的省份,经济的发展正在形成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使那 个小社会形成不进则退、改革不能停止的趋势。如广东、福建、山东、上海等沿海 地区,就已经很难回头。 一九八0年后,农业上的放权比较彻底,就是放权给家庭。家庭有决定种植什么 的权力,有自由市场销售他们的农副产品,收入的多少直接和家庭的每一个人有关 。这些因素都具备了,生产才得到发展。国有大企业之所以不行,是因为它们在生 产、市场、原材料供应和分配上仍然是在计划之中。后来由于广东等沿海特区享有 很多优惠政策,它们的发展就比其他地区快得多。这个种子至少结出了如下几粒粟 :中央获得了改革的局部经验,改革派可以以此为论据说服持不同意见的力量;各 地区之间的距离拉开并且开始互相攀比。他们各自强调自己的特殊点,要求优惠政 策;中央在财政紧张时能向富余的地方借钱或者敲竹杠。但钱不是白拿的,地方在 经济交换中向中央要求很多的权力(如邓小平向上海拿了钱,就给上海干部很多重要 职务)。群众生活的提高使人民产生了地区保护主义。地方政府对中央的软抵抗具有 了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地方官员的价值参照开始由一元变成二元或多元。叶选平 对抗李鹏的财政紧缩政策就得到广东人民的普遍拥护,很多发展快的省份也敢于对 抗中央的平调。落后地区由一度对特区的忌妒变成争先恐后地和发展地区做生意搞 合作。地方的积极性升高,中央的地位渐渐被削弱了。 为了调动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必须放权。但是那个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怕失 去中央控制这个关口。真正充分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整个体制就将发生质的变化 。共产党的利益将会丧失。在这方面,执政党就像掉进陷阱里,一会儿埋怨没有足 够长的梯子爬出来,一会儿又埋怨太长的梯子有危险。 这一次,邓小平说要加快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他看到了问题的要害。国有企业的 改革正在成为改革的焦点。保守势力按兵不动。邓小平动员地方力量对保守派施加 压力,企图发难于诸猴,问鼎于中央。从今年中央二号文件得利最大的将是地方。 邓小平直接发号施令,叫地方走快一点,步子和胆子都大一点。江西、山东、湖北 、辽宁、四川、甚至边缘的省市和地区,都要求中央给它们特别的政策。地方敢于 提出要求,是地方力量已经增长了表现。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形成了一种内驱力后, 简单地用调换干部的办法很难改变他的趋势。比如广东,即使换个省长,新省长还 是要服从当地经济形式的需要。 但是现在,地方能做的事还不很多。就是说,邓小平的地方武器还不是很灵。原 因是:沿海发展地区在全国还是少数,中央还有办法煽动内地落后地区的舆论压制 沿海地区的诉求。计划经济体制还深刻地束缚着各个地区的生产和市场,各地区对 中央的计划控制不满,但同时又不得不依赖中央计划。政治上的统一是任何人不敢 逾越的雷池,地方对中央的讨价还价很有限。在没有充分的国际市场的情况下,任 何省区都没法离开国内市场,这也是地方不敢过分得罪中央的一点。发达省份可以 用低压上缴国库财政数额的办法要求中央改变对它那一地区的政策,但还没有能力 提出全国性的宏观改革要求。更由于改革的口号只限于经济方面,政治改革的口号 犯忌讳,保守力量可以用种种政治原则压制地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那是 文学的修辞方法。过去的残缺不全的改革,使邓小平今天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 人大代表明确支持邓的也不多 前不久结束的七届人大八次会议上,虽然李鹏的报告被大大地删改了,但是明确 表示支持邓小平的也不多。邓小平毕竟老了,谁也不知道他哪天突然驾崩。人们毕 竟经过了好几轮折腾,邓小平每一次都是把具体施工者抛弃,总设计师却安然无恙 ,大家寒心了,不愿意再当替罪羊。再说,邓小平毕竟是退休了的人,虽然大家还 承认他是实权人物,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代表们有心理上的障碍。这都是邓小平 不愿看见的,但是事实。 退休的邓小平仍然掌握实权,这个事实对中国的政治生活有利有弊。从近期情况 看,邓小平是体制内改革派的首领。与其让极左派把持全部权力,还不如让邓小平 再折腾几年。在当代中国政治舞台上,毕竟还是他最有实力。但是,他的垂帘听政 也束缚了其他锐意改革的领导人,如胡耀邦、赵紫阳等,正常地使用权力。另一消 极影响是以此为例,中国各层都产生了太上皇现象,很多“老同志”明退暗不退, 继续遥控指挥,左右政局,政治生活很不正常。他的时隐时现,使中国上层政治矛 盾变得更加剧烈和隐蔽。这种铁腕人物去世时,会造成短时间的权力真空,有时会 使社会动荡不安。 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现象是有害于民主制度的很坏的先例。有些人说邓小平之 所以仍然恋栈,是因为有很多老人依附邓,靠他的存在而损荣与共。我相信这不是 最主要的原因。从历史上看,邓小平这个人不喜欢拉帮结派。他这个人胆小,不像 毛泽东那样敢于破罐子破摔。这种谨慎务实的作风,其实是中国的福气。他顾忌很 多东西。他总是不放心。所以总是难以彻底抛弃权力。体制允许,现实也需要。他 名义上退休,但“一些朋友还要见的,需要时也还会帮助中央工作”等,都是很含 糊的说法。退而不休,这对邓小平来说,也是头疼的事:完全不管,不行;全管, 不可能。说了要退,不兑现不行;退了,问题仍然要他解决。看起来是进退有方, 实际上是走投无路。 结论是:邓小平对那些旷日持久的拖延改革的口实已经失去耐心。他要推动新的 一轮改革。这对中国的未来是有益的。我们应当陪他再走一段,但是,邓小平的时 代和局限性太大了。我们可以在他投足处投足,但不要在他止步时止步。民主主义 者不排斥任何对社会发展有好处的东西,但不能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