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德学联成立三周年回顾 ·全德学联· 全德学联是一个独立的、自治的群众性民间组织。全德学联章程规定的宗旨是维 护留德中国学人的利益;帮助同学解决具体困难;协调全德性的中国学人活动;推 进中德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中国社会民主进程和提高留德学人的民主意识。 为了建立全德学联,留德学人进行了十多年的努力。自从一九七八年中国实行改 革开放政策以来,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学习、进修及深造的中国学生学者的人数不 断增加。中国使馆为了便于对留学人员的管理,在留学人员集中的城市陆续建立了 中国学生会,学生会几乎毫无例外地受当地中共地方支部的领导。 一九八五年,亚琛等地方的一批有志于改造中国共产党、改造中国社会的青年共 产党党员和学生开始公开讨论学生会是否应该受共产党地方支部领导的问题,并于 当年学生会改选时,取消了学生会理事会组成人员中必须有一名共产党支部代表的 规定。 随着留学人员人数的增多,更由于中国政府的留学政策的反复无常,中国留学人 员中各个层次的人士普遍认识到为了维护留学生的利益,必须建立一个跨城市、跨 地区的,联邦范围内的中国留学人员的联合组织。但这一想法不断地受到使馆方面 的干扰。于是留德学人便尝试以各种形式组织跨地区的组织。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在世界大学服务社德国分社(WUS)的协助下,七个城市的留学生 杂志编辑部发起成立了中国留德学人的第一个独立的跨地区组织——《莱茵通信》 编辑部。从此以后,《莱茵通信》便以每期三千多册的印数,遍及德国各地,成为 沟通留德学人思想的重要工具。 一九八七年由各专科学术协会联合成立了旅德科协。这一组织遭到使馆方面的坚 决反对,使馆官员曾多次口头上把她定性为反动组织,不允许其他新成立的学术组 织和她发生联系。但在全德学联成立的当月,使馆方面就一改常态,主动和旅德科 协联系,表示资助意向。旅德科协的成立为全德学联奠定了组织基础。 一九八八年五月十八日使馆教育处不经调查,擅自规定留德研究生的从大学三年 级到取得博士学位的年限为五年,特殊情况不得超过六年。消息传来群情激愤。经 过各地同学的事先反复联络准备,八十多名留学生六月十八日在法兰克福聚会,大 家举出大量统计数据,证明使馆的规定是毫无根据的,因而也是不可行的,并向国 内有关方面和驻德使馆提出了抗议,迫使使馆教育处收回成命。这一事实使留德学 人充分认识到成立全德学联,自己起来捍卫自己权利的必要性。 一九八九年北京的爱国民主运动,在留德学人中得到了深刻的反响。对中国社会 的再认识、再思考,促进了追求民主的思想及行动。在一九八九年五月四日于波恩 举行的,有三十多个城市的五百余名留学生参加的声援国内民主运动的集会上,成 立了筹备建立全德学联的秘书处。六月二十四日,来自全德三十八个城市的五十七 名代表在杜塞尔多夫举行了全德学联第一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全德学联章程, 宣告了全德学联的诞生,并同时选举产生了全德学联的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和监督委 员会。来自汉堡的李波当选为第一任全德学联主席。以后每年一月都举行一次代表 大会,每次都有三十多个城市的八十余名代表参加,会上代表们共同审核全德学联 的上一年度的工作报告,商定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选举新的一届执行委员会和监 督委员会。全德学联的第二、三届主席是来自波鸿的钱跃君,现任的第四届主席是 来自亚琛的李勤。目前全德五十个学生会均和全德学联有联系。 全德学联自成立后,一直希望和使馆教育处就留德学人的利益问题进行合作,希 望各地学生会加强与教育处的工作交往。但使馆教育处本着一贯反对留学生独立组 织的原则,三年来,不断对各地学生会和留德学人施加压力,企图瓦解全德学联。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五日,亚琛学生会召开全体会员大会,讨论亚琛学生会是否继 续参加全德学联的问题。使馆教育处三位代表不邀自来。会前,召集中共亚琛支部 扩大会议,企图统一认识,形成支部决议,反对亚琛学生会加入学联,遭到多数与 会者的反对而未果。学生会会员大会上,经过将近两小时的激烈辩论,最后无记名 投票,以一百零五票赞成,二十票反对,八票弃权通过决议,亚琛学生会继续参加 全德学联。在此前后,各地学生会纷纷以类似的形式确认了当地学生会为全德学联 的成员。 为了搞垮全德学联,驻德使馆教育处一九九零年单方面和十几个全德学联的成员 组织各地学生会中断工作联系,扣发学生会活动经费,拒绝提供文化用品服务,给 各地学生会的留学生服务工作制造麻烦,以此挑拨留学生和当地学生会及全德学联 的矛盾,企图迫使各地学生会退出全德学联。 尽管使馆方面不断地给全德学联的成员组织制造麻烦,但全德学联及各地学生会 考虑到中国政治的残酷现实,对使馆教育处工作人员提出了相互理解、减少摩擦的 要求,并在具体工作中尽量避免给教育处工作人员个人带来麻烦。亚琛学生会在使 馆拒借影片的情况下,曾请地方支部出面向使馆教育处交涉,以便教育处对上边有 个交代。但教育处个别人为了迫使亚琛学生会退出全德学联,不惜以损害留学生利 益为手段。拒绝向亚琛任何组织和个人提供文化用品服务半年之久,直到实在看不 出有什么政治效果之后,才恢复对学生会以外的组织和个人提供服务。