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乡愁 更有忧思 《真言》评论员 三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祖国在召唤”的评论员文章,呼吁海外学 人学成归国,加快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月二十日,李鹏在人大会议政府 工作报告中重申“海外留学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如何 ,我们都欢迎他们回来”。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已认识到掌握现代科技人才对现代 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国际间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吸纳人才 的竞争。 从邓小平南巡讲话,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三月关于加快改革、开放,进一步利用市 场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定,到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及李鹏代表政府的表态,人 们能够感到中共领导层的路线正在发生朝向有利于中国长期稳定和进步的方向变化 ,海内外希望中国进步的人们,广大爱国留学生对这种变化是欢迎的。但我们同时 也担心地看到,就在邓小平南巡前不久,国内曾发生过关于改革开放是姓“社”还 是姓“资”的激烈争论,甚至就在邓小平南巡的同时,十年改革的有功之臣鲍彤先 生被捕,其他七名持不同政见人士在北京受到审判,因六四事件而被捕重判的工人 、学生、知识分子仍在受牢狱之苦。得到广大人民支持和拥护的改革开放路线,在 实际贯彻中常被阻挠,以至今天中国政治局面的前景仍然取决政治老人的寿命。从 德国看,中国大使馆教育处仍在处处孤立和打击代表留德学人利益的自治学生团体 全德学联,拒绝和六四以来曾公开批评政府并支持全德学联的柏林、斯图加特、亚 琛、慕尼黑等地学生会就留学生利益问题进行合作,拒绝和刁难曾参加过民阵和民 联活动的留德学人的护照延长和更换申请,凡此种种,使海外学人有理由担心中国 共产党的政策到底有多少连续性?是不是宣传上一套而实际中执行又是另一套?“ 不管过去的政治态度”,也就是说今天和将来的政治态度还是要管。有许多海外留 学生仍坚持自己对国内外政治大事有不同的看法,今后也不能保证时时事事都要跟 中共中央领导人完全保持一致。所以《人民日报》评论员和李鹏的说词说到底仍是 一种姿态而已,并不是一个可靠的保证。 海外的留学生已达十五万,许多人在毕业后,由于专业工作及其他原因,需要在 国外呆一段时间;许多人却是因为六四以来,对政府的种种做法提出了批评,对保 守后退的政策表示反对,对国内局势稳定尚有怀疑,对国内的人权状况尚不满意, 才推迟了归国的形成。政府可以宣称不计较留学生过去的(反对的)政治态度,但留 学生希望政府对国内的同胞采取同样的宽容态度,释放因六四事件被捕的人士,实 事求是地对自己在六四事件上应付的责任,向人民作一检讨,这样才能真正缓解民 意,理顺民心,消除留学生及海外人士心中的“六四结”,也同时让留学生看到政 府真正的诚意。 十八世纪的普鲁士是欧洲相当落后的一个农业国,当时的开明君主受启蒙思想影 响,同时出于在欧洲大陆争雄的需要,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具深远意义 的是宗教信仰自由、废除刑罚、取消对犹太人的各种限制,建立合理的文官制度。 这些改革措施为德国十九世纪的统一并成为欧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由 于普鲁士对不同宗教信仰的容忍,许多能工巧匠和知识分子纷纷从国外迁来普鲁士 居住,促进了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志于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中国领导人, 今天应该拿出比历代中外开明君主们更多的理性和更大的气量,宽待持不同政见人 士,提倡以讨论而不是以压制解决歧见,以民主和法制逐步代替人治和“党”治, 如果政府真正开始这样做了,海外学人中的多数不会留念此地“梁园”,而将乐意 返回中国,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