从类似的一 些事情中,不能不遗憾地看到,以徐文良参赞为代表的教育处个别人压制打击各地 学生会的行为并不完全是例行公事。 在使馆教育处的压力面前,留德学人表现了高尚的原则,绝大多数学生会都坚持参 加全德学联的活动,保证了全德学联的合法地位。而使馆教育处在无机可趁的情况 下,不得不从一九九一年开始,逐步恢复和各地学生会的工作联系,目前,教育处 仅和全德最大的四个学生会(柏林、慕尼黑、斯图加特和亚琛)不发生工作联系。 全德学联成立三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呼吁人权和民主 全德学联从成立起就把促进中国民主化作为主要任务之一。除了在八九年组织了 五次大规模的示威活动以及每年六四周年纪念活动外,全德学联还花很大精力作政 界和新闻界的工作。德国的各大报纸每年都有全德学联的六四讣文和全德学联提供 的悼念文章。一九九零年六月,全德学联和莱茵笔会及斯图加特学生会、达姆施达 特学生会联合举办了两场由留德学人创作的《白玫瑰》纪念六四专题音乐会。 在全德学联的请求下,一九九一年德籍欧洲议会议员萨姆兰德先生亲自拜访了王 军涛的母亲和姐妹。在全德学联的要求下,联邦德国经济部长在访华期间,亲手将 全德学联提供的中国九百多名政治犯的名单交给李鹏,要求了解这些政治犯的现状 。 二、争取留学人员的权益 控制护照延长是使馆教育处管制留学生思想行为的手段。全德学联通过自己在德 国政界的外交工作,使得德国联邦及各州内政部长联席会议一致通过了对中国留学 生的保护条例,为广大留学生从事民主运动解除了后顾之忧。全德学联的权益工作 的成功,使得使馆控制护照延长的手段失效,不得不放宽对留学生护照延长的限制 。 三、留学生服务工作 全德学联通过组织各地的力量参加编写留德人员手册,在会刊上发表有关法律和 生活其他方面的小知识以及组织各类有关研讨会等形式来帮助同学适应德国生活。 在留学生遇到具体困难时,学联还派代表和有关方面交涉,解决问题。一九九零年 底,某城市有五十多名自费生误犯德国法律,全德学联在对同学们进行法律教育的 同时,向有关方面解释情况,使该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理。 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多,留学生子女人数也不断增加。这样就面临着下一代学习 中文、认同中国文化的困难。有些地方留学生自发办起了留学生子弟中文班。但普 遍遇到经费、教材和经验等方面的问题。中国使馆出于其既定的留学生政策,拒绝 对此提供帮助。全德学联在组织各地学生会继续和使馆方面交涉外,在侨界和新闻 方面做宣传工作,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迫使使馆有关方面对此问题重新思考。全德 学联还在经济上通过募捐对部分中文班做有限的资助,在组织上通过研讨会来促进 经验交流。 四、全德学联的自我教育工作 全德学联办有一份印数为六千的会刊《真言》。学联还积极支持由留德学人主办 的欧洲最大的中国留学生刊物《莱茵通信》,通过这一报一刊在留学生中传播民主 思想。 全德学联成立以来独立及和其他组织联合举办了十五次研讨会,参加人数超过五 百。研讨会的内容涉及“中国的前途”,“民主思想和运作”,“人权”,“宗教 和文化”和“经济”等方面。 五、联谊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 为活跃留学生的业余生活,全德学联先后支持各地学生会举办了全德性的羽毛球 、足球、围棋、桥牌等比赛活动。 全德学联成立后,加强了留学人员间的信息交流,许多专业人才的专长得到充分 发挥。通过全德学联提供的信息,许多地方都举办了有专业演员参加演出的中国文 化晚会,向德国公众传播中国文化。著名画家范曾在参加一次全德学联组织的文化 晚会后,感动之余,主动为演员们题字留念。 全德学联的存在,提高了留德学人的互助能力和在德国社会中的影响。但全德学 联发展到现在也暴露出一些潜在的危机,其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目前,中国政治前景暗淡,留学生中关心政治,热心社会工作的人减少,导致全 德学联工作人员后继乏人。全德学联的建立过程是在公费生为主体的时代,其工作 人员也以公费生为主。近年来,留德学生的成分起了很大的变化,自费生已逐渐成 为主体,但在全德学联的工作人员中,自费生为数很少。自费生所面临的问题和公 费生有很大的区别。许多自费生抱怨学联对他们帮助不够。这一方面是自费生所面 临的许多困难(如找工作和住房等)是全德学联这样的组织所不可能彻底解决的, 另一方面大多数学联工作人员缺乏自费生的经历,对问题较难有切肤的感受。目前 ,全德学联工作人员的组成结构,潜在着消失其代表性的危险。各地学生会都要对 此引起重视,要主动为留学生中各种成分的人员提供政治空间,促使各方面人才在 民主的环境中涌现出来。 全德学联成立以来,一直被中国官方视为“政治组织”。随着中国经济自由化的 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的政治终将渐次宽松。全德学联将抓住每一个时机,以影响 留学生政策为突破口,逐步实现留德学人胸怀祖国的雄心。 建立全德学联的艰难历程给了我们深切的体验,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我们只 能通过自己的建树来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呼吁全体留德学人借助全德学联构造的 舞台,起来做自己的主人。□ (原载《真言》第十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